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缕石/Mn-Cu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7123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坡缕石/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和商业过程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开发有效的VOCs降解技术至关重要。催化燃烧技术具有能耗低、去除率高、二次污染少等优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最有前景的VOCs控制方法。但是,该技术的工业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依赖催化剂。用于VOCs催化燃烧的催化剂有贵金属和过渡金属两大类。
[0003]其中,贵金属催化剂已被证实具有较高的低温催化活性,但其成本高、易中毒等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年来,研究者们在开发具有良好低温VOCs催化活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过渡金属氧化物如Mn、Cu、Co、Fe、Cr、V、Ce、Zr的氧化物被认为是有前途的候选材料,其中锰基催化剂是最活跃的催化剂,尤其是锰铜双金属基催化剂,但是目前制备工艺复杂、原料成本高,且催化活性不能满足工艺需要。
[0004]目前,能够提供一种原料价格低廉和催化剂活性更高的复合催化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同现有催化燃烧技术相比原料价格低廉,储量丰富,比表面积大、催化剂活性更高,催化燃烧甲苯性能更佳,本专利技术在VOCs降解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以坡缕石为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浸渍液中的Mn和Cu活性组分后,焙烧即得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
[0008]优选地,所述浸渍液的原料为Mn(NO3)2和Cu(NO3)2·
6H2O。
[0009]本专利技术采用硝酸盐生产废气排放相对于其它种类盐最少。
[0010]优选地,所述Mn(NO3)2为50wt%Mn(NO3)2,其中所述50wt%Mn(NO3)2、Cu(NO3)2·
6H2O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3.44

3.48g:1.0g:5.3ml。
[0011]优选地,所述坡缕石和所述浸渍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1ml。
[0012]优选地,所述焙烧温度为400

500℃。
[0013]如上述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
[0014]如上述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在催化挥发性有机物降解中的应用。
[0015]如上述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在催化燃烧降解甲苯中的应用。
[0016]优选地,所述催化的反应温度为100

400℃。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同现有催化燃烧技术相比原料价格低廉,储量丰富,比表面积大、催化剂活性更高,催化燃烧甲苯性能更佳,本专利技术在VOCs降解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5制备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的SEM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5制备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的XRD衍射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5制备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催化燃烧甲苯转化率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5]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催化剂,将2.60g的50wt%Mn(NO3)2、0.75g的Cu(NO3)2·
6H2O和适量的去离子水加入10mL离心管中,搅拌溶解、混合均匀,配制成4mL的浸渍液待用;
[0026]称取4gPal粉末样品平铺于坩埚底部,将上述浸渍液逐滴滴加到Pal上,常温超声处理、充分浸渍30min,然后转移至烘箱中100℃干燥12h(干燥完的样品标记为Mn

Cu/Pal),再置于马弗炉中300℃温度下焙烧4h,得到Mn和Cu质量含量(wt%)分别为10%和5%的催化剂样品,标记为Mn

Cu/Pal

300。
[0027]实施例2
‑5[0028]将焙烧温度分别设定为400℃、500℃、600℃和700℃,其余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得到Mn和Cu质量含量(wt%)分别为10%和5%的催化剂样品,分别标记为Mn

Cu/Pal

400,Mn

Cu/Pal

500,Mn

Cu/Pal

600,Mn

Cu/Pal

700,样品相关SEM图和XRD见图1和2,
[0029]通过SEM来考察焙烧前Mn

Cu/Pal和不同温度焙烧后Mn

Cu/Pal

T样品的形貌差异,结果展示在SEM图中,可以看出,焙烧操作及不同焙烧温度均对样品的形貌产生显著影响,未经焙烧的样品并未呈现清晰的坡缕石的形貌,可能是由于表面被活性组分前驱体覆盖所致;300℃焙烧制得的催化剂逐渐展露出坡缕石纤维状形貌,但仍存在明显的团聚现象,继续升高温度至400℃,在催化剂的SEM图上可以观察到明显且分布均一的细长纤维状形貌,尺寸在10~20nm的颗粒均匀地分布在其表面,这些颗粒与Cu、Mn氧化物活性物种有关;因此,由上述BET结果可知,Mn

Cu/Pal

400催化剂拥有最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活性组分的扩散和分布,继续升高温度至500℃,纤维状形貌开始变得模糊,当焙烧温度达到600℃
以上时,原本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以坡缕石为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浸渍液中的Mn和Cu活性组分后,焙烧即得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液的原料为Mn(NO3)2和Cu(NO3)2·
6H2O。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n(NO3)2为50wt%Mn(NO3)2,其中所述50wt%Mn(NO3)2、Cu(NO3)2·
6H2O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3.44

3.48g:1.0g:5.3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缕石/Mn

Cu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宝黄家伟沈晓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