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性泥石流堵江判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237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稀性泥石流堵江判断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实地测量主河与支沟交汇处主河的平均宽度B1和主河与支沟交汇处支沟的平均宽度B2,计算支沟与主河的单宽流量比ε;b、计算稀性泥石流冲入河道中不被主河水流冲走的泥石流最小颗粒粒径;c、计算体积因子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性泥石流堵江判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稀性泥石流堵江判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的特点。
[0003]目前国内外对泥石流堵江的计算研究,主要有三种方法:
[0004]1、以室内水槽试验模拟为主,主要方法是模拟在不同交汇角的条件下,主支沟的交汇及河床响应过程,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例如:流量比、容重和规模,分析得出泥石流的堵河判别式。此类方法得到的公式往往由于野外数据尺度远大于室内试验数据,在量纲不和谐的情况下实际计算存在较大的误差。
[0005]2、基于统计学的相关性分析,该方法主要以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得到各泥石流沟的基本数据和堵河特征资料,对堵河型泥石流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计算泥石流堵断主河的定性或动量的经验公式。此类方法得到的公式往往只适用于部分区域,缺乏普适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性泥石流堵江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实地测量主河与支沟交汇处主河的平均宽度B1和主河与支沟交汇处支沟的平均宽度B2,通过式1计算主河单宽流量Q1,通过式2计算支沟单宽流量Q2,通过式3计算支沟与主河的单宽流量比ε;单宽流量比ε;单宽流量比ε;其中,Q1为主河单宽流量,m2/s;Q2为主河流量,m3/s,通过调查获取;B1为主河与支沟交汇处主河的平均宽度,m;Q2为支沟单宽流量m2/s;Q
n
为稀性泥石流流量,m3/s,通过调查获取;B2为主河与支沟交汇处支沟的平均宽度,m;ε为支沟与主河的单宽流量比;b、计算稀性泥石流冲入河道中不被主河水流冲走的泥石流最小颗粒粒径D
m
,按照式4进行计算;D
m
=3.8Q
13
/h
3.5
ꢀꢀꢀ
式4其中,D
m
为稀性泥石流冲入河道中不被主河水流冲走的泥石流最小颗粒粒径,mm;Q1为主河单宽流量,m2/s;h为主河与支沟交汇处主河的水深,m,实地调查获取;c、计算体积因子y
t
,体积因子y
t
按照式5进行计算;y
t
=V/(hB1B2)
ꢀꢀꢀ
式5其中,y
t
为体积因子;V为稀性泥石流冲入河道中不被主河水流冲走的固体物质总量,m3,根据计算的稀性泥石流冲入河道中不被主河水流冲走的泥石流最小颗粒粒径D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斌杨晨源刘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