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黏附抗溶胀水凝胶及柔性应变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520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黏附抗溶胀水凝胶,它是将烷基丙烯酸酯、表面活性剂和氯化钠在水中搅拌至澄清得到前驱体A,将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到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黏附抗溶胀水凝胶及柔性应变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水下黏附抗溶胀水凝胶制备方法,基于该可水下黏附抗溶胀水凝胶制得的柔性应变传感器,以及该柔性应变传感器在水下黏附、水下抗溶胀、拉伸应变及外力频率的检测中的应用,具体为在制备水下实时健康监测设备、水下柔性机器人、电子皮肤、拉伸应变检测装备等众多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柔性电子器件由于具备独特的延展性、高效且低成本制造工艺等特点,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崭露头角。为了在使用过程中更好的贴合皮肤、提升舒适感,受人类皮肤的启发,模拟皮肤各项功能的电子皮肤在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水凝胶是一种三维网络结构凝胶,聚集态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具有高亲水、强粘附、自愈合、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是柔性传感器可选材料之一。在水凝胶的制备过程中,伴随着高分子交联网络的构建,其溶胀性与含水量也随之确定。水凝胶因为具有高含水量、高变形性、与生物组织结构相似性和潜在的功能化应用等诱人特性,在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仿生和传感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水凝胶也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黏附抗溶胀水凝胶,其特征在于:它是以烷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
‑2‑
羟基乙酯为原料,将烷基丙烯酸酯、表面活性剂和氯化钠在水中搅拌至澄清得到前驱体A,将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到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
‑2‑
羟基乙酯和化学交联剂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前驱体B,将除去气泡的前驱体A与前驱体B混合,在引发剂作用下采用一步凝胶法得到的可水下黏附、抗溶胀的水凝胶。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黏附抗溶胀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温度30~60℃下,将烷基丙烯酸酯、表面活性剂和氯化钠在水中搅拌至澄清,得到前驱体A;步骤(2)、将水溶性铁盐溶液滴加到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
‑2‑
羟基乙酯和化学交联剂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前驱体B;步骤(3)、真空去除前驱体A中的气泡,再将前驱体A与前驱体B混合,加入引发剂溶液,室温超声分散、静置,得到可水下黏附、抗溶胀的水凝胶;步骤(4)、将水凝胶清洗干净,表面干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黏附抗溶胀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氯化钠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9~1:12;所述的氯化钠和烷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0:11~6:5;所述的去离子水和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1~25: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黏附抗溶胀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基丙烯酸酯为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十四酯、丙烯酸十二酯中的一种;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臣王倩王嗣颖邵进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