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F炉提高转炉废钢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071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F炉提高转炉废钢比的方法,涉及炼钢精炼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控制条件、转炉冶炼、终点控制、出钢喂线、加入材料、低压送电和测温取样;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生产普通钢时,在转炉加入全部废钢,无需在LF炉投资加废钢设备,可减少设备投入,转炉有计划增加废钢比,打破转炉原来的热平衡模型,建立新的热平衡模型,降低转炉出钢温度,使出钢后钢水温度在15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F炉提高转炉废钢比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精炼
,尤其涉及一种LF炉提高转炉废钢比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炼钢领域中,钢水凝固温度,决定连铸、精炼、转炉各工序的钢水温度,转炉出钢温度是保证连铸浇注必要条件,转炉钢水从出钢到精炼到连铸中间罐,钢水降温在100

130℃,转炉出钢温度在1620

1650℃;
[0003]过低的转炉出钢温度,必将无法保证连铸的正常浇注,转炉出钢温度高低直接限制了转炉废钢比的高低,由此,不能继续通过降低转炉出钢温度来提高转炉废钢比,而转炉废钢比难以改变也限制了转炉钢产量,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LF炉提高转炉废钢比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LF炉提高转炉废钢比的方法,该LF炉提高转炉废钢比的方法在转炉铁耗750kg/t钢基础上,增加废钢加入量45

55kg/t钢,降低转炉出钢温度,使出钢后钢水温度在1520

1550℃,然后通过LF炉冶炼提高钢水温度,使钢水温度满足连铸工艺要求,实现提高转炉废钢比4

5%,降低铁耗在700kg/t钢以下,达到提高炼钢产量目的。
[000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LF炉提高转炉废钢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控制条件,选择冶炼钢种为普通钢,控制铁水成分C、Si、Mn、P、S的含量,并控制温度;
[0007]步骤二:转炉冶炼,向转炉中加入铁水和废钢,冶炼过程分批加入造渣材料,钙质冶金石灰、轻烧白云石和镁球,并根据冶炼过程化渣情况加入烧结返矿;
[0008]步骤三:终点控制,转炉冶炼终点时,进行终点控制,控制终点碳0.05%

0.10%、磷≤0.025%、硫≤0.025%,并控制终点温度1570

1600℃;
[0009]步骤四:出钢喂线,先组织出钢,采用硅铝钡脱氧,采用硅铁、硅锰、增碳剂合金化,使用硅钙钡进行喂线;
[0010]步骤五:加入材料,将钢水排入LF炉,温度在1520

1550℃,钢水到达LF处理工位后,根据钢种、冶炼炉次加入石灰、埋弧渣和合成渣;
[0011]步骤六:低压送电,采用低电压送电,炉渣形成后根据埋弧及温度节奏,逐渐增加电压级数,造渣期间,随时观察渣的流动性及埋弧情况,进行调整;
[0012]步骤七:测温取样,渣化后,将钢水加热至高出液相线25

55℃,然后进行测温、取样以及合金化;
[0013]步骤八:加热喂线,将钢水加热至高出出站温度上线0

10℃,进行喂线。
[001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铁水成分控制为:C=4.0%

4.5%,Si=0.30%

0.80%,Mn=0.25%

0.80%,P≤0.200%,S≤0.040%,温度≥1250℃。
[001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向转炉中加入铁水和废钢,具体为:在转炉铁耗750kg/t钢基础上,增加废钢加入量45

55kg/t钢。
[001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冶炼过程分批加入造渣材料,加入钙质冶金石灰20

25kg/t钢,轻烧白云石15

20kg/t钢,加入镁球调整渣中氧化镁含量,根据冶炼过程化渣情况加入烧结返矿2.0

5.0kg/t钢帮助化渣。
[001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终点控制后,采用挡渣出钢操作,下渣量≤50mm。
[001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硅铝钡、硅铁、硅锰、增碳剂、硅钙钡的加入量根据钢种要求调整,且出钢量为120

125t。
[001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钢水到达LF处理工位后,根据钢种、冶炼炉次加入石灰2.5

3.5kg/t钢,埋弧渣1.0

1.5kg/t钢,合成渣0.5

1.0kg/t钢。
[002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开始送电时采用11级低电压,炉渣形成后根据埋弧及温度节奏情况,逐渐增加电压级数提高到加温级2

3级。
[002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七中,钢水出站前15min内禁止加入造渣材料。
[002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八中,喂线的时间控制在钢水上台前5

15min,且步骤八中,在喂线后,进行连铸,采用长水口保保护浇注,拉速为4.0

4.5m/min。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专利技术在生产普通钢时,在转炉加入全部废钢,无需在LF炉投资加废钢设备,可减少设备投入,转炉有计划增加废钢比,打破转炉原来的热平衡模型,建立新的热平衡模型,降低转炉出钢温度,使出钢后钢水温度在1520

1550℃,增加废钢比4

5%,然后通过LF炉送电提高钢水温度,经验证,降低铁耗在700kg/t钢以下,提高转炉钢产量4

5%,达到降低铁耗同时提高炼钢产量的目的。
[0025]2、本专利技术在转炉出钢后,低温钢水进入LF炉工位送电提温,利用LF炉升温功能,通过简单造渣,无需造还原渣,使成分和温度均符合要求,经验证,满足连铸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8]实施例一
[0029]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LF炉提高转炉废钢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一:控制条件,选择冶炼钢种为普通钢,控制铁水成分C、Si、Mn、P、S的含量,并控制温度,具体为:C=4.0%,Si=0.30%,Mn=0.25%,P=0.200%,S=0.03%,温度1300℃;
[0031]步骤二:转炉冶炼,向转炉中加入铁水和废钢,铁水装入量85

88t,废钢加入量42

47t,具体为:在转炉铁耗750kg/t钢基础上,增加废钢加入量45

55kg/t钢,冶炼过程分批加入造渣材料,加入钙质冶金石灰20

25kg/t钢,轻烧白云石15

20kg/t钢,加入镁球调整渣中
氧化镁含量,根据冶炼过程化渣情况加入烧结返矿2.0

5.0kg/t钢帮助化渣;
[0032]步骤三:终点控制,转炉冶炼终点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F炉提高转炉废钢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控制条件,选择冶炼钢种为普通钢,控制铁水成分C、Si、Mn、P、S的含量,并控制温度;步骤二:转炉冶炼,向转炉中加入铁水85

88t、废钢42

47t,冶炼过程分批加入造渣材料,钙质冶金石灰、轻烧白云石和镁球,并根据冶炼过程化渣情况加入烧结返矿;步骤三:终点控制,转炉冶炼终点时,进行终点控制,控制终点碳0.05%

0.10%、磷≤0.025%、硫≤0.025%,并控制终点温度1570

1600℃;步骤四:出钢喂线,先组织出钢,采用硅铝钡脱氧,采用硅铁、硅锰、增碳剂合金化,使用硅钙钡进行喂线;步骤五:加入材料,将钢水排入LF炉,温度在1520

1550℃,钢水到达LF处理工位后,根据钢种、冶炼炉次加入石灰、埋弧渣和合成渣;步骤六:低压送电,采用低电压送电,炉渣形成后根据埋弧及温度节奏,逐渐增加电压级数,造渣期间,随时观察渣的流动性及埋弧情况,进行调整;步骤七:测温取样,渣化后,将钢水加热至高出液相线25

55℃,然后进行测温、取样以及合金化;步骤八:加热喂线,将钢水加热至高出出站温度上线0

10℃,进行喂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F炉提高转炉废钢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铁水成分控制为:C=4.0%

4.5%,Si=0.30%

0.80%,Mn=0.25%

0.80%,P≤0.200%,S≤0.040%,温度≥12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F炉提高转炉废钢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向转炉中加入铁水和废钢,具体为:在转炉铁耗750kg/t钢基础上,增加废钢加入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明傅余东龙海山刘学佳张阳荣黄乐聂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