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绿色生态技术设计的建筑外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10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绿色生态技术设计的建筑外窗,涉及建筑外窗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窗安装框,外窗安装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形板,齿形板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齿轮,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生态防护板,生态防护板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联动杆,生态防护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联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生态防护板的设置,实现了对玻璃的防反射,隔热处理,从而减少建筑的光学污染,使用起来更绿色环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护玻璃的设置,实现了对紫外线和噪音的减少,从而使得玻璃使用起来更加符合绿色生态设计的需求。态设计的需求。态设计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绿色生态技术设计的建筑外窗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外窗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绿色生态技术设计的建筑外窗。

技术介绍

[0002]外窗是建筑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可开启方式是建筑实现自然通风以及隔音、保温、安全等关键点,随着人们对于建筑内生活环境的要求提高,在空气质量、噪音污染等问题影响下,该不该开窗成为一个难题,开窗噪音太大、空气质量差,如增加降噪窗帘,又影响采光,不开窗又影响室内空气流通,如增加窗式通风器,产品本身会产生噪声且部分居民还无法接受不能开窗的生活方式。现有的建筑外窗在强光的照射下回产生强烈的反光造成光污染,对行人和飞禽都会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大,噪音污染也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绿色生态技术设计的建筑外窗,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建筑外窗在强光的照射下回产生强烈的反光造成光污染,对行人和飞禽都会造成安全隐患。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基于绿色生态技术设计的建筑外窗,包括外窗安装框,所述外窗安装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形板,所述齿形板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生态防护板,所述生态防护板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联动杆,所述生态防护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联动杆,所述生态防护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膜,所述第一防护膜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膜。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膜和第二防护膜的材质均采用SEAG隔热膜,所述过滤板的材质采用活性炭过滤网。
[0007]进一步地,所述齿形板与齿轮通过啮合连接,所述连接杆与生态防护板通过销钉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生态防护板与第一联动杆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与外窗安装框通过销钉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生态防护板与第二联动杆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与外窗安装框通过销钉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窗安装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防护玻璃,所述防护玻璃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紫外线玻璃夹层,所述第一防紫外线玻璃夹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隔音膜,所述隔音膜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防紫外线玻璃夹层,所述隔音膜的材料采用隔声阻尼胶,所述第一防紫外线玻璃夹层和第二防紫外线玻璃夹层的内部添加有氧化钛、氧化二钒、
氧化铁。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生态防护板的设置,实现了对玻璃的防反射,隔热处理,从而减少建筑的光学污染,使用起来更绿色环保。
[0013]2、本技术通过防护玻璃的设置,实现了对紫外线和噪音的减少,从而使得玻璃使用起来更加符合绿色生态设计的需求。
[0014]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齿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隔音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外窗安装框;2、电动伸缩杆;3、齿形板;4、齿轮;5、连接杆;6、生态防护板;601、第一防护膜;602、过滤板;603、第二防护膜;7、第一联动杆;8、第二联动杆;9、防护玻璃;901、第一防紫外线玻璃夹层;902、隔音膜;903、第二防紫外线玻璃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基于绿色生态技术设计的建筑外窗,包括外窗安装框1,外窗安装框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电动伸缩杆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形板3,齿形板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齿轮4,齿形板3与齿轮4通过啮合连接,齿轮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生态防护板6,连接杆5与生态防护板6通过销钉转动连接,生态防护板6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联动杆7,生态防护板6与第一联动杆7通过销钉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杆7与外窗安装框1通过销钉转动连接,生态防护板6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联动杆8,生态防护板6与第二联动杆8通过销钉转动连接,第二联动杆8与外窗安装框1通过销钉转动连接,生态防护板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膜601,第一防护膜6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板602,过滤板6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膜603,第一防护膜601和第二防护膜603的材质均采用SEAG隔热膜,SEAG隔热膜可以实现不降低玻璃透明度却能抑制夏天室内温度上升的目的,它还具有防止玻璃反光、抑制结露、隔绝紫外线、防虫、防止玻璃飞散等效果,第一防护膜601和第二防护膜603的内部均开设有透光孔,过滤板602
的材质采用活性炭过滤网,通过活性炭过滤网的设置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实现了对玻璃的防反射,隔热处理,从而减少建筑的光学污染,使用起来更绿色环保。
[0024]外窗安装框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防护玻璃9,防护玻璃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紫外线玻璃夹层901,第一防紫外线玻璃夹层9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隔音膜902,隔音膜9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防紫外线玻璃夹层903,隔音膜902的材料采用隔声阻尼胶,隔声阻尼胶对声音传播的弱化和衰减起到关键作用,第一防紫外线玻璃夹层901和第二防紫外线玻璃夹层903的内部添加有氧化钛、氧化二钒、氧化铁,能够对紫外线进行隔档,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辐射,减少光学污染,实现了对紫外线和噪音的减少,从而使得玻璃使用起来更加符合绿色生态设计的需求。
[0025]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将装置与外部电源进行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2开始运作,电动伸缩杆2的运作带动齿形板3进行前后移动,齿形板3移动时与齿轮4进行啮合带动齿轮4进行转动,齿轮4转动时带动连接杆5进行摆动,连接杆5摆动时带动生态防护板6进行开合,第一联动杆7和第二联动杆8在生态防护板6移动时对生态防护板6进行限位,生态防护板6可以进行自动化开合,将生态防护板6与外窗安装框1进行连接,同时第一防护膜60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绿色生态技术设计的建筑外窗,包括外窗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安装框(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形板(3),所述齿形板(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齿轮(4),所述齿轮(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生态防护板(6),所述生态防护板(6)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联动杆(7),所述生态防护板(6)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联动杆(8),所述生态防护板(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膜(601),所述第一防护膜(6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板(602),所述过滤板(6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膜(6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绿色生态技术设计的建筑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膜(601)和第二防护膜(603)的材质均采用SEAG隔热膜,所述过滤板(602)的材质采用活性炭过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绿色生态技术设计的建筑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板(3)与齿轮(4)通过啮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折宏
申请(专利权)人:澳创国际工程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