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1876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油藏中的全部井按照深度由上至下划分为多段井,其中,将一段井作为注气井,其它段井作为采油井;向一段注气井中注入气体,直至储层上部形成气顶;在形成气顶之后,持续注气,逐步增大顶部注气规模,扩大气顶规模并使得气油界面下移;当二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由二段井成为主力产油层段;当气油界面继续下移,下一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弥补产量递减并接替成为主力产油层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气驱的方式,使油藏恢复原始地层压力,有利于发挥气驱超覆增压驱替作用,提升基质向裂缝渗析作用,进而提高采收率。进而提高采收率。进而提高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藏开发
,尤指一种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辽河油田兴隆台潜山具有亿吨储量规模,其中兴古7潜山为典型的巨厚块状双重介质底水油藏,纵向含油幅度高达2300多米,2006年以来创新设计并应用了“纵叠平错”的四段七层立体开发井网,主要包括多口呈上下叠置关系设置的多层水平井,平面交错、纵向叠置,其中第一层水平井为注气水平井,第二层水平井及第二层以下的水平井为生产井。该立体开发井网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储量动用程度高,单井产量高,采油速度快。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注水驱替进行采油;但是,这种驱替方式受裂缝发育、边底水入侵和油水性质差异等影响,导致储量动用程度和油藏采收率较低。
[0004]因此,亟需一种改进的油藏开发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结合气驱的方式,能够提高采收率,利用注气的方式相较于注水的方式能进入更小的基质孔隙,且在注气开发下更能发挥气顶增压驱动、重力分异和原油降粘等作用,从而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了油藏采收率。
[000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7]将油藏中的全部井按照深度由上至下划分为多段井,其中,将一段井作为注气井,其它段井作为采油井;
[0008]向所述一段注气井中注入气体,直至储层上部形成气顶;
[0009]在形成气顶之后,持续注气,逐步增大顶部注气规模,扩大气顶规模并使得气油界面下移;
[0010]当二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由二段井成为主力产油层段;
[0011]当气油界面继续下移,下一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弥补上一段产油井的产量递减并接替成为主力产油层段。
[0012]进一步的,注入的气体为天然气。
[0013]进一步的,所述注气井和采油井为水平井。
[0014]进一步的,所述注气井为潜山油藏中原井网中的油井。
[0015]进一步的,当气油界面继续下移,下一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弥补上一段产油井的产量递减并接替成为主力产油层段,还包括:
[0016]若下一段采油井为无底水的潜山油藏,根据气油界面的下移,下一段采油井在气
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弥补上部多段产油井的产量递减并接替成为主力产油层段。
[0017]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
[0018]在生产过程中,监测所述油藏的气油界面所在位置,若所述气油界面上部存在采油井,将采油井的类型转换为注气井。
[0019]进一步的,向所述一段注气井中注入气体,直至储层上部形成气顶,还包括:
[0020]在生产过程中,注气井的注采比为1.1~1.5,注入至注气井年注气速度为0.015HCPV~0.02HCPV,地层压力每年恢复0.3~0.7MPa。
[0021]进一步的,在形成气顶之后,持续注气,逐步增大顶部注气规模,扩大气顶规模并使得气油界面下移,包括:
[0022]在形成气顶之后,持续注气,目标注气井的年注气量逐步增大,逐步增大顶部注气规模,其中,区块年注气量控制在10亿方以下,气油界面下移速度控制在50~80m/年,地层压力每年恢复0.8~1.2Mpa;目标注气井的年注气量持续增大至最大注气量,时间为20~25年,区块年最大注气量为24~28亿方。
[002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系统,该系统包括:
[0024]井划分模块,用于将油藏中的全部井按照深度由上至下划分为多段井,其中,将一段井作为注气井,其它段井作为采油井;
[0025]气体注入装置,用于向所述一段注气井中注入气体,直至储层上部形成气顶;
[0026]在形成气顶之后,持续注气,逐步增大顶部注气规模,扩大气顶规模并使得气油界面下移;
[0027]采油装置,用于当二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由二段井成为主力产油层段,通过主力产油层段的采油井进行采油;
[0028]当气油界面继续下移,下一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弥补上一段产油井的产量递减并接替成为主力产油层段,通过主力产油层段的采油井进行采油。
[002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
[003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
[003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及系统,通过向油藏中不断扩大增注气量,使油藏恢复原始地层压力,有利于发挥气驱超覆增压驱替作用,注入气体可向基质表面微裂缝扩散弥散渗析以及向基质深部微孔隙扩散弥散渗析,从而驱替基质的残余油,提升基质向裂缝渗析作用,提高气驱采收率。随着气油界面的下移逐段恢复潜山产能。并且,相较于现有的较单纯气驱可在较短时间恢复地层压力,提前实现基质向裂缝渗析作用,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大采收率。本专利技术还可以确保气油界面平稳下移,使油水界面同步缓慢下移,可有效抑制底水上侵,解除水对原油的水封作用,恢复下部水淹严重油井生
产,提高油藏动用程度,达到控水增油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4]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巨厚块状潜山油藏的双重介质油藏微观单元的示意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厚层块状油藏气驱联动建库开发模式的示意图。
[003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水淹单井注气前后生产曲线对比示意图。
[0037]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采用本专利技术后段间产能接替预测曲线图。
[0038]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不同开发方式的采收率预测曲线对比示意图。
[0039]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0040]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油藏中的全部井按照深度由上至下划分为多段井,其中,将一段井作为注气井,其它段井作为采油井;向所述一段注气井中注入气体,直至储层上部形成气顶;在形成气顶之后,持续注气,逐步增大顶部注气规模,扩大气顶规模并使得气油界面下移;当二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由二段井成为主力产油层段;当气油界面继续下移,下一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弥补上一段产油井的产量递减并接替成为主力产油层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的气体为天然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井和采油井为水平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井为潜山油藏中原井网中的油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气油界面继续下移,下一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弥补上一段产油井的产量递减并接替成为主力产油层段,还包括:若下一段采油井为无底水的潜山油藏,根据气油界面的下移,下一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弥补上部多段产油井的产量递减并接替成为主力产油层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监测所述油藏的气油界面所在位置,若所述气油界面上部存在采油井,将采油井的类型转换为注气井。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一段注气井中注入气体,直至储层上部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朗梁飞温静司勇王奎斌刘成君高丽吕宏伟方红韩竹李博凯蓝阔李思圻范俊高彬姜李佳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