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岳志广专利>正文

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基于空气加压投料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02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联剂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基于空气加压投料的反应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现有的反应釜通常将粉末原料从反应釜的上端加入,导致粉末原料堆积在溶液表面,不能使粉末原料充分接触液体原料,在搅拌溶解时速率较慢,造成交联剂的制备效率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基于空气加压投料的反应釜,包括有支座、釜体、加料机构,支座的部固接有釜体加料机构固定于支座的右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料机构,通过将粉末原料从下部加入到液体原料当中,如此避免了粉末原料漂浮在液体原料上表面,如此使粉末原料能很好地与液体原料接触,使粉末原料溶解速度快,提高了制备效率。提高了制备效率。提高了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基于空气加压投料的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联剂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基于空气加压投料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油田所处的自然环境情况复杂,影响因素多样,使得对油田中原油的开采与使用操作具有极大的难度,必须要借助多种辅助物品,其中,交联剂的运用就是重中之重,调剖技术是化学驱配套技术之一,其中交联剂的性能好坏是决定调剖成败的关键。
[0003]现有的交联剂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反应釜进行反应制备,在反应过程中需要进行搅拌以加速原料的混合,但是现有的反应釜通常将粉末原料从反应釜的上端加入,导致粉末原料堆积在溶液表面,不能使粉末原料充分接触液体原料,在搅拌溶解时速率较慢,造成交联剂的制备效率低。
[0004]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基于空气加压投料的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反应釜通常将粉末原料从反应釜的上端加入,导致粉末原料堆积在溶液表面,不能使粉末原料充分接触液体原料,在搅拌溶解时速率较慢,造成交联剂的制备效率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基于空气加压投料的反应釜。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基于空气加压投料的反应釜,包括有支座、釜体、排料管、水泵、液体进料管、加料机构和搅拌机构,支座的上部固接有釜体,釜体的上端安装有用于排气的单向阀,釜体的下端连通有排料管,排料管的下端安装有水泵,釜体的上端左部连通有液体进料管,加料机构固定于支座的右部,搅拌机构设于釜体的中部。
[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加料机构包括有空气压缩机、第一壳体、顶板、第二壳体、第一连接管、粉末进料管、压力表、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转动杆、螺旋叶片、固定环、方形块和出料组件,空气压缩机通过支撑座固接于釜体的上端右部,第一壳体固接于支座的右部,第一壳体的上端固接有顶板,顶板的下侧面固接有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间隙,第一连接管的下端穿过顶板,第一连接管连通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间隙,第一连接管的上端与空气压缩机连通,粉末进料管连通于顶板上侧面前部,粉末进料管与第二壳体连通,压力表安装于顶板上侧面右部,压力表用于测量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间隙的压力值,第一伺服电机固接于顶板上侧面中部,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顶板,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外侧面安装有两个用于搅拌粉末原料的螺旋叶片,第一转动杆下端固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外侧面等间距固接有三个方形块,三个方形块的下端分别为楔形设置,三个方形块的下端分别与第二壳体的下端滑动接触,出料组件设于釜体的内部,出料组件与第一壳体连通。
[0008]优选的技术方案,出料组件包括有第二连接管、电磁阀、滑动壳、第一固定板、拉簧和弧形管,第二连接管的右部上端连通于第一壳体的下端,第二连接管的右部安装有电磁阀,第二连接管的下部穿过釜体右侧下部,第二连接管的左部位于釜体内部,第二连接管的左部为向上设置,第二连接管的左部外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壳,第二连接管的左部外侧面固接有第一固定板,滑动壳的下部内侧面与第一固定板外环面滑动且密封配合,第一固定板与滑动壳周向等间距固接有若干个拉簧,滑动壳上部外侧面周向等间距连通有六个弧形管,六个弧形管的内端分别与第二连接管外侧面密封配合。
[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弧形管的外端分别安装有单向阀,相邻的弧形管的长度不同且弯折角度相同。
[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搅拌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板、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转动杆、涡扇、方形架、方形板和滤网,第二固定板固接于釜体上端,第二固定板上固接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釜体上端,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下端固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下端固接有涡扇,第二转动杆外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方形架,方形架上等间距固接有若干个方形板,相邻的方形板之间固接有滤网。
[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方形板为倾斜设置,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方形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有圆板、电动推杆、连接板、花键套、支撑架、转动套、第一带轮和刮除组件,圆板固接于釜体的内侧面上部,液体进料管的下端穿过圆板的左部,圆板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第二转动杆穿过圆板的圆形通孔,圆板的前后两部分别开设有弧形滑槽,电动推杆固接于圆板上侧面前部,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上端固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花键套,第二转动杆的外侧面上部设有花键,花键套与第二转动杆的外侧面上部的花键滑动连接,花键套的下端设有用于限位的方形齿牙,支撑架固接于圆板上侧面,支撑架中间转动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套环套于第二转动杆外侧面,转动套的上端开设有用于限位的方形齿牙,花键套与转动套分别通过方形齿牙配合,转动套的下部外侧面固接有第一带轮,刮除组件设于圆板的下侧。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刮除组件包括有转动轴、第二带轮、齿轮、圆形壳、滑动杆、转动壳、内齿环、刮板和方形管,转动轴转动连接于圆板的下侧面后部,转动轴的外侧面上部固接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绕设有皮带,转动轴的下端固接有齿轮,圆板与釜体中部之间固接有用于防护的圆形壳,圆板的两个弧形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杆,其中一个滑动杆为空心设置,两个滑动杆的下端固接有转动壳,空心设置的滑动杆与转动壳连通,空心设置的滑动杆与空气压缩机通过软管连通,转动壳的内环面固接有内齿环,内齿环与齿轮啮合,转动壳的下侧面左右两部分别连通有用于对釜体内壁清理的刮板,刮板与釜体内壁滑动接触,刮板中间为空心设置,两个刮板的内侧面分别连通有方形管,两个方形管为向上倾斜设置,两个方形管的内端分别安装有单向阀。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刮板的前后两侧为倾斜面设置。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料机构,通过方形块和螺旋叶片对粉末原料进行搅动,避免了粉末原料在第二壳体的下部造成堆积阻塞;通过将粉末原料从下部加入到液体原料当中,如此避免了粉末原料漂浮在液体原料上表面,如此使粉末原料能很好地与液体原料接触,使粉末原料溶解速度快,提高了制备效率;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弧形管,通过空气加压使粉末药剂从弧形管喷射的更远分散的更加均匀,同时弧形管逆时针弯折,通过方形架和方形
板不断逆时针搅动液体原料,液体原料不断溶解从弧形管外端溢出的粉末原料,避免粉末原料在弧形管外端堆积造成阻塞,阻碍粉末原料从弧形管外端溢出;关闭空气压缩机,第一壳体内部的压力降低,随后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使滑动壳复位,此时滑动壳与第二连接管重新配合,弧形管的内端重新与第二连接管的外侧面重新配合,如此避免了弧形管外端的单向阀损坏使液体原料倒灌流入到第二连接管内,造成第二连接管和弧形管阻塞;通过设置搅拌机构,涡扇逆时针转动将釜体内下部的液体原料向上搅动,使下部混合有粉末原料的液体原料随着涡流向上移动,避免粉末原料全部在液体原料下部进行混合,提高了混合效率;通过设置的滤网,大颗粒粉末球被滤网捕捉后,通过滤网带动大颗粒粉末球逆时针转动,液体原料不断对大颗粒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基于空气加压投料的反应釜,包括有支座(1)、釜体(2)、排料管(3)、水泵(4)和液体进料管(5),其特征是:加料机构和搅拌机构,支座(1)的上部固接有釜体(2),釜体(2)的上端安装有用于排气的单向阀,釜体(2)的下端连通有排料管(3),排料管(3)的下端安装有水泵(4),釜体(2)的上端左部连通有液体进料管(5),加料机构固定于支座(1)的右部,搅拌机构设于釜体(2)的中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基于空气加压投料的反应釜,其特征是:加料机构包括有空气压缩机(601)、第一壳体(602)、顶板(603)、第二壳体(604)、第一连接管(605)、粉末进料管(606)、压力表(607)、第一伺服电机(608)、第一转动杆(609)、螺旋叶片(610)、固定环(611)、方形块(612)和出料组件,空气压缩机(601)通过支撑座固接于釜体(2)的上端右部,第一壳体(602)固接于支座(1)的右部,第一壳体(602)的上端固接有顶板(603),顶板(603)的下侧面固接有第二壳体(604),第一壳体(602)与第二壳体(604)之间形成间隙,第一连接管(605)的下端穿过顶板(603),第一连接管(605)连通于第一壳体(602)与第二壳体(604)之间形成间隙,第一连接管(605)的上端与空气压缩机(601)连通,粉末进料管(606)连通于顶板(603)上侧面前部,粉末进料管(606)与第二壳体(604)连通,压力表(607)安装于顶板(603)上侧面右部,压力表(607)用于测量第一壳体(602)与第二壳体(604)之间形成间隙的压力值,第一伺服电机(608)固接于顶板(603)上侧面中部,第一伺服电机(608)的输出轴穿过顶板(603),第一伺服电机(608)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转动杆(609),第一转动杆(609)的外侧面安装有两个用于搅拌粉末原料的螺旋叶片(610),第一转动杆(609)下端固接有固定环(611),固定环(611)外侧面等间距固接有三个方形块(612),三个方形块(612)的下端分别为楔形设置,三个方形块(612)的下端分别与第二壳体(604)的下端滑动接触,出料组件设于釜体(2)的内部,出料组件与第一壳体(602)连通。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基于空气加压投料的反应釜,其特征是:出料组件包括有第二连接管(613)、电磁阀(614)、滑动壳(615)、第一固定板(616)、拉簧(617)和弧形管(618),第二连接管(613)的右部上端连通于第一壳体(602)的下端,第二连接管(613)的右部安装有电磁阀(614),第二连接管(613)的下部穿过釜体(2)右侧下部,第二连接管(613)的左部位于釜体(2)内部,第二连接管(613)的左部为向上设置,第二连接管(613)的左部外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壳(615),第二连接管(613)的左部外侧面固接有第一固定板(616),滑动壳(615)的下部内侧面与第一固定板(616)外环面滑动且密封配合,第一固定板(616)与滑动壳(615)周向等间距固接有若干个拉簧(617),滑动壳(615)上部外侧面周向等间距连通有六个弧形管(618),六个弧形管(618)的内端分别与第二连接管(613)外侧面密封配合。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基于空气加压投料的反应釜,其特征是:弧形管(618)的外端分别安装有单向阀,相邻的弧形管(618)的长度不同且弯折角度相同。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基于空气加压投料的反应釜,其特征是:搅拌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板(701)、第二伺服电机(702)、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志广
申请(专利权)人:岳志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