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19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结构包括:灭虫筒机体、底框装置、收集框装置、支撑侧腿、蓄电筒装置,蓄电筒装置设于灭虫筒机体上方且与灭虫筒机体锁接,使设备使用时,通过设有的机构,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避免飞虫的诱引灯多为固定式结构,覆盖面积有限,需要在育苗棚里面摆放较多的诱引设备才能达到较好的驱虫效果,同时对于病虫害躯体的后期收集也颇为麻烦的问题,使设备通过伺服转机组与配合外框的协同,带动灭蚊灯装置进行匀速转动,进而形成一个圆形的覆盖区域,同时通过刮板装置与衔接斗的配合之下,使得内部的蚊虫躯体能够沿其内壁滑落,最终可由可拉出式收集框装置进行倾倒处理。装置进行倾倒处理。装置进行倾倒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属于病虫害防治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内林业领域里,病虫害已经对其发展带来了很消极的影响,如今林业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其发展已经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林业病虫害对林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亟需解决。
[0003]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飞虫的诱引灯多为固定式结构,覆盖面积有限,需要在育苗棚里面摆放较多的诱引设备才能达到较好的驱虫效果,同时对于病虫害躯体的后期收集也颇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结构包括:灭虫筒机体1、底框装置2、收集框装置3、支撑侧腿4、蓄电筒装置5,所述蓄电筒装置5设于灭虫筒机体1上方且与灭虫筒机体1锁接,所述灭虫筒机体1下方设有底框装置2,所述底框装置2与灭虫筒机体1扣接,所述底框装置2底部嵌入有收集框装置3,所述底框装置2外侧设有支撑侧腿4,所述灭虫筒机体1包括灭蚊灯装置a、衔接斗b、配合外框c、上隔板d,所述灭蚊灯装置a设于配合外框c中侧且与配合外框c扣接,所述配合外框c下方设有衔接斗b,所述配合外框c上方扣接有上隔板d。
[0006]作为优选,所述灭蚊灯装置a包括侧滑轮组a1、固定框a2、刮板装置a3、灯架装置a4、伺服转机组a5,所述侧滑轮组a1设于固定框a2两侧且与固定框a2锁接,所述固定框a2内部嵌入设有灯架装置a4,所述灯架装置a4下方设有伺服转机组a5,所述伺服转机组a5与灯架装置a4活动连接,所述灯架装置a4侧边扣接有刮板装置a3。
[0007]作为优选,所述刮板装置a3包括刮块a31、联动杆a32、滑轮头a33,所述滑轮头a33设于联动杆a32末端且与联动杆a32锁接,所述联动杆a32下方扣接有刮块a31。
[0008]作为优选,所述灯架装置a4包括对接槽板a41、诱虫电管a42、转轴杆a43、对接凹槽a44、下承接框a45,所述对接槽板a41下方设有诱虫电管a42,所述诱虫电管a42与对接槽板a41扣接,所述诱虫电管a42下方设有下承接框a45,所述下承接框a45侧边设有对接凹槽a44,所述下承接框a45下方设有转轴杆a43,所述转轴杆a43与下承接框a45扣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收集框装置3包括回收槽31、衔接框32、滑杆组33、抽拉块34、挡板35,所述衔接框32设于回收槽31上方且与回收槽31扣接,所述回收槽31前端设有挡板35,所述挡板35前端锁接有抽拉块34,所述衔接框32侧边设有滑杆组33。
[0010]作为优选,所述刮块a31为海绵材料制成。
[0011]作为优选,所述回收槽31与衔接斗b底部形成对接状态,其电击完的害虫躯体会沿
着其内壁向下滑落。
[0012]作为优选,所述配合外框c内部设有与侧滑轮组a1匹配的内凹槽,辅助固定框a2可进行转动。
[001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对于病虫害吸引并电击的时候,通过伺服转机组与配合外框的协同,带动灭蚊灯装置进行匀速转动,进而形成一个圆形的覆盖区域,同时通过刮板装置与衔接斗的配合之下,使得内部的蚊虫躯体能够沿其内壁滑落,最终可由可拉出式收集框装置进行倾倒处理。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灭虫筒机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灭蚊灯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刮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灯架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收集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灭虫筒机体

1、底框装置

2、收集框装置

3、支撑侧腿

4、蓄电筒装置

5、灭蚊灯装置

a、衔接斗

b、配合外框

c、上隔板

d、侧滑轮组

a1、固定框

a2、刮板装置

a3、灯架装置

a4、伺服转机组

a5、刮块

a31、联动杆

a32、滑轮头

a33、对接槽板

a41、诱虫电管

a42、转轴杆

a43、对接凹槽

a44、下承接框

a45、回收槽

31、衔接框

32、滑杆组

33、抽拉块

34、挡板

3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2]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

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灭虫筒机体1、底框装置2、收集框装置3、支撑侧腿4、蓄电筒装置5,所述蓄电筒装置5设于灭虫筒机体1上方且与灭虫筒机体1锁接,所述灭虫筒机体1下方设有底框装置2,所述底框装置2与灭虫筒机体1扣接,所述底框装置2底部嵌入有收集框装置3,所述底框装置2外侧设有支撑侧腿4,所述灭虫筒机体1包括灭蚊灯装置a、衔接斗b、配合外框c、上隔板d,所述灭蚊灯装置a设于配合外框c中侧且与配合外框c扣接,所述配合外框c下方设有衔接斗b,所述配合外框c上方扣接有上隔板d。
[0023]所述灭蚊灯装置a包括侧滑轮组a1、固定框a2、刮板装置a3、灯架装置a4、伺服转机组a5,所述侧滑轮组a1设于固定框a2两侧且与固定框a2锁接,所述固定框a2内部嵌入设有灯架装置a4,所述灯架装置a4下方设有伺服转机组a5,所述伺服转机组a5与灯架装置a4活动连接,所述灯架装置a4侧边扣接有刮板装置a3。
[0024]所述刮板装置a3包括刮块a31、联动杆a32、滑轮头a33,所述滑轮头a33设于联动杆a32末端且与联动杆a32锁接,所述联动杆a32下方扣接有刮块a31。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支撑侧腿4为底框装置2提供稳定支撑,蓄电筒装置5为其灭虫筒机体1提供电力支持,进行工作的时候,通过蓄电筒装置5的启动,进而使得下方伺服转机组a5同步启动,在侧滑轮组a1与配合外框c的协同下固定框a2可进行旋转,与此同时固定框a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结构包括:灭虫筒机体(1)、底框装置(2)、收集框装置(3)、支撑侧腿(4)、蓄电筒装置(5),所述蓄电筒装置(5)设于灭虫筒机体(1)上方且与灭虫筒机体(1)锁接,所述灭虫筒机体(1)下方设有底框装置(2),所述底框装置(2)与灭虫筒机体(1)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装置(2)底部嵌入有收集框装置(3),所述底框装置(2)外侧设有支撑侧腿(4);所述灭虫筒机体(1)包括灭蚊灯装置(a)、衔接斗(b)、配合外框(c)、上隔板(d),所述灭蚊灯装置(a)设于配合外框(c)中侧且与配合外框(c)扣接,所述配合外框(c)下方设有衔接斗(b),所述配合外框(c)上方扣接有上隔板(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蚊灯装置(a)包括侧滑轮组(a1)、固定框(a2)、刮板装置(a3)、灯架装置(a4)、伺服转机组(a5),所述侧滑轮组(a1)设于固定框(a2)两侧且与固定框(a2)锁接,所述固定框(a2)内部嵌入设有灯架装置(a4),所述灯架装置(a4)下方设有伺服转机组(a5),所述伺服转机组(a5)与灯架装置(a4)活动连接,所述灯架装置(a4)侧边扣接有刮板装置(a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装置(a3)包括刮块(a31)、联动杆(a32)、滑轮头(a33),所述滑轮头(a33)设于联动杆(a32)末端且与联动杆(a32)锁接,所述联动杆(a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元凯边翠芳方刚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山东泰安徂徕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