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平世专利>正文

薄型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17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薄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壳,该机壳包括有一环形的高性能永磁铁及一第一高密金属片,该永磁铁固定于该机壳内壁上;    一转子组件,该转子组件包括有一转轴、固定于该转轴上的一换向器、一固定于该转轴上的电枢、以及若干缠绕于该电枢上的绕组线圈;    一后盖体组件,该后盖体组件上包括有一后盖体本体、一电刷组件及一第二高密金属片;该后盖体本体具有二电刷固定孔;该电刷组件包括二电刷片及二银接触点,以及固定于该二电刷固定孔中的二电刷座;    其中,该绕组线圈电性连接该换向器,该换向器活动电性连接该二电刷片,该二电刷片电性连接该二银接触点,该二银接触点电性连接外界电源。(*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型直流电机
技术介绍
现代的日常电子消费品普遍趋向于轻薄短小,诸如市场上CD、VCD及DVD等视频音响设备外形也是愈加小巧。相应的,这些电子设备的驱动电机,也是愈发小型化。现在市场上的小型直流电机,该类电机主要包括定子和转子;其中,该定子又包括筒形机壳、环形永磁铁和端盖部分,该端盖部分还具有电刷组件;该转子包括电机轴、电枢、电枢绕组、换向器。通过正、负引线电性连接该电刷,从而是该电机运转,提供动力。然而上述的电机的自身高度还不够低,该环形永磁铁、该电枢和该电枢绕组厚度还可进一步降低,但是这样往往会遇到另一个难题,那就是磁场强度偏小,电机功率也达不到要求,从而不能满足电子设备高转速稳定运行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自身高度低而功率强大的薄型直流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型直流电机,其通过降低该电枢厚度和该电枢绕组匝数,增加环形永磁铁的磁场强度,实现一种电机自身高度低而高转速的薄型直流电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一种薄型直流电机,包括一机壳,该机壳包括有一环形的高性能永磁铁及一第一高密金属片,该永磁铁固定于该机壳内壁上;一转子组件,该转子组件包括有一转轴、固定于该转轴上的一换向器、固定于该转轴上的若干匝数的电枢、以及若干缠绕于该电枢上的绕组线圈;一后盖体组件,该后盖体组件上包括有一后盖体本体、一电刷组件及一第二高密金属片;该后盖体本体具有二电刷固定孔;该电刷组件包括二电刷片及二银接触点,以及固定于该二电刷固定孔中的二电刷座;其中,该绕组线圈电性连接该换向器,该二电刷片电性连接该二银接触点,该二银接触点电性连接外界电源。所述的薄型直流电机,其中,该第一高密金属片设置于该机壳圆心处的第一开孔中,该第一高密金属片圆心处设置有一第一通孔,该转轴一端转动插设于该第一通孔中。所述的薄型直流电机,其中,该第二高密金属片设置于该后盖体本体的第二开孔中,该第二高密金属片圆心处设置有一第二通孔,该转轴另一端转动插设于该第二通孔中。所述的薄型直流电机,其中,该换向器包括一换向器胶芯和若干换向器极片,其中每一绕组线圈电性连接二换向器极片。所述的薄型直流电机,其中,该高性能永磁铁采用钕铁硼合金材料。所述的薄型直流电机,其中,该薄型直流电机以点焊或粘接的方式固定于一设备的机架上。所述的薄型直流电机,其中,每一换向器极片与该转轴之间间隔有换向器胶芯。所述的薄型直流电机,其中,该二电刷座注塑填充于该电刷固定孔内。本技术提供的薄型直流电机,通过降低该电枢厚度和该电枢绕组匝数,增加环形永磁铁的磁场强度,实现一种电机自身高度低而高转速的薄型直流电机。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机主体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机机壳部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机转子部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电机后盖部分内侧面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图1为本技术电机主体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机机壳部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机转子部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机后盖部分内侧面的立体示意图。本技术的薄型直流电机包括一呈圆柱体形的机壳1(见图2)、一转子部分2(见图3)和一后盖体3(见图4)。请参考图2所示,为本技术电机机壳部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机壳1内部收容有一环形高性能永磁铁4,该环形高性能永磁铁4的外径比该机壳1的内径略小,该环形永磁铁4的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于该机壳1内;该环形永磁铁4具有较高的磁场强度。该机壳1底面圆心处设置有一通孔5,一环状高密度金属片6恰可紧密固定与该通孔5内,该高密度金属片可以为耐摩擦的铜合金片,可承受转子部分2高速转动摩擦。该机壳底部还设置有若干散热孔7,用以实现在电机高速运转时有效地散热,以防止电机过热,延长电机寿命。请参考图3所示,为本技术电机转子部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转子部分2包括有一转轴8、一若干匝数的电枢9、若干绕组线圈10以及上下绝缘片11。其中,该转轴8的靠近后盖体3的一端套设有一换向器,该换向器包括一换向器胶芯12和若干换向器极片13,这些换向器极片13设置在该换向器胶芯12外部,每一个所述的绕组线圈10均与二个换向器极片13电性连接。每一换向器极片13与该转轴8之间因为间隔有换向器胶芯12而绝缘。该转轴8贯穿该电枢9的对称中心,且该电枢9电性绝缘固定与该转轴8上;该电枢9上下面覆盖有该上下绝缘片11,这些绕组线圈10安装电机公知法则缠绕于该电枢9上。较佳方式为电枢为具有三个扇形分支的硅钢片,匝数为三匝。请参考图4所示,为本技术电机后盖部分的立体示意图。该后盖体3具有一本体14及二电刷组件15。该圆形本体14圆心位置处向外冲压凸起,并形成一开孔16,一环状高密度金属片17恰可紧密固定与该开孔16内,该高密度金属片17可以为耐摩擦的铜合金片,可承受转轴8的高速转动摩擦。该后盖体3的本体14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孔18,用以实现在电机高速运转时有效地散热,以防止电机过热,延长电机寿命。同时,该本体14还设置有二电刷固定孔20,该二电刷组件固定与该电刷固定孔20内;每一电刷组件包括一用以活动电性连接所述的换向器极片13的电刷片21,一用以固定电性连接外界电路的银接触点(未标示),以及一用于固定与该电刷固定孔20内的电刷座23;该电刷座23材料电绝缘塑料材料,注塑填充于该电刷固定孔20内。二外界电路导线24电性连接该二银接触点(未标示),从而实现向该薄型电机输入电力。通过先将该转轴8一端转动插设于该后盖体3的下通孔16内,另一端插设于该机壳1的通孔5内,然后将后盖体3与该机壳1固定,即得到本技术的薄型直流电机,本技术的薄型直流电机以点焊或粘接的方式固定与设备(CD或VCD驱动机构等)机架上。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薄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壳,该机壳包括有一环形的高性能永磁铁及一第一高密金属片,该永磁铁固定于该机壳内壁上;一转子组件,该转子组件包括有一转轴、固定于该转轴上的一换向器、一固定于该转轴上的电枢、以及若干缠绕于该电枢上的绕组线圈;一后盖体组件,该后盖体组件上包括有一后盖体本体、一电刷组件及一第二高密金属片;该后盖体本体具有二电刷固定孔;该电刷组件包括二电刷片及二银接触点,以及固定于该二电刷固定孔中的二电刷座;其中,该绕组线圈电性连接该换向器,该换向器活动电性连接该二电刷片,该二电刷片电性连接该二银接触点,该二银接触点电性连接外界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高密金属片设置于该机壳圆心处的第一开孔中,该第一高密金属片圆心处设置有一第一通孔,该转轴一端转动插设于该第一通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高密金属片设置于该后盖体本体的第二开孔中,该第二高密金属片圆心处设置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世
申请(专利权)人:王平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