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志学专利>正文

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205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2
一种通风装置(200),包含框架单元(100)及盖体(60)。所述框架单元(100)包括两个框架组(10),及两个相接于所述框架组(10)之间的封板(30)。每一个框架组(10)具有两个框座(11)、外侧板(12)、内侧板(13),及由所述框座(11)、所述外侧板(12)与所述内侧板(13)共同界定出的回流通道(14)。每一个框架组(10)还具有第一通气口(15)及第二通气口(16)。所述盖体(60)连接且与所述框架组(10)及所述封板(30)共同界定出用于连通建筑物顶部(1)的通孔(102)的气室(70)。所述第一通气口(15)用于供所述气室(70)与所述回流通道(14)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口(16)用于供所述回流通道(14)与大气连通。用于供所述回流通道(14)与大气连通。用于供所述回流通道(14)与大气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通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建筑物的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屋顶之构造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526600号,包括两个间隔设置且安装于建筑物屋顶的开口两侧的骨架、与所述开口相对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骨架的顶端的遮板,及两分别连接于所述屋顶与所述骨架的底端之间的饰板。
[0003]每一个骨架具有相连接的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具有一对侧板、连接于所述侧板之间的顶板,及连接于所述侧板之间且相反于所述顶板的底板。所述第一骨架以铝挤型(aluminum extrusion)制成后,必须在所述侧板的其中一者及所述底板进行开孔,且开孔需要准备开孔模具。然而,针对不同尺寸的所述骨架,必须准备开孔模具,而开孔模具因制作费用较高,以至于整体制造成本将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少现有技术的缺点的通风装置。
[0005]根据本揭露内容,通风装置包含框架单元及盖体。所述框架单元包括两个框架组,及两个相接于所述框架组之间的封板。每一个框架组具有至少两个沿第一轴向相间隔的框座、连接于所述框座之间的外侧板,及连接于所述框座之间且与所述外侧板呈相反且相间隔的内侧板。每一个框架组的所述框座、所述外侧板与所述内侧板共同界定出回流通道。每一个框架组还具有至少由所述内侧板与所述框座共同界定出的第一通气口,及至少由所述外侧板与所述框座共同界定出的第二通气口。所述盖体连接且与所述框架组及所述封板共同界定出气室。所述气室用于连通建筑物顶部的通孔。所述第一通气口用于供所述气室与所述回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口用于供所述回流通道与大气连通。
附图说明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及功效,将于下文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清楚地呈现,其中:
[0007]图1是本专利技术通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0008]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09]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组合剖视图;
[0010]图4是本专利技术通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组合剖视图;
[0011]图5是本专利技术通风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12]图6是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组合剖视图;
[0013]图7是本专利技术通风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0015]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通风装置200的一个第一实施例被配置为安装在一个建筑物的顶部1。在本实施例中,建筑物的顶部1是一个屋顶。顶部或屋顶1具有一个外表面101,及一个延伸通过外表面101的通孔102。通风装置200包含一个框架单元100、两个安装单元50,及一个盖体60。
[0016]框架单元100包括两个框架组10、数个连接杆20、两个封板30,及两个滤网40(于图1中只有一个可见)。
[0017]每一个框架组10具有两个沿一个第一轴向X相间隔的框座11、一个连接于框座11之间的外侧板12,及一个连接于框座11之间且与外侧板12相间隔且相反的内侧板13。框座11、外侧板12与内侧板13共同界定出一个回流通道14。每一个框架组10还具有一个至少由内侧板13与框座11共同界定出的第一通气口15,及一个至少由外侧板12与框座11共同界定出的第二通气口16。
[0018]每一个框座11具有一个固定于外侧板12相邻之一端的外板壁111、一个固定于内侧板13相邻之一端的内板壁112、一个连接于外板壁111与内板壁112顶缘之间的顶板壁113,及一个连接于外板壁111与内板壁112底缘之间的底板壁114。外板壁111具有一个垂直于第一轴向X的截面呈T形且相邻于回流通道14的第一嵌槽115。内板壁112具有一个垂直于第一轴向X的截面呈T形且相邻于回流通道14的第二嵌槽116,及两个沿一个垂直第一轴向X的第二轴向相间隔且开口相反于第二嵌槽116的定位槽118、118

。第一嵌槽115与第二嵌槽116相互交错。顶板壁113具有一个相邻外板壁111的外凹陷部1131。底板壁114底部设有一个轨道117。
[0019]每一个框架组10还具有两个分别嵌设于第一嵌槽115与第二嵌槽116且位于回流通道14内的导板17。
[0020]外侧板12垂直第一轴向X的截面呈L形,并具有一个嵌卡于框座11的内板壁112的定位槽118的第一端缘121、一个相反于第一端缘121并嵌卡于框座11的外板壁111底部且邻近框座11的底板壁114的第二端缘122,及一个邻近第一端缘121且位于顶板壁113外侧的内凹陷部123。内侧板13具有一个嵌卡于框座11的内板壁112的定位槽118

且与外侧板12的第一端缘121相间隔的第一端缘131,及一个相反于第一端缘131且邻近每一个框座11的内板壁112与底板壁114的相交处并被安装单元50夹制定位的第二端缘132。
[0021]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框架组10的第一通气口15邻近框座11的顶板壁113,且由框座11、内侧板13的第一端缘131与外侧板12的第一端缘121共同界定而成。每一个框架组10的第二通气口16介于框座11的底板壁114之间,且由框座11、内侧板13的第二端缘132、外侧板12的第二端缘122,与安装单元50共同界定而成。框架组10沿一个垂直第一轴向X与第二轴向Z的第三轴向Y相间隔。
[002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框架组10的外侧板12具有一个定位于框座11的外板壁111外侧的主体件125,及一个连接于主体件125顶缘并设置于框座11的顶板壁113外侧且对回流通道14顶侧产生遮蔽的遮覆件126。遮覆件126设有第一端缘121与内凹陷部123,主体件125设有第二端缘122。主体件125与遮覆件126连接成一体。
[0023]连接杆20沿第三轴向Y延伸。在本实施例中,以四个连接杆20举例说明。其中两个连接杆20连接于框架组10的外侧板12的遮覆件126之间且邻近第一端缘121,其中另外两个连接杆20连接于框架组10的内侧板13之间。
[0024]封板30沿第三轴向Y延伸,且连接于框架组10的框座11之间,并位于连接杆20的外侧。
[0025]每一个滤网40沿第一轴向X延伸,且能拆卸地安装于各自的框架组10的框座11的轨道117之间,且对应于各自的框架组10的第二通气口16。
[0026]安装单元50连接于框架单元100以将通风装置200安装于屋顶1。每一安装单元50固定于各自的框架组10的框座11之间,并包括一个固定于框座11的底板壁114底部的安装座51,及一个连接于安装座51的连接件52。安装座51具有一个将内侧板13的第二端缘132夹制于框座11的内板壁112的上夹制部511、一个呈平板状且用于靠抵于屋顶1的外表面101的下安装部512、一个连接于上夹制部511与下安装部512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包括两个框架组,及两个相接于所述框架组之间的封板,每一个所述框架组具有至少两个沿第一轴向相间隔的框座、连接于所述框座之间的外侧板,及连接于所述框座之间且与所述外侧板呈相反且相间隔的内侧板,每一个框架组的所述框座、所述外侧板与所述内侧板共同界定出回流通道,每一个框架组还具有至少由所述内侧板与所述框座共同界定出的第一通气口,及至少由所述外侧板与所述框座共同界定出的第二通气口;盖体,连接且与所述框架组及所述封板共同界定出气室,所述气室用于连通建筑物顶部的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气口用于供所述气室与所述回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口用于供所述回流通道与大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框座具有固定于所述外侧板的外板壁、固定于所述内侧板的内板壁、连接于所述外板壁与所述内板壁顶缘之间的顶板壁,及连接于所述外板壁与所述内板壁底缘之间底板壁,所述外板壁具有第一嵌槽,所述内板壁具有第二嵌槽,每一个所述框座还具有两个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一嵌槽与所述第二嵌槽的导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框架组的所述外侧板具有嵌卡于所述框座的所述内板壁的第一端缘,及相反于所述第一端缘且嵌卡于所述框座的所述外板壁底部并邻近所述框座的所述底板壁的第二端缘,所述内侧板具有嵌卡于所述框座的所述内板壁并与所述外侧板的所述第一端缘相间隔的第一端缘,及相反于所述内侧板的所述第一端缘且邻近于每一个所述框座的所述内板壁与所述底板壁相交处的第二端缘,所述第一通气口相邻于所述框座的所述顶板壁,且由所述框座、所述内侧板的所述第一端缘,与所述外侧板的所述第一端缘共同界定出,所述第二通气口位于所述框座的所述底板壁之间,且由所述框座、所述内侧板的所述第二端缘,与所述外侧板的所述第二端缘共同界定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两个连接于所述框架单元以用于将所述通风装置装设于所述建筑物顶部的安装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顶部具有外表面,所述通孔延伸通过所述外表面,每一个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固定于各自的所述框架组的所述框座的安装座,及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并具有套合部的连接件,所述套合部的形状能与所述建筑物顶部的所述外表面的形状相符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具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连接件还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雅菁
申请(专利权)人:林志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