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镍钴锰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37155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N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镍钴锰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镍钴锰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激增以及大量传统化石燃料燃烧所引起的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新的储能技术的开发愈发显出迫切性与重要性。锂离子电池由于其体积/质量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高、污染小、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作为最有前途的储能介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0003]在众多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富镍层状正极材料 LiNi
x
Co
y
Mn
z
O2(NCM)在可逆容量、倍率特性和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锂电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里程焦虑与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三元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发出能量密度更高、循环性能更优、安全性更佳的正极材料至关重要。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由于三元正极材料中过小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式(Ⅰ)所示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其特征在于,Ni
x
Co
y
Mn
z
(OH)2ꢀꢀꢀꢀꢀꢀꢀꢀꢀꢀꢀꢀ
(Ⅰ);其中,0.6≤x<1,0<y<0.2,0<z<0.3,且x+y+z=1;所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粒径D50为9~11μm,且粒径分布满足1.0≤(D90

D10)/D50≤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为一次晶粒堆叠而成的球形或类球形颗粒。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配比配制可控性镍盐、钴盐、锰盐的混合溶液、碱液和氨水溶液;B)向成核反应釜和生长反应釜中均加入所述碱液和氨水溶液;C)继续向所述成核反应釜和生长反应釜中加入所述混合溶液、碱液和氨水溶液,在所述成核反应釜和所述生长反应釜中进行晶粒生长,当所述成核反应釜中颗粒粒径和所述生长反应釜中颗粒粒径达标后,将所述成核反应釜中的颗粒流入所述生长反应釜中继续生长,陈化后得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步骤C)中,所述成核反应釜的pH1为10~12,所述生长反应釜的pH2为10~12,且0.05≤pH1

pH2≤0.50;所述成核反应釜和所述生长反应釜的氨值均为3~8g/L,所述成核反应釜中颗粒粒径的达标D50为6~9μm,所述生长反应釜中颗粒粒径的达标D50为9~11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混合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3mol/L,所述碱液的浓度为5~10mol/L,所述氨水的浓度为6~10mol/L。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在成核反应釜和生长反应釜中分别通入氮气,所述成核反应釜中的pH1为10~12,氨值为3~8g/L,温度为50~70℃,氮气流量为3~8m3/h;所述生长反应釜中的pH2为10~12,氨值为3~8g/L,温度为50~70℃,氮气流量为3~8m3/h。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陈化的时间为50~2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森徐乾松倪湖炳徐家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