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264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施工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架和外槽,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外槽,外槽内设置有内槽,内槽和外槽之间设置有轴承一,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上端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分别安装有电动伸缩杆和电机一,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安装有压板,压板滑动密封连接有轴杆,轴杆的上端驱动连接电机一,电机一用于驱动轴杆转动,从而带动混合叶旋转,实现混合目的,所述轴杆的下端安装有若干个混合叶,用于混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内槽和外槽,在混合的过程中往夹层内注入液体,保持内槽里稳定,从而提高混合无需的混合条件,提高混合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施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路面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道路运输重轴载、大流量和渠化交通的特点越来越显著。在市乡道路交叉口及长大纵坡等处,汽车刹车、启动频繁,车辆给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加了较高的剪切应力及持续的水平力,当行车剪切应力大于沥青混凝土抗剪应力时,流动形变持续积累最终会形成推移、拥包、车辙等病害,其中市乡道路道路交叉路口、长上下坡等特殊路段的推移病害尤为突出。我国自2002年前后开始引进以NovaChip超薄磨耗层为代表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传统的材料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但是该材料的制作加工对传统的混合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施工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架和外槽,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外槽,外槽内设置有内槽,内槽和外槽之间设置有轴承一,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上端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分别安装有电动伸缩杆和电机一。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安装有压板,压板滑动密封连接有轴杆,轴杆的上端驱动连接电机一,电机一用于驱动轴杆转动,从而带动混合叶旋转,实现混合目的。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轴杆的下端安装有若干个混合叶,用于混合。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轴承一的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轴承二,轴承二为平面轴承,轴承一内固定有液压杆,液压杆与外槽滑动密封连接,使得液压杆可以通过外槽抬起内槽,外槽的内壁对内槽起到稳定作用,不完全抬出,保持稳定。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轴承一的周测固定有若干个连接杆,连接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轨内槽起到支撑作用。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外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内或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可以控制排液,排水口连通有连通管一,连通管一连通有液体回收槽。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外槽的右侧连通有连通管二,连通管二连接有泵,用于对夹层内注液,注液的温度管根据需求。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安装架的右侧安装有电机二,电机二的右端驱动连接有齿轮,电机二与内槽的边缘啮合,外槽的上端设置有,转轮,使得内槽可以在混合搅拌的过程中可以转动,提高注液的均匀程度。
[0014]一种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的原理和配合:
[0015]本工法充分利用“小粒径”超薄磨耗层结构,在相同体积情况下,公称最大粒径更小,骨料之间接触面积更大的特点,通过掺加聚丙烯腈纤维的方式提高沥青混凝土胶结料厚度,采用精铣刨的方式对下承层进行处治,增加下承层摩擦力、层间粘结力,同时利用聚丙烯腈纤维具有阻断裂缝发生、增强沥青混凝土成型后粘结力的特性,从各方面增强了沥青混凝土的抗剪切应力。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找出最契合施工实际要求的油石比及集料配比,形成一种全新的以高粘复合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材料的小粒径沥青混合料。以乳化沥青同步喷洒的方式将沥青混合料摊铺在一层特种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上,在混合料高温作用下,使乳化沥青瞬时泡沫化,最终在沥青混合料内形成一层薄薄的粘结层,经钢轮压路机碾压后一次成型。整体厚度为1.0~ 1.2cm,较传统的4.5cmAC类、4cmSMA类罩面施工工艺相比,整体石料需求减少70%,且所需矿料级配仅为0

2.36mm,2.36

4.75mm两档石料,取材容易,损耗更少。
[0016]研发了全新的以高粘复合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材料的小粒径沥青混合料,本工法采用的沥青混凝土的配方,以100重量份计包括:复合改性沥青4

8, 0

3mm碎石2

22,3

6mm碎石65

85,矿粉2

12。其中复合改性沥青以总重量100份计,基质沥青60

90,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5

15,废旧轮胎橡胶颗粒5

15,增塑剂1

3,稳定剂1

3,表面活性温拌剂 0.4

1.6。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内槽和外槽,在混合的过程中往夹层内注入液体,保持内槽里稳定,从而提高混合无需的混合条件,提高混合质量;
[0019]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压板,在混合的过程对混合物施加压力,使得混合的粘稠度更高,提高混合质量。
[0020]3、本技术内外槽采用分离式结构,便于整体更换,内槽即作为混合槽,又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放置槽。
[0021]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3]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施工装置的结
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施工装置中轴承一和轴承二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8]1、底座;2、液压杆;3、轴承一;4、连接杆;5、液体回收槽;6、连通管一;7、安装架;8、液压缸;9、连接板;10、电动伸缩杆;11、电机一; 12、轴杆;13、压板;14、内槽;16、外槽;17、连通管二;19、泵;20、混合叶;21、轴承二;22、电机二;23、齿轮;24、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施工装置,包括底座(1)、安装架(7)和外槽(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外槽(16),外槽(16)内设置有内槽(14),内槽(14)和外槽(16)之间设置有轴承一(3),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7),安装架(7)的上端安装有液压缸(8),液压缸(8)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下端分别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0)和电机一(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10)的下端安装有压板(13),压板(13)滑动密封连接有轴杆(12),轴杆(12)的上端驱动连接电机一(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12)的下端安装有若干个混合叶(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粒径半开级配复合改性超薄磨耗层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一(3)的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轴承二(21),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范军李斌陈志伟龙庆辉罗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益阳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