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G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夹层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43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53
本夹层玻璃包括具有曲率的一对玻璃板、位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的中间膜、和被封入了所述中间膜的调光元件,所述调光元件包括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和被所述第1树脂层和所述第2树脂层夹持的调光层,在所述第1树脂层的主面具有1条以上的狭缝。具有1条以上的狭缝。具有1条以上的狭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层玻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夹层玻璃。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和火车的窗玻璃有时使用弯曲的曲面状夹层玻璃。这种夹层玻璃有时例如封入了功能性膜而具备各种功能。作为功能性膜的一例,可例举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膜状的树脂层作为支持层、在其上涂覆具有热射线反射等功能的薄膜的热射线反射膜。
[0003]此外,作为功能性膜的其他例,可例举施加电压而可见光透射率发生变化的膜状调光元件(调光膜)。调光元件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的2片膜状的树脂层夹持着调光层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0004]但是,如果将这些功能膜封入弯曲的夹层玻璃,则作为支持层的树脂层因无法追随曲面而会出现褶皱,存在损坏外观之虞。因此,作为减少被封入弯曲的夹层玻璃的树脂层的褶皱的方法,提出了相对于夹层玻璃的外周减小树脂层尺寸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075772号
[000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

2476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但是,利用以上方法抑制褶皱的效果尚不充分。特别是由于调光元件使用了2片树脂层,因此存在树脂层变厚、能够更明显地看到褶皱的问题,利用以上方法并未能抑制调光元件上产生褶皱。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是对于封入了具有树脂层的调光元件的夹层玻璃可抑制在调光元件上产生褶皱。
[0011]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2]本夹层玻璃的特征是,包括具有曲率的一对玻璃板、位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的中间膜、和被封入了所述中间膜的调光元件,所述调光元件包括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和被所述第1树脂层和所述第2树脂层夹持的调光层,在所述第1树脂层的主面具有1条以上的狭缝。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通过所揭示的一个实施方式,对于封入了具有树脂层的调光元件的夹层玻璃可抑制在调光元件上产生褶皱。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对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天窗玻璃进行例示的图。
[0016]图2是对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天窗玻璃进行例示的立体图。
[0017]图3是对与狭缝同轴上的调光元件的宽度进行说明的图。
[0018]图4是对天窗玻璃的最大弯曲深度进行说明的图。
[0019]图5是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车辆用天窗玻璃进行例示的图。
[0020]图6是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车辆用天窗玻璃进行例示的图(其一)。
[0021]图7是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车辆用天窗玻璃进行例示的图(其二)。
[0022]图8是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车辆用天窗玻璃进行例示的图。
[0023]图9是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车辆用天窗玻璃进行例示的图。
[0024]图10是对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参照附图对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各图中,对于相同构成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有时省略重复说明。另外,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有时会部分夸张地表示尺寸和形状。
[0026]这里,以车辆用天窗玻璃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实施方式中的玻璃除了车辆用天窗玻璃以外,对于例如前窗玻璃、后窗玻璃、侧窗玻璃等同样适用。另外,还适用于具有曲率的建筑用玻璃。此外,作为车辆,具有代表性的是汽车,但也指包括火车、船舶、飞机等在内的具有玻璃的移动体。
[0027]又,俯视是指从规定区域的法线方向看天窗玻璃的规定区域,俯视形状是指从规定区域的法线方向看到的天窗玻璃的规定区域的形状。
[0028]又,俯视下夹层玻璃的内侧是指夹层玻璃的中心方向。
[0029]<实施方式1>
[0030]图1是对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天窗玻璃进行例示的图,图1(a)是俯视图,图1(b)是沿图1(a)的A

A线的截面图。图2是对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天窗玻璃进行例示的立体图。这里,俯视下,将天窗玻璃20的短边方向作为X方向,将其长边方向作为Y方向,厚度方向作为Z方向。图1和图2是示意图,因此图1和图2中尺寸关系有时并不匹配。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天窗玻璃20是在X方向和Y方向上发生了弯曲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天窗玻璃20具备作为车内侧玻璃板的玻璃板21、作为车外侧玻璃板的玻璃板22、中间膜23、遮蔽层24和调光元件25。中间膜23例如可由中间膜231及232这2层形成。
[0032]玻璃板21是将天窗玻璃20安装于车辆时成为车内侧的车内侧玻璃板。而玻璃板22是将天窗玻璃20安装于车辆时成为车外侧的车外侧玻璃板。玻璃板21及22都具有规定的曲率。
[0033]玻璃板21和玻璃板22是互相对向的一对玻璃板,中间膜23及调光元件25位于一对玻璃板之间。玻璃板21和玻璃板22以夹持着中间膜23及调光元件25的状态被固定。玻璃板21、玻璃板22及中间膜23的详细情况如后所述。
[0034]遮蔽层24是不透明的层,例如可沿天窗玻璃20的周缘部以带状设置。图1和图2的例示中,遮蔽层24被设置在玻璃板21的车内侧的面21a上。但是,遮蔽层24也可根据需要被
设置于玻璃板22的车内侧的面22a上,或者被设置于玻璃板21的车内侧的面21a及玻璃板22的车内侧的面22a两者。
[0035]如果在天窗玻璃20的周缘部存在不透明的遮蔽层24,则可抑制将天窗玻璃20的周缘部保持于车体的聚氨酯等树脂因紫外线而导致的劣化。另外,其还可将汇流条或电极隐蔽起来使其不易从车外侧、车内侧被看到。
[0036]调光元件25是可转换天窗玻璃20的光的透射率的元件。调光元件25可根据需要配置于几乎整块天窗玻璃20,也可仅配置于其一部分。调光元件25的俯视形状例如是比天窗玻璃20的俯视形状小的矩形。图1及图2的例示中,调光元件25的外缘部25R位于俯视下与遮蔽层24重叠的位置。
[0037]调光元件25具备基材251、导电性薄膜252、调光层253、导电性薄膜254、基材255、和一对调光用汇流条256,其被封入中间膜23,即周围被中间膜23覆盖。调光元件25的厚度例如为0.1mm以上0.5mm以下,优选0.1mm以上0.4mm以下。
[0038]基材251及255是透明的树脂层。基材251及255的厚度例如为5μm以上500μm以下,优选10μm以上200μm以下,更优选50μm以上150μm以下。
[0039]基材251及255例如可以由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聚醚、聚砜、聚醚砜、聚碳酸酯、聚芳酯、聚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芳族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三乙酰纤维素、聚氨酯、环烯烃聚合物的任一种形成。
[0040]导电性薄膜252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夹层玻璃,其包括具有曲率的一对玻璃板、位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的中间膜、和被封入了所述中间膜的调光元件,所述调光元件包括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和被所述第1树脂层和所述第2树脂层夹持的调光层,在所述第1树脂层的主面具有1条以上的狭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在所述第2树脂层的主面具有1条以上的狭缝。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形成于所述第1树脂层的所述狭缝和形成于所述第2树脂层的所述狭缝的尺寸相同,在俯视下处于重叠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形成于所述第1树脂层的所述狭缝向所述调光层延伸,贯通所述调光层而与形成于所述第2树脂层的所述狭缝连通。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至少1条所述狭缝与所述调光元件的外缘部不相接。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至少1条所述狭缝在俯视下从所述调光元件的外缘部向内侧延伸。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至少1条所述狭缝在俯视下从所述调光元件的外缘部大致垂直地向内侧延伸。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所述狭缝相对于所述调光元件的任一边,所述狭缝的长度Ls的相对于该边平行的分量的长度Lsa与该边的长度Lp的关系满足0.55
×
Lp<Lsa,在存在多条所述狭缝的情况下,所述狭缝的长度Ls的相对于该边平行的分量的长度Lsa的合计值和该边的关系满足上式即可。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所述狭缝相对于所述调光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仪间裕平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