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281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换热部,换热部包括换热箱、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第一排气口及换热管道,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一排气口均与换热箱连通,第一流体入口用于待换热的流体流入换热箱中且适于与蒸压釜连通,第一流体出口用于换热后的流体从换热箱中流出,第一排气口用于使换热箱保持常压,换热管道设置在换热箱内,换热管道的一端与第二流体入口连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二流体出口连接,换热箱中的流体对换热管道中的流体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排气口常开,可以对蒸压釜中的流体进行常压收集,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加气混凝土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将半成品坯体放入蒸压釜中蒸养,蒸压釜中需通蒸汽,当蒸压釜中的压力和温度分别达到约1.2MPa和200℃的状态且保压数小时,然后排出蒸汽。为了节约的蒸汽,往往需要将需要排汽的蒸压釜连接至需进汽的蒸压釜,还需要调节蒸汽通量。最后蒸压釜中的低压蒸汽通常会排往大气中,蒸压釜在蒸养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也作为废水排掉,大量水和热量被浪费。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蒸压釜上连接带压收集装置,通过带压收集装置对余汽和冷凝水进行回收,这样的带压收集装置的系统压力大,管路复杂,成本高,危险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通过带压收集装置对余汽和冷凝水进行回收造成系统压力大、危险性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部,所述换热部包括换热箱(11)、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15)、第一排气口(16)及换热管道(17),所述第一流体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排气口(16)均与所述换热箱(11)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用于待换热的流体流入所述换热箱(11)中且适于与蒸压釜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用于换热后的流体从所述换热箱(11)中流出,所述第一排气口(16)用于使所述换热箱(11)保持常压,所述换热管道(17)设置在所述换热箱(11)内,所述换热管道(1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流体出口(15)连接,所述换热箱(11)中的流体对所述换热管道(17)中的流体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包括残余蒸汽入口(12)和/或冷凝水入口(14),所述残余蒸汽入口(12)和所述冷凝水入口(14)均适于与所述蒸压釜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包括残余蒸汽入口(12)时,所述换热部还包括第一蒸汽管道(18),所述第一蒸汽管道(18)的部分设置在所述换热箱(11)内,位于所述换热箱(11)内的所述第一蒸汽管道(18)上设有若干蒸汽散射口。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换热器(40)和第一水泵(50),所述换热器(40)具有第三流体入口、第三流体出口、第四流体入口及第四流体出口(44),所述第三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一水泵(50)的出水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