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韦专利>正文

预防近视两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85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09
预防近视两步法,涉及眼科屈光学、眼镜学、预防屈光系统屈光状态生理性轴性近视化的技术领域。近40年来,中国高中毕业生90%的眼失去了曾经正常的远视力。没有人自愿或不在乎,但学生视力普遍近视化的局面至今未见改善。这说明,中国学生普遍具备了视力近视化的必要条件,普遍没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及时采用好办法根除近视化的必要条件预防近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预防近视两步法及实施方案,即通过科普教育和技术辅导,使学生接受预防近视的正确认识和按等焦距原则配戴眼镜的近用眼方法,代替学生的误解和本能有害的近用眼方法,帮助中国学生根除近视化的必要条件,避免视力普遍下降。避免视力普遍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防近视两步法
[0001]
:涉及眼科屈光学、眼镜学、预防屈光状态的生理性轴性近视化

[0002]
技术介绍
:近40年来,中国学生视力普遍下降的主要表现是近视化。眼科屈光检查证实,其直接原因是眼的屈光系统屈光状态的生理性轴性近视化。调查发现,只要具备这种近视化的必要条件,在任何时间、地点、场所阅读任何读物和姿势、任何可见光条件下,吃任何食物,用任何药物、仪器、保健方法,任何年龄和遗传基因的人眼,在近用眼时都会发生这种近视化。过去40年和现在的学生,普遍具备了屈光状态生理性轴性近视化的必要条件。实践经验证明,如果没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及时采用适合每个学生每只眼根除近视化必要条件的方法长期预防,这种近视化是防不胜防、不可避免的。由此失去的视力终生不能生理性恢复。鉴于此,现在和今后的学生迫切需要在正确认识指导下,及时采用根除近视化必要条件的好办法预防近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两步法及实施方案就是根据这种需要研发的。
[000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防近视两步法,即以等焦距原则配戴眼镜的近用眼方法,代替学生本能、有害的近用眼方法,根除生理性轴性近视化的必要条件,实现预防近视的目标。
[0004]具体实施方式:预防近视两步法(简称两步法)的有效实施需要以教育辅导为基础。目前,在学生近视和预防近视方面的误解很多,无处不在。任何一个误解都可能导致学生拒绝预防近视或拒绝预防近视两步法。两步法本身不能消除误解,还会受制于误解。因此两步法的实施,首先要在初等教育学校或有条件的眼镜店,设置专业的预防近视辅导站和辅导员,专业从事日常的关于预防近视必要性、可能性的科普,消除各种误解。小学生入学后应立即接受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正确教育。在接受正确教育之后,学生要分别接受屈光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定配焦距合适的近用眼镜,建立个人视力健康数据档案。之后,辅导学生学习并使用适合自己的预防近视两步法。随后定期(三个月)开展预防近视的复查(至少连续三次)和个性化辅导。及时解决预防近视过程中的认识和技术问题,确保预防近视的最佳效果。专业辅导员与辅助辅导员(父母)要密切合作,以便按计划或随时辅导学生预防近视。
[0005]预防近视两步法实施步骤:
[0006]1.长时间近用眼时,在光线合适的场所,戴上焦距合适的单焦点框架眼镜;
[0007]2.找到并保持可以看清近视力表0.6视标的最远距离。然后即可开始不必限时的阅读。
[0008]预防近视两步法相关用语解释:
[0009]1、预防近视:就技术层面看,是预防屈光状态的生理性轴性近视的变化,保持最好屈光状态及其决定的视力状态的过程。通俗的说,是预防正视眼变成近视眼、预防低度近视眼加重,避免由此引起的视力下降及并发症(并发症包括:黄斑变性的全视力下降、网脱失明、正常眼压青光眼的周边视力缺损症、玻璃体液化而混浊的飞蚊症、屈光参差引起的多种视觉症状及高度近视的眼球变形),是保持学生屈光状态现状及其决定的视力现状的正确方向。
[0010]2、两步法成功预防近视的原理:用眼镜屈光力代替生理调节力。避免过度使用生理调节量对眼的生理结构造成伤害。不用或少用生理调节量无害(生理调节力用进废退,但进退有限。只要相关系统组织生命力正常,丧失生理调节力的担心是多余的)。实践证明,若所用生理调节量W=Dh大于1.2,小学生的眼和高度近视眼就会受到不可逆的伤害。若用眼镜屈光力D代替生理调节力D,则生理调节量W趋于零。以人工调焦方式代替人眼生理调节方式,不可能过度使用生理调节量,也就完全避免了屈光状态的生理性轴性近视化及视力近视化。
[0011]3、等焦距原则:眼镜与眼联合的负焦距,与设计用眼距离相等的原则。
[0012]4、成功预防近视:预防近视成功的标准是,在预防近视期间,以相同标准方法屈光检查,与三个月前屈光矫正的结果比较,屈光状态没有变化;与去年同期比,变化小于0.25度。
[0013]5、好办法:经过全面比较和实践验证,“两步法”是目前预防近视的最好办法。
[0014]6、光线合适:即适合两步法预防近视的光线:照度为15-60勒克斯的无色光线。
[0015]7、长时间近用眼时:指启动需要连续时间大于10分钟的近用眼项目和任务时。
[0016]8、近用眼:看60厘米以内。两步法适用于看30-60厘米的用眼状态和过程。
[0017]9、焦距合适的单焦点框架眼镜:特指近用眼时使用的,使镜、眼联合产生的负焦距与设计用眼距离等值的单焦点框架(固定鼻托全框)眼镜。简称等焦距眼镜。
[0018]10、不必限时的阅读:不限时阅读是长时间阅读需要的(如学生完成学业需要的)阅读方式。或者说是无限使用调节量的阅读方式。限于人眼生理结构和生理调节方式,正视屈光状态的眼或屈光矫正的眼不适合不限时阅读。例如:正视眼或屈光矫正的眼,看30厘米距离的读物,连续阅读时间不宜超过24分钟,看10厘米距离不宜超过7分钟。若改用两步法阅读方式,即可在设计用眼距离实现完全无害的不必限时的阅读。
[0019]11、阅读:本文泛指学生所有近用眼的状态和行为。
[0020]12、屈光状态生理性轴性近视化:区别于屈光状态病理性的轴性近视化、生理性曲率性近视化和人工近视。是由眼的正常生理功能实现的屈光状态的轴性近视化。即屈光状态由生理性轴性正视变成生理性轴性近视、低度生理性轴性近视向高度生理性轴性近视的变化。
[0021]13、视力近视化:近视力不变,远视力逐步减少的变化。
[0022]14、屈光状态生理性轴性近视化的必要条件:生理功能完全正常的正视眼或近视眼,过度使用生理调节量。即以人眼生理调节方式过度使用调节量。这种情况只会在近用眼时出现。
[0023]15、轴性近视化:指眼轴(角膜中心与视网膜黄斑区间的直线)长度大于正常值24毫米后屈光状态的变化。解剖学发现,轴性近视眼角膜、前房、晶体和玻璃体的屈光指数和总屈光度没有变化,而眼轴长度变化了,超过正常值1毫米,屈光状态近视化3.00度。以致入射不调节眼的平行光线的焦点发生了前移,远离视网膜,导致5米以远视力下降(模糊)。只有来自近物的适度散射光线可以在不调节眼视网膜聚焦并清晰成像。
[0024]16、人眼调节方式:平行光线或散射光线经屈光系统入射不调节的眼内在视网膜后聚焦,不能在视网膜清晰成像。为了获得清晰的视力,大脑视神经中枢发出指令,睫状肌收缩,巩膜后极部弹性变形,悬韧带放松,晶体变凸,屈光力增加,使焦点前移到视网膜上清
晰成像。这种以生理功能实现调节屈光状态的过程的方式,称为人眼调节方式。这种调节能力称为生理调节力。值得注意的是巩膜后极部变形时,与巩膜紧密连接的脉络膜、视网膜和玻璃体一定会受到同步的牵拉。过度生理调节量导致的过度牵拉,一定会伤害到视网膜、脉络膜、玻璃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生理关系(裂隙灯、眼底镜下可以观测到这种伤害的严重后果)。
[0025]17、生理调节量:生理调节力D与调节时间h(小时)的积。
[0026]预防近视辅助辅导员需要的知识: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预防近视两步法,其特征包括:1.在光线合适条件下,按等焦距原则配戴眼镜的阅读方法。2.根据权利1.所要求的特征,眼镜是按等焦距原则定配单焦点框架眼镜。3.根据权利1.所要求的特征,镜片与眼的屈光状态联合的负焦距等于设计的近用眼距离。4.读者不必受时间、地点、场所、器材、姿势和读物的限制。5.无需他人他物提示限制,自愿者自主可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韦
申请(专利权)人:王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