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输送用缓冲式下料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06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输送用缓冲式下料槽,包括竖直设置的下料槽,所述下料槽的横截面为矩形,下料槽的顶部为物料入口、底部为物料出口;下料槽内由上向下设有若干下料导槽,各下料导槽分别间隔设置,由上向下分别为第一下料导槽、第二下料导槽、第三下料导槽、第四下料导槽...第N下料导槽;第一下料导槽的头端固定于下料槽的左侧内壁上、尾端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二下料导槽的头端固定于下料槽的右侧内壁上、尾端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三下料导槽的头端固定于下料槽的左侧内壁上、尾端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四下料导槽...第N下料导槽依次布设。次布设。次布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输送用缓冲式下料槽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玉米输送用缓冲式下料槽。

技术介绍

[0002]玉米转运时需用到下料槽,下料槽高度较高,玉米从下料槽内自由落体落下,落地时速度较快,容易损伤玉米,且玉米粒四处飞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输送用缓冲式下料槽,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玉米输送用缓冲式下料槽,包括竖直设置的下料槽,所述下料槽的横截面为矩形,下料槽的顶部为物料入口、底部为物料出口;下料槽内由上向下设有若干下料导槽,各下料导槽分别间隔设置,由上向下分别为第一下料导槽、第二下料导槽、第三下料导槽、第四下料导槽...第N下料导槽;
[0006]所述第一下料导槽的头端固定于下料槽的左侧内壁上、尾端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二下料导槽的头端固定于下料槽的右侧内壁上、尾端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三下料导槽的头端固定于下料槽的左侧内壁上、尾端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四下料导槽...第N下料导槽依次布设。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导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导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
°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槽的头端通过螺栓固定于下料槽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导槽的上表面为光滑面。
[0011]进一步地,相邻所述下料导槽上端之间的距离为50

100cm。
[0012]本技术的下料槽内设有多个下料导槽,玉米由物料入口进入下料槽后,经多个下料导槽后由物料出口排出;下料导槽可为玉米提供导向和缓冲作用,防止玉米下落速度过快;下料导槽为光滑面,可防止将玉米卡在下料槽内,保证下料槽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
[0015]图中:1

下料槽,2

物料入口,3

物料出口,4

第一下料导槽,5

第二下料导槽,6

第三下料导槽,7

第四下料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和2所示,一种玉米输送用缓冲式下料槽,包括竖直设置的下料槽1, 下料槽
1的横截面为矩形,下料槽1的顶部为物料入口2、底部为物料出口3;下料槽1内由上向下设有若干下料导槽,各下料导槽分别间隔设置,由上向下分别为第一下料导槽4、第二下料导槽5、第三下料导槽6、第四下料导槽7...第N下料导槽。
[0018]第一下料导槽4的头端固定于下料槽1的左侧内壁上、尾端向右下方倾斜;第二下料导槽5的头端固定于下料槽1的右侧内壁上、尾端向左下方倾斜;第三下料导槽6的头端固定于下料槽1的左侧内壁上、尾端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四下料导槽7...第N下料导槽依次布设。
[0019]下料导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下料导槽的上表面为光滑面。下料槽1的头端通过螺栓固定于下料槽1上,下料导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
°
,下料导槽的两个侧边与下料槽1内壁密封连接,相邻下料导槽上端之间的距离为50

100cm。
[0020]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输送用缓冲式下料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下料槽(1),所述下料槽(1)的横截面为矩形,下料槽(1)的顶部为物料入口(2)、底部为物料出口(3);下料槽(1)内由上向下设有若干下料导槽,各下料导槽分别间隔设置,由上向下分别为第一下料导槽(4)、第二下料导槽(5)、第三下料导槽(6)、第四下料导槽(7)...第N下料导槽;所述第一下料导槽(4)的头端固定于下料槽(1)的左侧内壁上、尾端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二下料导槽(5)的头端固定于下料槽(1)的右侧内壁上、尾端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三下料导槽(6)的头端固定于下料槽(1)的左侧内壁上、尾端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四下料导槽(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富国傅经效程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亚盛种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