【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绳超声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加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绳超声刀。
技术介绍
[0002]超声刀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换能器产生振动,发出的超声波沿着刀杆的纵向轴线传播,然后在刀杆上沿轴线产生振幅放大的振动,最后在刀头端部产生高速纵向机械运动,刀头末端的机械振动在切割软组织时非常有效,并且由超声高频振动产生的热可以凝结组织,闭合血管。这种器械由于刀杆通过套管可以易于到达手术部位,特别适用于微创手术,如内窥镜或腹腔镜手术。超声刀控制的关键是沿着刀杆长度产生共振的同时控制刀头的振动幅度,从而在手术过程中获得最佳性能。但是,生成有效的驱动信号颇具挑战性,例如施加在换能器上的频率,电流和电压必须全部动态控制,因为这些参数随着刀头上负载的变化以及刀杆产生的温差而变化。这些因素导致超声刀的控制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带处理器的模拟数字混合的电路,并且在处理器上运行有实时控制软件和人机交互软件。由于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较高,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超声刀产品均为有绳产品,使用时需要将超声刀连接到一个台式发生器。这种设计在应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绳超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组件(1)、半波长换能器(2)、手柄外壳(3)、电路板(4)和电池(5),所述刀头组件(1)包括传导杆(12)和刀头(11),所述传导杆(12)与所述刀头(11)的刀尾连接,所述刀头(11)为弯头,所述刀头(11)从刀尖到刀尾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切割段、第二切割段、第三切割段和第四切割段,所述刀尖的厚度为d1,所述第一切割段和所述第二切割段分界处的厚度为d2,所述第二切割段和所述第三切割段分界处的厚度为d3,所述第三切割段和所述第四切割段分界处的厚度为d4,d1<d2,d2>d3,d3<d4,d2和d4均小于传导杆(12)的厚度,所述第一切割段的厚度沿刀尖到刀尾方向从d1逐渐增大到d2,所述第二切割段的厚度沿刀尖到刀尾方向从d2逐渐减小到d3,所述第三切割段的厚度沿刀尖到刀尾方向从d3逐渐增加到d4;所述刀头的主轴面和至少一个侧面上设有凹弧切割面,侧面上的凹弧切割面长度大于主轴面上的凹弧切割面长度;所述半波长换能器(2)的前端与所述刀头组件(1)螺纹连接,所述半波长换能器(2)的后端安装在所述手柄外壳(3)内,所述半波长换能器(2)与所述手柄外壳(3)滚动接触,所述电路板(4)和所述电池(5)固定在所述手柄外壳(3)内,所述电池(5)与所述电路板(4)电连接,所述半波长换能器(2)上同轴套设有正极导电环(6)和负极导电环(7),所述正极导电环(6)和所述负极导电环(7)分别与所述电路板(4)弹性电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绳超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环(6)和所述负极导电环(7)的外周面均为弧形面,所述电路板(4)上设有与所述正极导电环(6)和所述导电环位置对应的接触球面(41),所述电路板(4)的两个接触球面(41)分别与所述正极导电环(6)和所述负极导电环(7)的外周面弹性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绳超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4)上的两个接触球面(41)均为弹性面,所述接触球面(41)的刚性小于所述正极导电环(6)和所述负极导电环(7)的刚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绳超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波长换能器(2)包括前金属块(21)、压电晶堆(22)、后金属块(23)和预紧螺钉(24),所述前金属块(21)为多级变阶结构或阶梯状结构,所述前金属块(21)内部沿轴线设有螺纹孔,所述后金属块(23)、所述压电晶堆(22)和所述前金属块(21)依次同轴套设在所述预紧螺钉(24)的钉杆上,所述预紧螺钉(24)的钉杆与所述前金属块(21)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后金属块(23)、所述压电晶堆(22)被压紧在所述预紧螺钉(24)的钉头和所述前金属块(21)之间,所述前金属块(21)与所述压电晶堆(22)接触的端部为法兰部(211),所述前金属块(21)的最前端的平直段外周面上设有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绳超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部(211)的外部包裹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亮,张学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锐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