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培泉专利>正文

一种前囊抛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43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前囊抛光器,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前囊抛光器包括抛光部、拉伸机构和手柄,抛光部为由形变材料制成的弧状结构,且抛光部设置于手柄的一端;拉伸机构设置于手柄内,且拉伸机构和抛光部的一侧相互连接。同时该拉伸机构还能够将抛光部拉伸收缩于容置槽内,减少抛光部长时间暴露于外的损伤。通过折叠抛光部,使抛光部呈折叠态伸入前房,并环状打开行抛光,避免伤及其他组织。另一方面,抛光部环状的大小及形态可根据需求调节,从而便于行囊袋不同位置的横行或纵行抛光。该前囊抛光器通过设置可以形变的抛光部,提高对白内障手术时的抛光效率、使用便捷性、抛光全面性和安全性。面性和安全性。面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囊抛光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囊抛光器。

技术介绍

[0002]白内障指眼球内的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视力。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是显微手术的重大成果,进行手术时,在术眼角膜或巩膜做小切口,使用撕囊镊撕除前囊膜,保留剩余囊袋,借助超声乳化系统吸出混浊的晶状体后,再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
[0003]白内障手术时常规是做后囊膜抛光,但是正常情况下前囊和赤道部均会有晶状体上皮细胞,术后增殖快者会导致晶状体上皮细胞运动到后囊膜,从而出现后发性白内障,甚至引发囊袋收缩综合征。
[0004]然而,现有的前囊抛光器只能对前囊膜进行抛光,赤道部难以抛除。且现有前囊抛光器的抛光部不能够变形,适用性弱,使用效果不佳。
[0005]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0006]抛光器的抛光部不能够变形,且安全性不足,不能针对赤道部进行抛光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囊抛光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囊抛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部、拉伸机构和手柄,所述抛光部为由形变材料制成的弧状结构,且所述抛光部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拉伸机构设置于所述手柄内,且所述拉伸机构和所述抛光部的一侧相互连接,所述拉伸机构被设置用于拉伸所述抛光部,以使所述抛光部发生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囊抛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内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抛光部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能够通过所述拉伸机构沿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方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囊抛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包括直线部,所述直线部设置于中部位置,且沿所述手柄的延伸方向向下延伸;所述直线部具有朝外的一侧开口,所述抛光部能够部分容置于所述开口处;在第一状态时,所述抛光部折叠于所述容置槽内;在第二状态时,所述抛光部沿所述开口方向向外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囊抛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机构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鸿飞赵培泉田恬
申请(专利权)人:赵培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