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275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合页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合页坝以及用于网络控制所述合页坝的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合页坝包括基座、坝面和油缸,所述坝面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该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提前进行预警,通过与天气预报系统的连接,根据天气预报系统中天气与降水量等数据进行通过感知器演练分析后,提前模拟出降水后相应合页坝的河道情况,在需要调整合页坝时,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后,通知工作人员提前控制合页坝进行相应得调整,从而能够提前进行预警,解决了现有的合页坝无法提前进行预警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页坝
,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合页坝是指液压混凝土升降坝,是水利科技比较简易的活动坝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渔业、船闸、海水挡潮、城市河道景观工程和小水电站等建设。
[0003]现有的合页坝之间互不联动,在一个地区的遇到洪涝的情况下,需要先了解周边地区的情况后,才能判断是否合适将洪涝地区的雨水排放至周边地区,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快速泄洪,造成洪涝地区经济受损,增加了人员伤亡的几率,同时无法根据合页坝控制过程中所有的所有的意外情况进行模拟演练,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无法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减少人员的伤亡,无法提取进行预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的合页坝时单独控制,无法对其他地区合页坝的情况进行了解,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快速泄洪,造成洪涝地区经济受损,增加了人员伤亡的几率,同时合页坝无法提前进行预警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合页坝以及用于网络控制所述合页坝的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合页坝包括基座、坝面和油缸,所述坝面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所述油缸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坝面的外侧面通过销轴铰接;
[0006]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合页坝控制系统及5G通讯基站、云端和后台服务器;
[0007]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对其所在的所述合页坝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检测;
[0008]所述5G通讯基站将多个所述合页坝的检测数据传输至所述云端,之后传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内实现存储、搜索以及查看动作;
[0009]所述后台服务器对存入所述云端的数据查看并控制相对应的所述智能控制系统。
[0010]优选地,所述合页坝控制系统是由副控芯片、供电模块、卫星定位模块、存储模块、告警模块、监控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构成,所述副控芯片与所述5G通讯基站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卫星定位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告警模块均与所述副控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副控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监控模块是由多组高清摄像头构成;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副控芯片处理监控模块和传感器采集模块的收集的数据,并将其传递至5G通讯基站,供电模块为副控芯片、卫星定位模块、存储模块、告警模块、监控模块和传感器采集模块提供平时工作使用使用的电源,卫星定位模块对坝面位于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便于后台服务器快速对需要地区的坝面情况进行定位了解,存储模块对副控芯片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便于后续的查看,告警模块在监控模块和传感器采集模块收集的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发出声光报警,提醒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查看,高清摄像头对相应的所述坝面和河道进行监测,高清摄像头具有自动补光功能,对夜晚的坝面和河道实时
进行清晰的监控,监控模块将河道和坝面收集的监控数据传递至副控芯片进行处理。
[0012]优选地,所述传感器采集模块和所述副控芯片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采集模块是由压力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一端,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外表面;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油缸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坝面受到河道内水的压力,水位传感器检测河道的水位,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水位传感器的配合,精准的监测河道水面的水位情况与坝面承受的压力值,进行判断是否能够进行放闸工作。
[0014]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传感器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是由蓄电池和发电模块构成,所述发电模块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发电模块进行发电后,存储在蓄电池内进行应急使用,在出现断电的情况下,蓄电池能够为传感器采集模块、副控芯片、卫星定位模块、存储模块、告警模块和监控模块提供应急电能。
[0016]优选地,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坝面的外表面,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通过连接架固定安装有水轮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轮机,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阀;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坝面一面的高水位通过输送管道流向低水位,冲击输送管道内的水轮机,在水流连续的冲击下,水轮机的扇叶转动,获取旋转力矩,用来克服水轮发电机转子上产生的电磁制动力矩,当两力矩达到平衡时,水轮发电机就会以恒定的转速运转,从而实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电能能够沿着铺设的高压线传输至变压器,进行变压后传输至蓄电池内进行保存,通过在断电后,蓄电池为智能控制系统提供电源后,控制阀开启进行水利发电。
[0018]优选地,所述5G通讯基站包括抗干扰双工天线,具体的:为了提高各网络基站的传输速度跟稳定性,网络基站的天线采用所述抗干扰双工天线,此天线由全双工设备组成,全双工设备中的发射机和接收机通过两种天线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述两种天线的方式分别为环形器等同频收发隔离器件共同相同的天线方式和分别使用不同天线来获取的空间隔离的天线方式;全双工技术通过再同样的时频资源上进行同时的信号接收和发送,通过先进的干扰消除技术,能够解决自身发送信号对接信号的干扰问题,有效解决传感器数据发送和接收时容易产生数据丢失和错乱的问题,极大的增加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0020]优选地,所述抗干扰双工天线发射支路的信号通过空间耦合进入其他天线成为对其他接收支路的自干扰信号,自干扰信号的功率通过自由空间路损模型实现预估:
[0021]L(dB)=20logf+20logd

27.55
[0022]其中,频率f和距离d的单位分别是GHz和m;
[0023]当f=2.4,d=0.1时,两个天线之间的直达路劲自干扰功率为

20dBc。能够精确计算出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方便布置和分配发射机和接收机对数据的传输和接收功率。
[0024]优选地,所述抗干扰双工天线采用在接收端重建自干扰信号,用来抵消接收信号中的自干扰,自干扰信号可以在数字域、模拟域和天线域进行抵消和重建;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抗干扰双工天线根据信道环境精确决定多径反射自干扰分
量,具有时变、功率较低、时延分布宽的特点;抗干扰双工天线的全双工自干犹抑制原理:在全双工设备中,本地发射的信号进入本地接收机成为自干扰信号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收发隔离器件的泄露、天线回波反射、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空间直达路径等进入本地接收机,这一途径形成自干扰信号中的主干扰分量;二是经无线信进环境多径反射后直新进入本地接收机,由此形成自干犹信号中的多街反射自干扰分量;全双工设备中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通过环形器等同频收发隔离器件共用相同的天线,也可以通过分别使用不同的天线来获得一定的空间隔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合页坝(1)以及用于网络控制所述合页坝(1)的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合页坝(1)包括基座(11)、坝面(12)和油缸(13),所述坝面(12)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基座(11)的上表面,所述油缸(13)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基座(11)上,所述油缸(13)的活塞杆与所述坝面(12)的外侧面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合页坝控制系统及5G通讯基站、云端和后台服务器;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对其所在的所述合页坝(1)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检测;所述5G通讯基站将多个所述合页坝(1)的检测数据传输至所述云端,之后传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内实现存储、搜索以及查看动作;所述后台服务器对存入所述云端的数据查看并控制相对应的所述智能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坝控制系统是由副控芯片(2)、供电模块(21)、卫星定位模块(22)、存储模块(23)、告警模块(24)、监控模块(25)、传感器采集模块(26)和电源模块(3)构成,所述副控芯片(2)与所述5G通讯基站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模块(21)、所述卫星定位模块(22)、所述存储模块(23)和所述告警模块(24)均与所述副控芯片(2)电性连接,所述监控模块(25)与所述副控芯片(2)电性连接,所述监控模块(25)是由多组高清摄像头(2501)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采集模块(26)和所述副控芯片(2)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采集模块(26)是由压力传感器(2601)和水位传感器(2602)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2601)固定安装在所述油缸(13)的活塞杆一端,所述水位传感器(2602)设置在所述基座(11)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3)与所述传感器采集模块(26)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3)是由蓄电池(31)和发电模块(32)构成,所述发电模块(32)与所述蓄电池(31)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模块(32)包括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安装孔(3201),多个所述安装孔(3201)开设在所述坝面(12)的外表面,所述安装孔(32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输送管道(3202),所述输送管道(3202)的一端通过连接架固定安装有水轮发电机(3203),所述发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杰姚敏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聚源水利科技液压坝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