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件竖直方向低应力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370666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30
一种部件竖直方向低应力装配方法,解决了现有航天产品的地面装配方法装配后性能低的问题,属于航天器装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S1、将部件A坐落在支撑单元上,将部件B悬挂在悬吊单元上,利用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获取各支撑点和悬吊点的支撑力和悬吊力;S2、测量部件A和B装配接口的位置误差,利用支撑单元和吊单元中调整相对位置及姿态,使装配接口轴线重合;S3、再调整使部件A和B在竖直方向上互相接近,获取接触后传感器测量的支持力和悬吊力,与S1中的相比,判断装配接口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调整,直至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测量的支持力和悬吊力与S1中的支撑力和悬吊力的差达到误差许可要求,完成装配。完成装配。完成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部件竖直方向低应力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部件在竖直方向的低应力装配方法,属于航天器装配


技术介绍

[0002]航天器长期运行在微重力、高温差、强辐射的太空环境中,若想保证在轨工作可靠性高,寿命长,必须经过地面精密装调。在地面装配时,重力环境引起航天器的弱刚度构件结构变形,产生附加应力;在太空服役时,失重环境引起附加应力的释放,结构变形的恢复改变装配面接触状态,引起航天器性能的变化。因此,航天器在地面的装配精度和试验性能并不能完全反映在太空的状态。因此,需要采用低应力装配方法来提高航天器的地面装配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航天产品的地面装配方法装配后性能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部件竖直方向低应力装配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部件竖直方向低应力装配方法,所述方法基于装配装置实现,所述装置包括支撑单元1、悬吊单元2和支撑架3,支撑单元1、悬吊单元2固定在支撑架3上;
[0005]支撑单元1采用多点支撑,每个支撑点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对应支撑点的支持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件竖直方向低应力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装配装置实现,所述装置包括支撑单元(1)、悬吊单元(2)和支撑架(3),支撑单元(1)、悬吊单元(2)固定在支撑架(3)上;支撑单元(1)采用多点支撑,每个支撑点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对应支撑点的支持力;悬吊单元(2)采用单点悬吊,设置一个拉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悬吊点的拉力;且支撑单元(1)能调整部件A在Z轴方向、绕X轴方向、绕Y轴方向的位置;悬吊单元(2)能调整装配部件B在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以及绕Z轴方向的位置;Z轴方向为高度方向,绕X轴方向为俯仰方向,绕Y轴方向为偏航方向,绕Z轴方向为滚转方向;所述方法包括:S1、所需要竖直方向装配的部件A和部件B,将部件A坐落在支撑单元(1)上,将部件B悬挂在悬吊单元(2)上,利用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分别测量并记录各支撑点和悬吊点的支撑力ξ
支撑力
和悬吊力ξ
悬吊力
;S2、测量部件A和部件B装配接口的位置误差,利用支撑单元(1)和悬吊单元(2)中调整部件A和部件B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使部件A和部件B的装配接口轴线重合;S3、利用支撑单元(1)和悬吊单元(2)调整部件A和部件B在Z轴方向的位置,使部件A和部件B在竖直方向互相接近;部件A和部件B的装配接口相互接触后,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测量的支持力δ
支撑力
和悬吊力δ
悬吊力
,与S1中的支撑力ξ
支撑力
和悬吊力ξ
悬吊力
相比,通过力的变化,判断装配接口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支撑单元(1)和悬吊单元(2)中调整部件A和部件B的相对位置及姿态,直至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测量的支持力和悬吊力与S1中的支撑力ξ
支撑力
和悬吊力ξ
悬吊力
的差达到误差许可要求,完成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竖直方向低应力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的误差许可要求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竖直方向低应力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支撑板(7)和4组连接组件,4组连接组件分布设置在支撑板(7)上;每组连接组件均包括1号高度调节机构、一个压力传感器(9)和1号连接件(10),第3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C)到第1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A)的方向及从第4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D)到第2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B)的方向均为Y轴正向;从第3组连接组件1号高度调节机构(8

C)到第4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D)及第1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A)到第2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B)均为X轴正向;压力传感器(9)的一端固定在1号高度调节机构上,压力传感器(9)的另一端与1号连接件(10)连接,1号连接件(10)用于连接装配部件A;S2和S3中,利用支撑单元(1)实现装配部件A在Z轴方向的调整,包括:4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同时升高或降低;利用支撑单元(1)实现装配部件A在绕Y轴方向的调整,包括:
调节第1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A)和第3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C),使高度第1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A)和第3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C)上升相同高度,同时,调节第2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B)和第4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D),使第2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B)和第4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D)下降相同高度,反之可实现反向调整;利用支撑单元(1)实现装配部件A在绕X轴方向的调整,包括:调节第1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A)和第2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调节机构(8

B),使第1组连接组件的1号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芳曾磊霍明英齐乃明孙康杨云飞陈明齐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