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667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包括:地基、若干支柱、棚顶和防触电组件;所述支柱设置在所述防触电组件内,所述棚顶设置在所述防触电组件的顶部,所述防触电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地基连接,配电箱设置在所述防触电组件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棚顶通过支柱进行支撑,避免雨雪进入防护棚内,同时支柱也为防触电组件提供了安装支持,地基在铺设的时候高于底面,从而避免雨雪天气积水进入至防护棚内导致配电箱进水,同时避免进入防护棚的人员脚下积水导致意外触电,防触电组件可以将配电箱包裹在内,同时保持空气流通,既可以避免闲杂人员进入,也可以在配电箱出现漏电的情况时,防止路过的人员被高压电击中。止路过的人员被高压电击中。止路过的人员被高压电击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地施工用电都属于强电,并通过配电箱进行简单防护,在施工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即多雨水、非施工人员繁杂等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操作人员触电,或者配电箱漏电导致附近的人员被高压电击中受伤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包括:地基、若干支柱、棚顶和防触电组件;所述支柱设置在所述防触电组件内,所述棚顶设置在所述防触电组件的顶部,所述防触电组件的底部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1)、若干支柱(2)、棚顶(3)和防触电组件;所述支柱(2)设置在所述防触电组件内,所述棚顶(3)设置在所述防触电组件的顶部,所述防触电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地基(1)连接,配电箱设置在所述防触电组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触电组件包括顶部组件(4)、底部组件(5)、包覆组件(6)和屏蔽门(7);所述顶部组件(4)设置在所述棚顶(3)的底面上,所述底部组件(5)设置在所述地基(1)上,所述顶部组件(4)通过所述支柱(2)与所述底部组件(5)连接,所述包覆组件(6)包裹在所述支柱(2)的外侧,所述屏蔽门(7)设置在所述包覆组件(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组件(4)包括顶部约束框(41)和顶板(42);所述顶板(42)设置在所述棚顶(3)的底部,所述顶部约束框(41)设置在所述顶板(42)的底面上,所述支柱(2)的顶部与所述顶部约束框(41)的内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2)和所述顶部约束框(41)均为金属材质制成,并且所述顶板(42)与所述棚顶(3)之间通过绝缘材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组件(5)包括底部约束框(51)和底板(52);所述底板(52)和所述底部约束框(51)均设置在所述地基(1)上,并且所述底板(52)位于所述底部约束框(51)内,所述支柱(2)的底部与所述底部约束框(51)的内壁连接,配电箱设置在所述底板(5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2)为绝缘材质制成,所述底部约束框(51)为金属材质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组件(6)为细密的金属网状结构包裹在所述支柱(2)的外侧,并且所述包覆组件(6)的顶部与所述顶部约束框(41)连接,所述包覆组件(6)的底部与所述底部约束框(51)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所述顶部约束框(41)通过所述支柱(2)与所述底部约束框(51)实现电连接,所述支柱(2)的外壁设置有绝缘材质,所述屏蔽门(7)为双开门,所述屏蔽门(7)的底部设置有接地插头(8),所述屏蔽门(7)上设置有漏电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用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插头(8)包括插销(81)、固定件(82)、活动板(83)、两根活动柱(84)、两个夹头(85)和复位弹簧(87);两根所述活动柱(84)均设置在所述固定件(82)内,并且所述活动柱(84)的底部贯穿所述固定件(82),并与所述固定件(82)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83)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