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及方法,属于空调散热
,具体涉及到空调室外机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联机空调的室外机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可通过设置在室外机内的散热器排出。在夏天时,由于太阳对室外机组的高温直射,导致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的温度过高,最高可达到40℃,从而影响多联机空调的制冷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如何解决空调室外机组的高温过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0003]已有部分专利提出了冷却空调室外机组的方法,专利CN201921090868.X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外机组喷淋装置,使用喷淋头对室外机组进行冷却,通过在室外机组下方设置集水槽来实现冷水的循环利用。该方案中没有设置冷源,因此难以保证对空调室外机组的持续冷却效果。专利CN202022550082.0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冷却设备及空调,主要特点是,其冷源来自冷却塔,冷却塔对冷媒进行降温,然后冷媒与室外机组直接接触进行降温。然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冷热泵系统、第一喷雾冷却系统、第二喷雾冷却系统;其中风冷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3
‑
1)、冷凝器(3
‑
2)、节流阀(3
‑
3)、制冷剂循环泵(3
‑
4)、蒸发器(3
‑
5);蒸发器(3
‑
5)具有制冷剂入口、制冷剂出口、喷雾介质入口、喷雾介质出口;压缩机(3
‑
1)的出口与冷凝器(3
‑
2)的入口相连,冷凝器(3
‑
2)的出口与节流阀(3
‑
3)的入口相连,节流阀(3
‑
3)的出口与制冷剂循环泵(3
‑
4)的入口相连,制冷剂循环泵(3
‑
4)的出口与蒸发器(3
‑
5)的制冷剂入口相连,蒸发器(3
‑
5)的制冷剂出口与压缩机(3
‑
1)的入口相连;其中第一喷雾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底池(1
‑
1)、第一喷雾介质循环泵(1
‑
2)、第一水箱(1
‑
3)、蒸发器(3
‑
5)、第一流量调节阀(1
‑
4)、第一截止阀(1
‑
5)、第一流量计(1
‑
6)、第二截止阀(1
‑
7)、第三截止阀(1
‑
8)、第一排喷嘴(1
‑
9)、第四截止阀(1
‑
10)、第二排喷嘴(1
‑
11)、第五截止阀(1
‑
12)、第三排喷嘴(1
‑
13)、第六截止阀(1
‑
14)、第七截止阀(1
‑
15)、第四排喷嘴(1
‑
16)、第八截止阀(1
‑
17)、第五排喷嘴(1
‑
18)、第九截止阀(1
‑
19)、第六排喷嘴(1
‑
20)、第十截止阀(1
‑
21)、第十一截止阀(1
‑
22)、第七排喷嘴(1
‑
23)、第十二截止阀(1
‑
24)、第八排喷嘴(1
‑
25)、第十三截止阀(1
‑
26)、第九排喷嘴(1
‑
27)、第一室外机组(1
‑
28)、第一喷雾空间(1
‑
29);其中,第一喷雾空间(1
‑
29)内包括第一排喷嘴(1
‑
9)、第二排喷嘴(1
‑
11)、第三排喷嘴(1
‑
13)、第四排喷嘴(1
‑
16)、第五排喷嘴(1
‑
18)、第六排喷嘴(1
‑
20)、第七排喷嘴(1
‑
23)、第八排喷嘴(1
‑
25)、第九排喷嘴(1
‑
27),每排均包含四个喷嘴;第一底池(1
‑
1)的出口与第一喷雾介质循环泵(1
‑
2)的入口相连,第一喷雾介质循环泵(1
‑
2)的出口与第一水箱(1
‑
3)的入口相连,第一水箱(1
‑
3)的底部接入自来水管网,第一水箱(1
‑
3)的出口与蒸发器(3
‑
5)的喷雾介质入口相连,蒸发器(3
‑
5)的喷雾介质出口与第一流量调节阀(1
‑
4)的入口相连,第一流量调节阀(1
‑
4)的出口与第一截止阀(1
‑
5)的入口相连,第一截止阀(1
‑
5)的出口与第一流量计(1
‑
6)的入口相连,第一流量计(1
‑
6)的出口与第二截止阀(1
‑
7)、第六截止阀(1
‑
14)、第十截止阀(1
‑
21)的入口相连,第二截止阀(1
‑
7)的出口与第三截止阀(1
‑
8)、第四截止阀(1
‑
10)、第五截止阀(1
‑
12)的入口相连,第六截止阀(1
‑
14)的出口与第七截止阀(1
‑
15)、第八截止阀(1
‑
17)、第九截止阀(1
‑
19)的入口相连,第十截止阀(1
‑
21)的出口与第十一截止阀(1
‑
22)、第十二截止阀(1
‑
24)、第十三截止阀(1
‑
26)的入口相连,第三截止阀(1
‑
8)的出口与第一排喷嘴(1
‑
9)的入口相连,第四截止阀(1
‑
10)的出口与第二排喷嘴(1
‑
11)的入口相连,第五截止阀(1
‑
12)的出口与第三排喷嘴(1
‑
13)的入口相连,第七截止阀(1
‑
15)的出口与第四排喷嘴(1
‑
16)的入口相连,第八截止阀(1
‑
17)的出口与第五排喷嘴(1
‑
18)的入口相连,第九截止阀(1
‑
19)的出口与第六排喷嘴(1
‑
20)的入口相连,第十一截止阀(1
‑
22)的出口与第七排喷嘴(1
‑
23)的入口相连,第十二截止阀(1
‑
24)的出口与第八排喷嘴(1
‑
25)的入口相连,第十三截止阀(1
‑
26)的出口与第九排喷嘴(1
‑
27)的入口相连,第一排喷嘴(1
‑
9)、第二排喷嘴(1
‑
11)、第三排喷嘴(1
‑
13)的出口位于第一室外机组(1
‑
28)的右侧,第四排喷嘴(1
‑
16)、第五排喷嘴(1
‑
18)、第六排喷嘴(1
‑
20)的出口位于第一室外机组(1
‑
28)的上方,第七排喷嘴(1
‑
23)、第八排喷嘴(1
‑
25)、第九排喷嘴(1
‑
27)的出口位于第一室外机组(1
‑
28)的左侧,第一喷雾空间(1
‑
29)的出口位于第一底池(1
‑
1)的上方;其中第二喷雾冷却系统包括第二底池(2
‑
1)、第二喷雾介质循环泵(2
‑
2)、第二水箱(2
‑
3)、蒸发器(3
‑
5)、第二流量调节阀(2
‑
4)、第十四截止阀(2
‑
5)、第二流量计(2
‑
6)、第十五截止阀(2
‑
7)、第十六截止阀(2
‑
8)、第十排喷嘴(2
‑
9)、第十七截止阀(2
‑
10)、第十一排喷嘴(2
‑
11)、第十八截止阀(2
‑
12)、第十二排喷嘴(2
‑
13)、第十九截止阀(2
‑
14)、第二十截止阀(2
‑
15)、第十三排喷嘴(2
‑
16)、第二十一截止阀(2
‑
17)、第十四排喷嘴(2
‑
18)、第二十二截止阀(2
‑
19)、第十五排喷嘴(2
‑
20)、第二十三截止阀(2
‑
21)、第二十四截止阀(2
‑
22)、第十六排喷嘴(2
‑
23)、第二十五截止阀(2
‑
24)、第十七排喷嘴(2
‑
25)、第二十六截止阀(2
‑
26)、第十八排喷嘴(2
‑
27)、第二室外机组(2
‑
28)、第二喷雾空间(2
‑
29);其中,第二喷雾空间(2
‑
29)内包括第十排喷嘴(2
‑
9)、第十一排喷嘴(2
‑
11)、第十二排喷嘴(2
‑
13)、第十三排喷嘴(2
‑
16)、第十四排喷嘴(2
‑
18)、第十五排喷嘴(2
‑
20)、第十六排喷嘴(2
‑
23)、第十七排喷嘴(2
‑
25)、第十八排喷嘴(2
‑
27),每排均包含四个喷嘴;第二底池(2
‑
1)的出口与第二喷雾介质循环泵(2
‑
2)的入口相连,第二喷雾介质循环泵(2
‑
2)的出口与第二水箱(2
‑
3)的入口相连,第二水箱(2
‑
3)的底部接入自来水管网,第二水箱(2
‑
3)的出口与蒸发器(3
‑
5)的喷雾介质入口相连,蒸发器(3
‑
5)的喷雾介质出口与第二流量调节阀(2
‑
4)的入口相连,第二流量调节阀(2
‑
4)的出口与第十四截止阀(2
‑
5)的入口相连,第十四截止阀(2
‑
5)的出口与第二流量计(2
‑
6)的入口相连,第二流量计(2
‑
6)的出口与第十五截止阀(2
‑
7)、第九截止阀(2
‑
14)、第二十三截止阀(2
‑
21)的入口相连,第十五截止阀(2
‑
7)的出口与第十六截止阀(2
‑
8)、第十七截止阀(2
‑
10)、第十八截止阀(2
‑
12)的入口相连,第十九截止阀(2
‑
14)的出口与第二十截止阀(2
‑
15)、第二十一截止阀(2
‑
17)、第二十二截止阀(2
‑
19)的入口相连,第二十三截止阀(2
‑
21)的出口与第二十四截止阀(2
‑
22)、第二十五截止阀(2
‑
24)、第二十六截止阀(2
‑
26)的入口相连,第十六截止阀(2
‑
8)的出口与第十排喷嘴(2
‑
9)的入口相连,第十七截止阀(2
‑
10)的出口与第十一排喷嘴(2
‑
11)的入口相连,第十八截止阀(2
‑
12)的出口与第十二排喷嘴(2
‑
13)的入口相连,第二十截止阀(2
‑
15)的出口与第十三排喷嘴(2
‑
16)的入口相连,第二十一截止阀(2
‑
17)的出口与第十四排喷嘴(2
‑
18)的入口相连,第二十二截止阀(2
‑
19)的出口与第十五排喷嘴(2
‑
20)的入口相连,第二十四截止阀(2
‑
22)的出口与第十六排喷嘴(2
‑
23)的入口相连,第二十五截止阀(2
‑
24)的出口与第十七排喷嘴(2
‑
25)的入口相连,第二十六截止阀(2
‑
26)的出口与第十八排喷嘴(2
‑
27)的入口相连,第十排喷嘴(2
‑
9)、第十一排喷嘴(2
‑
11)、第十二排喷嘴(2
‑
13)的出口位于第二室外机组(2
‑
28)的左侧,第十三排喷嘴(2
‑
16)、第十四排喷嘴(2
‑
18)、第十五排喷嘴(2
‑
20)的出口位于第二室外机组(2
‑
28)的上方,第十六排喷嘴(2
‑
23)、第十七排喷嘴(2
‑
25)、第十八排喷嘴(2
‑
27)的出口位于第二室外机组(2
‑
28)的右侧,第二喷雾空间(2
‑
29)的出口位于第二底池(2
‑
1)的上方。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喷嘴(1
‑
9)、第二排喷嘴(1
‑
11)、第三排喷嘴(1
‑
13)、第四排喷嘴(1
‑
16)、第五排喷嘴(1
‑
18)、第六排喷嘴(1
‑
20)、第七排喷嘴(1
‑
23)、第八排喷嘴(1
‑
25)、第九排喷嘴(1
‑
27)和第一室外机组(1
‑
28)均安装在第一喷雾空间(1
‑
29)中;所述第十排喷嘴(2
‑
9)、第十一排喷嘴(2
‑
11)、第十二排喷嘴(2
‑
13)、第十三排喷嘴(2
‑
16)、第十四排喷嘴(2
‑
18)、第十五排喷嘴(2
‑
20)、第十六排喷嘴(2
‑
23)、第十七排喷嘴(2
‑
25)、第十八排喷嘴(2
‑
27)和第二室外机组(2
‑
28)均安装在第二喷雾空间(2
‑
29)中。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雾空间(1
‑
29)、第二喷雾空间(2
‑
29)、第一底池(1
‑
1)、第二底池(2
‑
1)、第一水箱(1
‑
3)、第二水箱(2
‑
3)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第一喷雾空间(1
‑
29)、第二喷雾空间(2
‑
29)的底部布满镂空的圆孔;所述第一水箱(1
‑
3)、第二水箱(2
‑
3)由自来水管网随时补充水量;所述喷雾循环介质为水。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
‑
2)为插片式微通道风冷换热器,其冷源来自环境空气;所述蒸发器(3
‑
5)为板式换热器。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热泵系统的制冷剂为R22、R134a或R407C。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喷嘴(1
‑
9)、第二排喷嘴(1
‑
11)、第三排喷嘴(1
‑
13)、第四排喷嘴(1
‑
16)、第五排喷嘴(1
‑
18)、第六排喷嘴(1
‑
20)、第七排喷嘴(1
‑
23)、第八排喷嘴(1
‑
25)、第九排喷嘴(1
‑
27)、第十排喷嘴(2
‑
9)、第十一排喷嘴(2
‑
11)、第十二排喷嘴(2
‑
13)、第十三排喷嘴(2
‑
16)、第十四排喷嘴(2
‑
18)、第十五排喷嘴(2
‑
20)、第十六排喷嘴(2
‑
23)、第十七排喷嘴(2
‑
25)、第十八排喷嘴(2
‑
27)采用标准扇形实心锥喷嘴,材质为316不锈钢。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第一喷雾冷却系统喷雾介质循环过程:开启第一喷雾介质循环泵(1
‑
2)、第一截止阀(1
‑
5)、第二截止阀(1
‑
7)、第三截止阀(1
‑
8)、第四截止阀(1
‑
10)、第五截止阀(1
‑
12)、第六截止阀(1
‑
14)、第七截止阀(1
‑
15)、第八截止阀(1
‑
17)、第九截止阀(1
‑
19)、第十截止阀(1
‑
21)、第十一截止阀(1
‑
22)、第十二截止阀(1
‑
24)、第十三截止阀(1
‑
26),第一水箱(1
‑
3)中的水经蒸发器喷雾介质入口进入蒸发器(3
‑
5)冷却,冷水经蒸发器喷雾介质出口进入第二截止阀(1
‑
7)、第六截止阀(1
‑
14)、第十截止阀(1
‑
21)入口,从第二截止阀(1
‑
7)流出的冷水经过第三截止阀(1
‑
8)、第四截止阀(1
‑
10)、第五截止阀(1
‑
12)分别流向第一排喷嘴(1
‑
9)、第二排喷嘴(1
‑
11)、第三排喷嘴(1
‑
13),从第六截止阀(1
‑
14)流出的冷水经过第七截止阀(1
‑
15)、第八截止阀(1
‑
17)、第九截止阀(1
‑
19)分别流向第四排喷嘴(1
‑
16)、第五排喷嘴(1
‑
18)、第六排喷嘴(1
‑
20),从第十截止阀(1
‑
21)流出的冷水经过第十一截止阀(1
‑
22)、第十二截止阀(1
‑
24)、第十三截止阀(1
‑
26)分别流向第七排喷嘴(1
‑
23)、第八排喷嘴(1
‑
25)、第九排喷嘴(1
‑
27),从第一排喷嘴(1
‑
9)、第二排喷嘴(1
‑
11)、第三排喷嘴(1
‑
13)、第四排喷嘴(1
‑
16)、第五排喷嘴(1
‑
18)、第六排喷嘴(1
‑
20)、第七排喷嘴(1
‑
23)、第八排喷嘴(1
‑
25)、第九排喷嘴(1
‑
27)流出的冷水冷却过第一室外机组(1
‑
28)后,通过第一喷雾空间(1
‑
29)底
部镂空的圆孔进入下方的第一底池(1
‑
1),第一底池(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