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通讯终端用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138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个人通讯终端的、根据输入信号工作以提示工作状态的振动装置,通过产生垂直的振动力,有效提高振动力的同时简化组成部件,从而提高生产性并降低生产成本,使成品实现轻薄、小型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在振子上安装顶盘及磁体,使振子可以在机身内沿垂直方向蠕动,通过固定在机身一侧的线圈的电磁力和振子上磁体的磁力相互作用,使振子蠕动产生振动力,通过与机身的冲撞产生振动音。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线圈型振动装置不同,无需电刷或连接端子,避免了由于电刷或连接端子的磨损及连接造成的问题,在提高工作性能的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将组成部件数量减小到最低,提高了组装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个人通讯终端的振动装置,具体地说是安装在手机、PDA及笔记本电脑等个人通讯终端上,根据输入信号工作并提示工作状态的振动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机(便携式电话及PCS电话),PDA及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通讯终端中一般都安装有电子音响变换器,用于输出声音。上述电子音响变换器中有可以输出声音及音量的喇叭、接收机、蜂鸣器等,大体是通过产生振动力来输出振动音的振动装置。上述振动装置主要驱动方式有通过偏心固定在电机旋转轴上的旋转销(pin)的离心力发生振动的电机驱动方式;通过输入电信号(电源)产生电磁力的线圈驱动进行旋转运动的振子发生振动的磁路驱动方式。以磁路驱动方式为例,有线圈型振动装置。考虑上述线圈型振动装置以往结构的特点,首先是振子以轴为中心进行偏心转动。由于振动力是左右作用,存在振动力比较小的缺点。此外,由于振子需要转动,为了能够使振子上的线圈导入电流,必须在机箱安装电刷或其它连接装置,使其与振子的端子连接。但是这种结构中,电刷或连接装置与振子的端子之间会因摩擦而产生磨损,长期使用时,很可能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人通讯终端用振动装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个人通讯终端用振动装置,它是线圈型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0)和振子(20);所述机身(10)又包括对内部磁路起保护作用的盒状机箱(11)、为了形成根据机箱(11)内输入的信号产生电磁力的线圈(14)而与机箱(11)开口部结合并密闭机箱(11)使其与外界隔离的盖子(13)、贯通所述机箱(11)和盖子(13)形成振动通路的振动轴(15);所述振子(20)一侧装有磁体(21)及顶盘(22),使其对应线圈(14)产生磁力,而两侧面中央内侧插有弹体(23)对所述机身(10)起支撑作用,同时贯通于所述机身(10)的振动轴(15),通过磁体(21)的磁力及线圈(14)的电磁力进行蠕动,从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允圭
申请(专利权)人:礼一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