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培泉专利>正文

一种前囊抛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430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前囊抛光器,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前囊抛光器包括抛光部、拉伸机构和手柄,抛光部为由形变材料制成的弧状结构,且抛光部设置于手柄的一端;拉伸机构设置于手柄内,且拉伸机构和抛光部的一侧相互连接。同时该拉伸机构还能够将抛光部拉伸收缩于容置槽内,减少抛光部长时间暴露于外的损伤。通过折叠抛光部,使抛光部呈折叠态伸入前房,并环状打开行抛光,避免伤及其他组织。另一方面,抛光部环状的大小及形态可根据需求调节,从而便于行囊袋不同位置的横行或纵行抛光。该前囊抛光器通过设置可以形变的抛光部,提高对白内障手术时的抛光效率、使用便捷性、抛光全面性和安全性。面性和安全性。面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囊抛光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囊抛光器。

技术介绍

[0002]白内障指眼球内的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视力。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是显微手术的重大成果,进行手术时,在术眼角膜或巩膜做小切口,使用撕囊镊撕除前囊膜,保留剩余囊袋,借助超声乳化系统吸出混浊的晶状体后,再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
[0003]白内障手术时常规是做后囊膜抛光,但是正常情况下前囊和赤道部均会有晶状体上皮细胞,术后增殖快者会导致晶状体上皮细胞运动到后囊膜,从而出现后发性白内障,甚至引发囊袋收缩综合征。
[0004]然而,现有的前囊抛光器只能对前囊膜进行抛光,赤道部难以抛除。且现有前囊抛光器的抛光部不能够变形,适用性弱,使用效果不佳。
[0005]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0006]抛光器的抛光部不能够变形,且安全性不足,不能针对赤道部进行抛光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囊抛光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其通过设置可以形变的抛光部,使得该前囊抛光器能够适用于囊袋的各个位置,提高对白内障手术时的使用便捷性。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前囊抛光器,包括抛光部、拉伸机构和手柄,
[0010]所述抛光部为由形变材料制成的弧状结构,且所述抛光部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一端;
[0011]所述拉伸机构设置于所述手柄内,且所述拉伸机构和所述抛光部的一侧相互连接,所述拉伸机构被设置用于拉伸所述抛光部,以使所述抛光部发生形变。
[0012]该前囊抛光器通过设置可以形变的抛光部,使得该前囊抛光器能够适用于各种情形,例如,采用水平位呈环状抛前囊,纵面抛赤道部,从而提高对白内障手术时的使用便捷性。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内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抛光部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能够通过所述拉伸机构沿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方向滑动;
[0014]在第一状态时,所述抛光部折叠于所述容置槽内;
[0015]在第二状态时,所述抛光部沿所述开口方向向外伸出。
[0016]容置槽的设置使得抛光部可以在容置槽中有一定的延伸活动性,保证了抛光部的拉伸效果,避免抛光部出现卡死的现象,同时,槽状的结构设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特点,能利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需求随时调整抛光部的形状。在第一状态时,即处于第一
档位时,抛光部折叠设置于容置槽内,第二状态时,即处于第二档位时,抛光部沿所述开口方向向外伸出。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包括直线部,所述直线部设置于中部位置,且沿所述手柄的延伸方向向下延伸;所述直线部具有朝外的一侧开口,所述抛光部部分容置于所述开口处。
[0018]直线部的设计使得抛光部可以按照其延伸方向滑动,使其满足能够由偏心率较大的椭圆结构过度到偏心率较小的椭圆结构,提高其变形效果,保证该抛光部能根据用户需求做出相应的形变。同时,直线部的结构设计使得医护人员可以人为的控制抛光部的变形方向,例如,往下拉的时候抛光部偏心率变大,往上推的时候抛光部偏心率变小。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伸机构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置于所述直线部,且能够沿所述直线部的方向滑动,所述滑动块和所述抛光部相互抵接。
[0020]滑动块和直线部的结构配合,类似于滑块和滑轨,其具有:工业精度更高,直线导轨主要是滚动的高速运动。有了直线导轨滑块的作用,就能将高速运动中的摩擦系数大大降低。这样一来直线导轨即使在高速运动下也能更加平稳,不容易因为过度振动产生爬行等意外;安装变得简单;防尘密封性的优点。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包括握持部、连接部和弹性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握持部和所述弹性部相互连接,所述弹性部为弹性件,且所述弹性部能够沿所述握持部的延伸方向拉伸。
[0022]握持部便于医护人员握持,避免手柄滑落的现象,在一些实施环境中,可以在握持部上设置防滑套从而进一步增大防滑效果,保证该前囊抛光器实用的安全性。弹性部的设置使得该手柄径向长度可以调整,便于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调整该前囊抛光器的位置。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为拉簧。
[0024]拉簧是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拉伸弹簧一般都用圆截面材料制造。在不承受负荷时,拉伸弹簧的圈与圈之间一般都是并紧的没有间隙。拉伸弹簧的工作原理正好和压缩弹簧的工作原理相反,压缩弹簧是在有压力的时候具有反向作用,而拉伸弹簧是在被拉伸的时候具有反向作用。拉伸弹簧能吸收和储存能量,拉伸弹簧和压缩弹簧的不同之处在于,拉伸弹簧在一定的张力下或者没有张力的情况下,这种初始的状态决定了拉伸弹簧的紧密程度。这样控制初始力就可以满足不容条件的需求。此处使用拉簧可以便于调整手柄长度,进而提升该前囊抛光器的使用效果。同时弹性部的弹力,待触壁后会有缓冲,以免戳破周边赤道部囊膜。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为柱状结构,且所述握持部的两端轴径大于中部轴径。
[0026]该设计使得握持部更符合人体功能学,能够握的更近,进而避免该前囊抛光器发生滑落的现象。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上光滑过渡。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大径端和小径端,所述大径端和所述握持部相互连接,所述小径端和所述弹性部相互连接。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部的材料为钛镍合金。
[0030]镍钛合金是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是能将自身的塑性变形在某一特定
温度下自动恢复为原始形状的特种合金。它的伸缩率在20%以上,疲劳寿命达1*10的7次方,阻尼特性比普通的弹簧高10倍,其耐腐蚀性优于目前最好的医用不锈钢,因此可以满足各类工程和医学的应用需求,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功能材料。记忆合金除具有独特的形状记忆功能外,还具有耐磨损、抗腐蚀、高阻尼和超弹性等优异特点。
[0031]同时,由钛镍合金制造而成的抛光部具有两种可切换的形态,水平位呈环状抛前囊,纵面伸至赤道部抛光(平段用于前囊抛光,曲面段用于后囊抛光)。
[003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33]该前囊抛光器通过设置可以形变的抛光部,使得该前囊抛光器能够适用于各种情形,例如,采用水平位呈环状抛前囊,纵面抛赤道部,提高对白内障手术时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5]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囊抛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部、拉伸机构和手柄,所述抛光部为由形变材料制成的弧状结构,且所述抛光部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拉伸机构设置于所述手柄内,且所述拉伸机构和所述抛光部的一侧相互连接,所述拉伸机构被设置用于拉伸所述抛光部,以使所述抛光部发生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囊抛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内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抛光部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能够通过所述拉伸机构沿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方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囊抛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包括直线部,所述直线部设置于中部位置,且沿所述手柄的延伸方向向下延伸;所述直线部具有朝外的一侧开口,所述抛光部能够部分容置于所述开口处;在第一状态时,所述抛光部折叠于所述容置槽内;在第二状态时,所述抛光部沿所述开口方向向外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囊抛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机构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鸿飞赵培泉田恬
申请(专利权)人:赵培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