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远端真时延波束赋形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86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远端真时延波束赋形实现方法,其步骤包括:1)根据待传射频信号的信噪比需求调整ASE光源的带宽,将调整后的ASE光源作为光载波;2)将该光载波经过该待传射频信号调制后,得到光载射频信号并将其分为N路时延拷贝信号,经模式复用器分别注入到少模光纤链路中一对应模式传输至远端的模式解复用器;3)模式解复用器对该N路时延拷贝信号解复用,并耦合至N路单模尾纤中;其中解复用的第i路时延拷贝信号输入第i路单模尾纤,第i路单模尾纤长度满足使得第i路时延拷贝信号与模间串扰之间时延差远大于ASE光源的相干时间;4)将该N路单模尾纤输出信号转换放大后注入天线阵的N个单元发射。大后注入天线阵的N个单元发射。大后注入天线阵的N个单元发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远端真时延波束赋形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光子学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放大自发辐射光源(以下简称ASE光源)作为光载波,消除信号与模间串扰之间的相干性,避免模间干涉对于时延抖动的影响,从而实现基于少模光纤的远端真时延波束赋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波束赋形是5G移动通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能有效地降低无线链路中的电磁干扰,极大的提高特定方向的辐射增益。利用光学真时延实现的波束赋形器,可以避免波束斜视的问题,从而支持宽带射频信号的接入。由于这一优点,大量的本地波束赋形方案在近几年被提出。然而在5G移动通信系统中,密集而复杂的本地基站将不可避免地增加无线接入网的成本和功耗;而在中心局产生真时延信号,并通过光纤传送到远端无线单元,则可以大大简化无线基站的结构,有力地支持大规模移动网络。随着空分复用(SDM)技术的发展,弱耦合少模光纤和多芯光纤在真时延信号的传输中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0003]在此之前,数个基于多芯光纤的远端真时延传输方案被提出,例如M.Morant等人在[M.Morant,et al.“Multi

beamforming provided by dual

wavelength true time delay pic and multicore fiber,”J.Light.Technol.38,5311

5317(2020)]中提出的基于多芯光纤的多波束赋形器。但是,基于少模光纤的远端波束赋形方案却不易实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模式串扰。对于短距(1km或更短)弱耦合少模光纤链路,串扰主要在模式解复用器处引入,其典型水平为

20dB或更高,相比多芯光纤要高数个量级。由于串扰与信号的相干性,信号与串扰之间会发生干涉,从而严重影响了少模系统的性能。这种干涉效应被称为模间干涉。对于非多入多出(MIMO

less)的强度调制直检系统,模间干涉的影响和解决方法曾被讨论,包括采用波长交织的方法抑制多径干涉[Y.Tian,et al.“Wavelength

interleaved mdm

wdmtransmission over weakly

coupled fmf,”Opt.Express25,16603

16617(2017)]。
[0004]在基于少模光纤的远端真时延波束赋形系统中,由各个信道输出时延拷贝信号,其相位受到模间干涉的严重影响。由于相位和时延存在转换关系,信道间的时延差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从而严重影响了远端无线波束的方向稳定性,并引起波束斜视问题。在使用典型的低串扰模式复用器/解复用器时(串扰水平

20dB),存在超过23
°
的相位抖动(对应10GHz射频信号,转化为6.4ps的时延抖动)。模间干涉的影响使得基于少模光纤的远端真时延波束赋形系统难以投入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模间干涉导致的时延抖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ASE光源作为光载波的解决方法。由于ASE光源具有极短的相干时间:对于1nm量级带宽的ASE光源,其相干时间在ps量级。因此通过将待传的射频信号调制在ASE光源上,使少模光纤系统中各模式传输的光载射频信号与模间串扰的时延差远大于ASE光源的相干时间。此时光载射频信号(即被射频
调制的ASE光信号)和串扰可视为完全不相干,从而消除了模间干涉,避免了时延抖动。光载波可选择不同带宽的ASE光源,满足信号和串扰不相干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带宽的ASE光源对光电探测后射频信号的信噪比存在影响)。两个不相干的ASE信号相拍,将得到两倍ASE带宽的自发辐射拍频噪底。所以,采用ASE光源作为光载波时,模间干涉经光电探测后成为宽带噪底,与待传射频信号同频的干扰将不再存在,其导致的时延抖动会被消除(如果采用传统的相干光源作为光载波,模间干涉经过光电探测器探测后,得到的射频信号与待传射频信号同频,会影响待传信号的相位和时延;本专利技术采用ASE光源作为光载波可以解决此问题)。通过信噪比分析,在使用在7%冗余的前向纠错编码时,ASE光源拍频噪底导致的信噪比恶化不会影响1GHz带宽多制式射频信号的无误码传输。从而使得基于少模光纤的远端真时延波束赋形系统能够投入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远端真时延波束赋形实现方法,其步骤包括:
[0008]1)根据待传射频信号的信噪比需求调整ASE光源的带宽,将调整后的ASE光源作为光载波;
[0009]2)将该光载波经过该待传射频信号调制后,得到光载射频信号并将其分为N路时延拷贝信号;其中第i路时延拷贝信号经模式复用器注入到少模光纤链路中的第i个模式传输至远端的模式解复用器,i=1~N;
[0010]3)模式解复用器对该N路时延拷贝信号解复用,并耦合至N路单模尾纤中;其中解复用的第i路时延拷贝信号输入第i路单模尾纤,第i路单模尾纤长度满足使得第i路时延拷贝信号与模间串扰之间时延差远大于ASE光源的相干时间;
[0011]4)将该N路单模尾纤输出信号通过光电探测器接收和电放大器放大后,注入天线阵的N个单元,实现远端波束赋形信号的发射。
[0012]进一步的,使用ASE光源作为基于少模光纤波束赋形系统的光源,并根据ASE光源的带宽确定光源的相干长度和匹配的每一路单模尾纤长度。
[0013]进一步的,对于带宽不大于1GHz,调制格式不高于16QAM的待传射频信号,ASE光源的带宽为1nm或更大,对应的相干时间为τ
ASE
≤5ps、相干长度为L
ASE
≤1mm。
[0014]进一步的,该光载波经过该待传射频信号调制并放大后,通过1*N耦合器分为N路时延拷贝信号。
[0015]进一步的,控制每一路时延拷贝信号的输出功率、时延以及色散补偿。
[0016]进一步的,对于第i路时延拷贝信号,通过串接可调衰减器控制第i路时延拷贝信号的输出功率、通过串接可调时延线控制第i路时延拷贝信号的时延、通过串接啁啾光栅补偿少模光纤第i个模式对第i路时延拷贝信号引入的色散。
[0017]本专利技术在远程真时延波束赋形系统的中心局中,使用经过窄带光滤波器滤过的ASE光源作为光载波。光源带宽可根据待传射频信号的信噪比需求进行调整。信噪比需求越高,所需ASE光源带宽越大。对于带宽不大于1GHz,调制格式不高于16QAM的待传射频信号,ASE光源带宽1nm即可满足信噪比需求,其对应的相干时间为τ
ASE
=5ps、相干长度L
ASE
=1mm标准单模光纤。窄带ASE光载波经过待传射频信号调制并放大后,通过1*N耦合器分为N路时延拷贝信号。对于每一路,通过串接可调衰减器控制输出功率;串接可调时延线控制各路之间时延差;串接啁啾光栅补偿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远端真时延波束赋形实现方法,其步骤包括:1)根据待传射频信号的信噪比需求调整ASE光源的带宽,将调整后的ASE光源作为光载波;2)将该光载波经过该待传射频信号调制后,得到光载射频信号并将其分为N路时延拷贝信号;其中第i路时延拷贝信号经模式复用器注入到少模光纤链路中的第i个模式传输至远端的模式解复用器,i=1~N;3)模式解复用器对该N路时延拷贝信号解复用,并耦合至N路单模尾纤中;其中解复用的第i路时延拷贝信号输入第i路单模尾纤,第i路单模尾纤长度满足使得第i路时延拷贝信号与模间串扰之间时延差远大于ASE光源的相干时间;4)将该N路单模尾纤输出信号通过光电探测器接收和电放大器放大后,注入天线阵的N个单元,实现远端波束赋形信号的发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ASE光源作为基于少模光纤波束赋形系统的光源,并根据ASE光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宸博何必博刘容玮雷鹏李彦锟陈章渊解晓鹏胡薇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