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193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折叠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折叠装置包括:支架;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与支架的转动轴线和第二连杆与支架的转动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参考面;第一转动臂,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臂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臂,第二转动臂的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转动连接;折叠装置在展开状态第一转动臂与支架的转动轴线和第二转动臂与支架的转动轴线位于参考面的同一侧,第一连杆和第一转动臂以及第二连杆和第二转动臂具有干涉量,根据本申请的折叠装置,可以保证应用该折叠装置的电子设备保持展开状态。保持展开状态。保持展开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折叠电子设备的支撑结构不足以提供足够大的力矩防止整机朝向折叠状态切换,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可以在展开状态提供支撑力矩。
[0004]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折叠装置。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折叠装置,包括:支架;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参考面;第一转动臂,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支架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参考面;第一转动臂,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平行;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平行;其中,所述折叠装置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和所述第二转动臂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参考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一转动臂具有干涉量以使所述第一连杆给所述第一转动臂朝向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支架的转动中心的力,以及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二转动臂具有干涉量以使所述第二连杆给所述第二转动臂朝向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支架的转动中心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转动臂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转动臂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支架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转动轴,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配合的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二转动臂和所述支架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二转动轴,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配合的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周壁和所述第一转动孔的内周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周壁和所述第二转动孔的内周壁之间设有避让间隙,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抵接且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抵接以阻止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朝向靠近所述支架的方向移动,在所述折叠状态以及所述展开状态至所述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间隔开,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间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外轮廓形成为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部凸出的弧形,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外轮廓形成为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凸出的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庭勇曾传华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