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影响的风电场双层智能优化方法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影响的风电场双层智能优化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电场容量和布局的优化是风电场设计者和电网规划者的首要问题。首先,并网的风电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输出将对功率流产生很大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网络损耗和母线电压。其次,由于所谓的尾流效应,风电场的总功率输出会受到内部风电机组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优化问题涉及各种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现有技术提出了网格和直角坐标下的两架风电机组布局规划模型,通过随机关键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解决。还有的研究了风电场的优化及其在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求解。还有的研究了差分进化(DE)算法在风电场布局优化问题中的利用,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编码机制来有效解决该问题。还有的提出了一种多目标优化风电场的风电机组选择方法,通过和谐搜索算法和NSGA
‑
II来解决。
[0003]目前的研究存在两个重要的缺陷。首先,风电场的容量或安装的风电机组的数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影响的风电场双层智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具体步骤:获取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功率;设置所述风电机组的尾流模型;计算所述风电场的输出功率;设置所述风电场的双层结构优化模型;基于郊狼优化算法对所述双层结构优化模型进行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功率,包括:使用Logistic函数表示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具体如下:其中,P
ip
和v
ip
是风电功率曲线拐点处的功率和风速;P
wtr
表示风电机组的额定有功功率,P
wt
(v)表示风电机组在风速v下产生的有功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所述风电机组的尾流模型,具体如下关系式:其中,v
x,r
是与风电机组距离为x和半径为r处的风速,σ表示尾流的特征宽度,K(x)是x的未确定系数,C
T
是推力系数;v0表示风电机组的风速,r
r
表示风电机组转子半径,z0表示表面粗糙度长度,z
h
表示风电机组轮毂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风电场的输出功率表示如下:其中,P
wf
表示风电场总输出功率,P
wt
(v
i
)表示第i台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N
t
表示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总台数;风电场总注入无功功率Q
wf
根据下述计算:Q
wf
=P
wf
tanφ其中,φ是风电场的功率因数角。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所述风电场的双层结
构优化模型,包括:设置第一层模型以根据风能综合发电成本优化风电场容量和局部;设置第二层模型以规划电网中发电机的发电计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模型表达式如下: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模型表达式如下:其中,表示风电机组坐标的矩阵,表示噪声接收器坐标的矩阵;F1为单位风能发电成本,由日当量投资C
wt
、电网运行成本C0及其环境惩罚成本C
e
组成;和表示风电机组x轴坐标的上下限,和表示风电机组y轴坐标的上下限,和表示第i台风电机组的x轴和y轴坐标,和表示第j台风电机组的x轴和y轴坐标,C
wf
表示风电场的容量,和表示风电场容量的上下限,SPL表示声压等级,SPL
lim
表示升压等级的下限,N
t
表示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数量,表示第t小时的第m(n)条母线电压,和表示第t小时的第m(n)条母线电压的上下限,表示第t小时第m条和第n条总线之间的电压相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刚,陈德为,于振坤,张澈,王洋,梁泰宇,王晓宁,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能新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