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谐信号强度的光电离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858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质谱分析仪的可自动调谐信号强度的光电离源,包括光电离源和信号自动调谐系统;光电离源包括真空紫外光源、离子源腔体、样品进样管路、离子推斥电极、离子传输电极组以及小孔电极;信号自动调谐系统包括光源供电电源、计算机、光信号传感器以及AD转换器;真空紫外光源与光信号传感器分别置于离子源腔体两侧,且两者之间同轴放置,便于从真空紫外光源发射出的光线达到光信号传感器。由于光电离源的信号强度与真空紫外光源的光强线性相关,因此,可通过实时调谐光强实现质谱信号强度的自动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光电离质谱仪长期使用时的衰减问题,在原位在线质谱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调谐信号强度的光电离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质谱分析仪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质谱分析的可自动调谐信号强度的光电离源。

技术介绍

[0002]电离源是质谱仪的核心,用于将中性分子转化为离子,是质谱分析的首要环节,其关乎到整个质谱仪系统的灵敏度、可分析范围、稳定性和分析的准确度等。其中光电离(photoionization,PI)是样品分子通过吸收光子,使得能量达到或超过自身电离能后失去电子而产生电离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分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电离能阈值,小于解离能阈值,所以产物碎片少,绝大部分为分子离子。因此,光电离质谱技术由于具备谱图解析容易的优势,非常适用于长时间在线监测。
[0003]然而一般光电离使用的光源都存在光窗,光窗会随着仪器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污染,从而造成光通量的逐渐降低,影响光电离质谱的信号强度的稳定性,关系到质谱仪的定量能力。特别是对于较长时间的在线监测应用场景,信号的大幅度波动或衰减会带来测量结果的不准确,因此如何提高质谱仪的稳定性一直是质谱工程师们研究的问题。
[0004]通过在专利和论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调谐信号强度的光电离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离源和信号自动调谐系统;以向下为X方向、向右为Y方向;所述光电离源包括真空紫外光源(1)、离子源腔体(13)、样品进样管路(11)、离子推斥电极(10)、离子传输电极组(7)以及小孔电极(5);所述离子源腔体(13)为中空密闭腔体,电离源腔体(13)内部沿X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离子推斥电极(10)、离子传输电极组(7)以及小孔电极(5);所述离子传输电极组(7)由2个或3个以上所述离子传输电极(6)组成;所述离子推斥电极(10)、离子传输电极(7)和小孔电极(5)均为中间带有通孔的平板结构,它们均平行、中心孔同轴且间隔放置;所述样品进样管路(11)沿X方向由离子源腔体(13)外部进入内部,并伸入至离子推斥电极(10)中心孔处,且样品进样管路(11)出口轴线与离子推斥电极(10)中心孔同轴;所述真空紫外光源(1)置于离子源腔体(13)左侧,真空紫外光源(1)的出光口位于离子源腔体(13)内,真空紫外光源(1)的侧壁面与离子源外腔体(3)左侧壁面密闭连接,其出射的真空紫外光(2)处于离子推斥电极(10)、离子传输电极组(7)第一片离子传输电极(6)之间,且光路与电极表面平行;所述信号调谐系统包括光源供电电源(15)、计算机(14)、光信号传感器(9)和AD转换器(8);所述光源供电电源(15)一端与真空紫外光源(1)相连,一端与计算机(14)相连,可通过计算机(14)进行调谐;所述的AD转换器(8)一端与光信号传感器(9)相连,一端与计算机(14)相连,可将光信号传感器(9)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给计算机(14);所述的光信号传感器(9)置于离子源腔体(13)内部的右侧壁面上,且面向真空紫外光源(1)出光口放置;位于光源的出射光光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离源,其特征在于:样品进样管路(11)可以是金属毛细管、PEEK毛细管或石英毛细管;长度为0.05~5m,内径为25~500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吉春李海洋花磊李金旭于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