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杠杆式电缆轴支架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16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杠杆式电缆轴支架施工工法,包括:步骤s1,施工人员用轴杆穿过电缆轴并抬起,中控单元根据电缆轴直径调整轴杆与支撑端之间的高度差使电缆轴正确放置,所述中控单元根据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判断是否对支架进行二次改进;步骤s2,所述中控单元根据电缆轴重量调节后端支撑杆并判定其形变状况,当实际重量大于预设重量时,中控单元判定有损坏风险并检测形变状况,进一步根据电缆轴的直径调节前端支撑杆,下压后端支撑杆并拉出前端支撑杆、插入定位销;步骤s3,抬起电缆轴,施工人员检查整体受力情况,若无异常将电缆轴运到指定位置,施放电缆。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施工成本。低了施工成本。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杠杆式电缆轴支架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杠杆式电缆轴支架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变电站施工过程中,电缆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工序。对于新建变电站所用的电缆数量大、种类型号繁多,所以在电缆施工准备阶段,就需要把不同型号的电缆轴摆放到位,便于下一步的电缆敷设。在电缆轴就位的过程中由于电缆轴重量很大,通常需要汽车式起重机把电缆轴运到指定位置,汽车吊支好后再把电缆轴吊装,架放在电缆支架上。这个过程中由于汽车吊操作的原因施工效率很低,而且运输电缆轴、吊装电缆轴需要单独配备辆汽车吊和4名工人,对于新建变电站,所用的电缆轴数量多达上百个,通常电缆施工周期较长,如此低效率的施工产生的车辆、人工费用也相当客观。
[0003]针对这些问题,突破传统思路,对传统的固定式电缆轴支架进行改造设计,创造性地开发了可移动杠杆式电缆轴支架,成功应用在变电站施工中,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员投入,最大载重荷载可达5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4]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346998A。公开了一种线缆铺设过程中用的牵引装置。所述底板下端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通过销轴滚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板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把,所述底板中部位置的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的内轴面固定连接有绕线盘,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座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底板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呈矩形,所述固定套顶部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轴面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外轴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的两端与固定套两侧内壁相抵接。由此可见,所述线缆铺设过程中用的牵引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电缆仍需要机器或人工搬运,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效率低并且产生的车辆、人工费用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杠杆式电缆轴支架施工工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缆仍需要机器或人工搬运,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效率低并且产生的车辆、人工费用较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杠杆式电缆轴支架施工工法,包括:
[0007]步骤S1,施工人员将电缆轴支架放置在待搬运电缆轴一侧,使用轴杆穿过待搬运电缆轴,抬起电缆轴支架,中控单元根据电缆轴直径调整轴杆与支撑端之间的高度差以使待搬运电缆轴正确放置在电缆轴支架上,所述中控单元根据预设高度差值对是否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进行判定并根据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判断是否对电缆轴支架进行二次改进;
[0008]步骤S2,将待搬运电缆轴轴杆放置在电缆轴支撑端处,所述中控单元根据电缆轴重量调节后端支撑杆伸缩长度,中控单元根据受力传感器检测到的电缆轴重量判定其受力
状况及形变状况,由数据传输器将数据传送至所述中控单元,当所述受力传感器检测到电缆轴重量大于预设最大重量时,中控单元判定主支撑杆有损坏风险,则在支撑过程中检测主支撑杆的形变状况,所述中控单元根据电缆轴的直径调节前端支撑杆长度,由施工人员下压杠杆至电缆轴离地,在电缆轴支离地面后拉出前端支撑杆并插入定位销;
[0009]步骤s3,抬起电缆轴后,施工人员检查整体受力情况是否存在形变状况并在无异常状况时将电缆轴拉运到指定位置,施放电缆。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中控单元根据电缆轴直径Z调整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以使待搬运电缆轴正确放置在电缆轴支架上,
[0011]若Z>H,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增加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以使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大于电缆轴直径Z;
[0012]若Z=H,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主支撑杆可以完成支撑;
[0013]若Z<H,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计算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差值

H,根据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差值

H判定是否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预设高度差值

H1和第二预设高度差值

H2,其中,
△ꢀ
H1<

H2,
[0014]若

H≤

H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不需要调节且所述主支撑杆能够完成支撑;
[0015]若

H1<

H≤

H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计算需抬起的角度θ并根据θ对是否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进行进一步判定,其中,所述中控单元设定θ=arccos Z/H;
[0016]若

H>

H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计算

H与

H2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对是否调节H进行进一步判定。
[0017]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计算需抬起的角度θ并根据θ对是否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进行进一步判定,所述中控单元设定抬起角度区间θ0(θa,θb),其中,θa为最小抬起角度,θb为最大抬起角度,当

H1<

H≤

H2时,
[0018]若θ∈θ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不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
[0019]若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增加或缩小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
[0020]若θ<θa,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增加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
[0021]若θ>θb,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减小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
[0022]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中控单元根据预设高度差值对是否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进行判定,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预设高度差差值

Ha1和第二预设高度差差值

Ha2,其中,

Ha1<

Ha2,
[0023]当

H>

H2时,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计算

H与

H2的差值

Ha并根据

Ha 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设定

Ha=

H
‑△
H2,
[0024]若

Ha≤

Ha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不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
[0025]若

Ha1<

Ha≤

Ha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初步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
[0026]若

Ha>

Ha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主支撑杆无法完成支撑且有损坏风险,需对支架进行重新设计。
[0027]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杠杆式电缆轴支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施工人员将电缆轴支架放置在待搬运电缆轴一侧,使用轴杆穿过待搬运电缆轴,抬起电缆轴支架,中控单元根据电缆轴直径调整轴杆与支撑端之间的高度差以使待搬运电缆轴正确放置在电缆轴支架上、根据预设高度差值对是否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进行判定并根据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判断是否对电缆轴支架进行二次改进;步骤s2,将待搬运电缆轴轴杆放置在电缆轴支撑端处,所述中控单元根据电缆轴重量调节后端支撑杆伸缩长度,中控单元根据受力传感器检测到的电缆轴重量判定其受力状况及形变状况,由数据传输器将数据传送至所述中控单元,当所述受力传感器检测到电缆轴重量大于预设最大重量时,中控单元判定主支撑杆有损坏风险,则在支撑过程中检测主支撑杆的形变状况,所述中控单元根据电缆轴的直径调节前端支撑杆长度,由施工人员下压杠杆至电缆轴离地,在电缆轴支离地面后拉出前端支撑杆并插入定位销;步骤s3,抬起电缆轴后,施工人员检查整体受力情况是否存在形变状况并在无异常状况时将电缆轴拉运到指定位置,施放电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杠杆式电缆轴支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中控单元根据电缆轴直径Z调整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以使待搬运电缆轴正确放置在电缆轴支架上,若Z>H,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增加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以使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大于电缆轴直径Z;若Z=H,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主支撑杆可以完成支撑;若Z<H,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计算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差值

H,根据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差值

H判定是否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预设高度差值

H1和第二预设高度差值

H2,其中,

H1<

H2,若

H≤

H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不需要调节且所述主支撑杆能够完成支撑;若

H1<

H≤

H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计算需抬起的角度θ并根据θ对是否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进行进一步判定,其中,所述中控单元设定θ=arccos Z/H;若

H>

H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计算

H与

H2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对是否调节H进行进一步判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杠杆式电缆轴支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计算需抬起的角度θ并根据θ对是否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进行进一步判定,所述中控单元设定抬起角度区间θ0(θa,θb),其中,θa为最小抬起角度,θb为最大抬起角度,当

H1<

H≤

H2时,若θ∈θ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不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若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增加或缩小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若θ<θa,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增加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若θ>θb,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减小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杠杆式电缆轴支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中控单元在电缆轴抬起后,根据预设高度差值对是否调节轴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高度H进行判定,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预设高度差差值

Ha1和第二预设高度差差值

Ha2,其中,

H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嘉苗雨春程广通林华葛早利柏景斐白洁白华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