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二层多路径流控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层多路径流控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远程零拷贝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在网络节点之间的快速传输,并且整个传输过程无需操作系统、CPU、网络软件协议栈的介入,通过内存数据的直接传递实现低延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无需耗费节点的计算资源。目前提供远程零拷贝能力的代表性技术是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技术(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或RDMA)。RDMA有三种不同的硬件实现。分别是InfiniBand、iWarp(internet Wide Area RDMA Protocol)、RoCE(RDMA over Converged Ethernet)。其中,Infiniband是一种专为RDMA设计的网络,从硬件级别保证可靠传输,而RoCE和iWARP都是基于以太网的RDMA技术,支持相应的verbs接口。由于以太网技术成本更低而且发展更快,在实际部署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层多路径流控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存在多条路径时,接收设备通过所有被选中的可用路径向发送设备报告所述被选中的可用路径上的可接收数据限额;发送设备根据情况选择一条或多条路径,并发送所述被选中的可用路径上数据限额以内的数据;接收设备收到部分数据后,向发送设备确认已接收数据量,并确认所述被选中的可用路径上新的可接收数据限额;发送设备收到所述被选中的可用路径上新的可接收数据限额后,释放这条路径上相应大小的限额,并再次进行路径选择并发送数据,直至所有数据发送完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层多路径流控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情况选择一条或多条路径,并发送所述被选中的可用路径上数据限额以内的数据的步骤包括:发送设备查找来自所述接收设备的反馈记录,确定是否仍有非零接收限额的所有可用路径;若有,所述发送设备则将待发送数据更加各路径的接收限额将数据分配到可用路径上发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层多路径流控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收到部分数据后,向发送设备确认已接收数据量,并确认所述被选中的可用路径上新的可接收数据限额的步骤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数据后,分别记录各条路径已使用的接收限额,并将数据存入所述接收设备的内存指定区域;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数据的处理情况,将接收数据释放的接收限额重新分配到各条路径,并通过对应路径反馈给所述发送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二层多路径流控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收到所述被选中的可用路径上新的可接收数据限额后,释放这条路径上相应大小的限额,并再次进行路径选择并发送数据,直至所有数据发送完毕的步骤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刚,林信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