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肾内科护理用体能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27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8
一种肾内科护理用体能锻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肾内科护理装置功能单一,对患者肌肉的缓解比较局部,无法对患者周身进行锻炼放松,从而致使训练效果不佳,影响后续康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上开有若干个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若干组往复滑动的按摩块,按摩块内竖直滑动连接有随按摩块移动而同步滑动的按摩柱,第一支板后侧转动连接有可翻转的第二支板,第二支板后侧的底座上滑动连接有可拉伸的牵引绳,牵引绳上固定连接有训练杆,第一支板前侧转动连接有随第二支板或训练杆运动而同步摆动的第三支板,第三支板上滑动连接有两组随第三支板摆动而往复滑动的踏板。随第三支板摆动而往复滑动的踏板。随第三支板摆动而往复滑动的踏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肾内科护理用体能锻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
,尤其是涉及一种肾内科护理用体能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肾内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肾脏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肾脏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恶化可以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慢性肾脏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肾内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肾脏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有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而肾脏疾病进行治疗是极为漫长的过程,某些患者甚至需要长期卧床进行治疗,而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会使得腿部的肌肉萎缩,使患者逐渐的失去行动能力,而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的恢复练习就是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运动,从而使患者的肌肉具备活力,避免出现上述丧失行动能力的情况发生,目前一般是使用按摩的方式对患者的肌肉进行锻炼,按摩部位比较局部,只能对部分肌肉进行缓解,同时被动训练,训练效果不佳,不便于患者后续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肾内科护理用体能锻炼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肾内科护理装置功能单一,对患者肌肉的缓解比较局部,无法对患者周身进行锻炼放松,从而致使训练效果不佳,影响后续康复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上开有若干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若干组往复滑动的按摩块,所述按摩块内竖直滑动连接有随按摩块移动而同步滑动的按摩柱,所述第一支板后侧转动连接有可翻转的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后侧的底座上滑动连接有可拉伸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上固定连接有训练杆,所述第一支板前侧转动连接有随第二支板或训练杆运动而同步摆动的第三支板,所述第三支板上滑动连接有两组随第三支板摆动而往复滑动的踏板。
[0005]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转动连接有与底座滑动连接的滑台,所述滑台上固定连接有可调节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板转动连接;
[0006]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与滑台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滑台滑动连接,所述滑台内转动连接有贯穿第一滑块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踏板位L型形状,所述踏板上拿安装有固定带,所述踏板后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有单向驱
动的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啮合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凸轮盘,所述凸轮盘下侧设有与底座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开有与凸轮盘相配合的键型槽,所述第二滑块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二支板转动连接的第五连杆。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轴左右两侧均同轴连接有单向驱动的棘轮盘,所述棘轮盘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蜗轮的驱动方向相反,所述棘轮盘上开有两个一百八十度分布的棘齿槽,所述棘轮盘下侧配合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弹性的限位片,所述棘轮盘上侧配合有棘爪,所述棘爪转动连接有可一百八十度回转的回转块,所述回转块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牵引绳另一端缠绕在回转块上,所述回转块与所述训练杆之间的底座上配合有滑轮,所述回转块上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限位销,所述底座与所述回转块之间安装有卷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中部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上铰接有第四支杆,所述第四支杆另一端铰接有与第二支杆转动连接的第三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所述三支杆与所述第四支杆铰接的端点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有与第二支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导向杆,所述滑块中部与按摩块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按摩块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支板上开有与第一齿轮配合的齿轮槽,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与按摩块固定连接的凸轮块,所述凸轮块上配合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滑动连接有与按摩块固定连接的第三导向杆,所述升降板与按摩柱固定连接,所述按摩柱上套有向下施力的弹簧。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后侧固定连接有用于训练杆固定的卡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突出优点:本装置设有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两种训练模式,训练方式多样,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在训练时驱动患者做卷腹动作,同时锻炼患者的上肢和下肢,对全身肌肉刺激效果更将明显,避免身体肌肉退化;训练杆用于患者手动部的拉伸,通过上肢是手动运动驱动第三支板带动患者下肢进行上下摆动,第三支板上下摆动时通过踏板同时带动患者腿部做屈腿的动作,训练模式多样,避免患者出现锻炼疲劳;三组按摩块在三组第三滑块的作用滑动遇到运动幅度不同,从而给患者多样的按摩体验,提高按摩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肾内科护理装置功能单一,对患者肌肉的缓解比较局部,无法对患者周身进行锻炼放松,从而致使训练效果不佳,影响后续康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支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支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连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棘轮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支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支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箱体后侧剖面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专利技术按摩块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连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1、底座;2、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按摩块;5、第三支板;6、训练杆;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滑台;10、第一滑块;11、螺纹杆;12、第三连杆;13、第一导向杆;14、第四连杆;15、踏板;16、第一蜗轮;17、第一蜗杆;18、驱动轴;19、第二蜗轮;20、第二蜗杆;21、凸轮盘;22、键型槽;23、第二滑块;24、第五连杆;25、棘轮盘;26、限位片;27、棘爪;28、限位槽;29、限位销;30、卷簧;31、牵引绳;32、滑轮;33、第一支杆;34、第二支杆;35、第三支杆;36、第四支杆;37、第三滑块;38、第二导向杆;39、导向槽;40、第一齿轮;41、齿轮槽;42、凸轮块;43、升降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肾内科护理用体能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2),所述第一支板(2)上开有若干个导向槽(39),所述导向槽(39)内滑动连接有若干组往复滑动的按摩块(4),所述按摩块(4)内竖直滑动连接有随按摩块(4)移动而同步滑动的按摩柱(45),所述第一支板(2)后侧转动连接有可翻转的第二支板(3),所述第二支板(3)后侧的底座(1)上滑动连接有可拉伸的牵引绳(31),所述牵引绳(31)上固定连接有训练杆(6),所述第一支板(2)前侧转动连接有随第二支板(3)或训练杆(6)运动而同步摆动的第三支板(5),所述第三支板(5)上滑动连接有两组随第三支板(5)摆动而往复滑动的踏板(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肾内科护理用体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连杆(7),所述第一连杆(7)铰接有第二连杆(8),所述第二连杆(8)上转动连接有与底座(1)滑动连接的滑台(9),所述滑台(9)上固定连接有可调节的第一滑块(10),所述第一滑块(10)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12),所述第三连杆(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板(5)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与滑台(9)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杆(13),所述第一滑块(10)与所述滑台(9)滑动连接,所述滑台(9)内转动连接有贯穿第一滑块(10)的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与所述第一滑块(10)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肾内科护理用体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5)位L型形状,所述踏板(15)上拿安装有固定带,所述踏板(15)后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14),所述第四连杆(14)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肾内科护理用体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7)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8),所述驱动轴(18)同轴固定连接有单向驱动的第一蜗轮(16),所述第一蜗轮(16)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一蜗杆(17),所述第一蜗杆(17)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20),所述第二蜗杆(20)啮合有第二蜗轮(19),所述第二蜗轮(19)同轴固定连接有凸轮盘(21),所述凸轮盘(21)下侧设有与底座(1)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23),所述第二滑块(23)上开有与凸轮盘(21)相配合的键型槽(22),所述第二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静王琰张瑞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