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产生活污水在进行处理加工时,会首先进行静置沉淀,将其中的固废进行分离,其中小密度的固废上升浮起,以及加入絮凝剂将小颗粒的大密度固废进行沉淀,但是现有技术中在加入絮凝剂时直接从沉淀池的口部加入,导致絮凝剂分布不均匀,且低效的漂浮物打捞会使得添加絮凝剂时大量的絮凝剂粘附在漂浮物上;又有,在进行池底沉淀物清理时,需要将沉淀池内的废水排净,才能够进行清淤工作,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污水沉淀池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使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其根据圆柱状的蓄水池结构,在其上架设打捞装置,并使其能够被驱动扫过蓄水池的表面,进而方便推动漂浮垃圾聚集进行打捞,其设置可升降的底托结构,进而方便将沉淀物提起进行清理,其在池内设置升降结构以安装潜水泵,进而进行絮凝剂的投放。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它包含蓄水池(1)、承重架(2),其中蓄水池(1)砌设在地基上,承重架(2)架设在蓄水池(1)的上方,且承重架(2)的下端浇筑固定在地基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升降驱动件(3),所述的升降驱动件(3)设置在承重架(2)上;载料盘(4),所述的载料盘(4)设置在蓄水池(1)内;载料拉索(5),所述的载料拉索(5)固定设置在载料盘(4)上,且其上端与升降驱动件(3)连接设置;打捞件(6),所述的打捞件(6)设置在承重架(2)上,且其下端伸设在蓄水池(1)内;投料件(7),所述的投料件(7)设置在蓄水池(1)内,且其与升降驱动件(3)连接设置;通过打捞件(6)实现蓄水池(1)内的漂浮物打捞,透过升降驱动件(3)带动投料件(7)升降,实现絮凝剂的投放,蓄水池(1)内静置后的沉淀物落在载料盘(4)上,通过升降驱动件(3)配合载料拉索(5)将载料盘(4)向上拉出蓄水池(1),对载料盘(4)上的沉淀物进行清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驱动件(3)包含:支撑套(3
‑
1),所述的支撑套(3
‑
1)固定设置在承重架(2)上,载料拉索(5)的上端活动穿置在支撑套(3
‑
1)内;收卷辊(3
‑
2),所述的收卷辊(3
‑
2)通过轴承旋设在承重架(2)的上表面上,承重架(2)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3
‑
3),驱动电机(3
‑
3)的输出轴与收卷辊(3
‑
2)的轴传动连接;挂钩(3
‑
4),所述的挂钩(3
‑
4)固定设置在收卷辊(3
‑
2)的侧壁上;载料挂杆(3
‑
5),所述的载料挂杆(3
‑
5)活动设置在挂钩(3
‑
4)内,载料拉索(5)的上端固定设置在载料挂杆(3
‑
5)上;载料挂杆(3
‑
5)挂在挂钩(3
‑
4)上,驱动电机(3
‑
3)带动收卷辊(3
‑
2)正向旋转,进而将载料拉索(5)绕在收卷辊(3
‑
2)上,进而载料盘(4)在蓄水池(1)内上升,在将载料盘(4)放入蓄水池(1)底部,且无需驱动载料盘(4)升降时,将载料挂杆(3
‑
5)从挂钩(3
‑
4)上取下,此时载料挂杆(3
‑
5)横放架在支撑套(3
‑
1)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捞件(6)包含:限位板(6
‑
1),所述的限位板(6
‑
1)固定设置在支撑套(3
‑
1)的外侧壁上,且限位板(6
‑
1)的下侧边伸设在蓄水池(1)内,限位板(6
‑
1)远离支撑套(3
‑
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蓄水池(1)的内侧壁上;支撑环(6
‑
2),所述的支撑环(6
‑
2)通过轴承旋设在支撑套(3
‑
1)上,且支撑环(6
‑
2)设置在限位板(6
‑
1)的上方;刮板(6
‑
3),所述的刮板(6
‑
3)固定设置在支撑环(6
‑
2)上,且刮板(6
‑
3)的下侧边与限位板(6
‑
1)的下侧边齐平设置,刮板(6
‑
3)远离支撑环(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锋,殷世强,宋忠贤,张金辉,顾效刚,刘彪,吴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