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胶的锁附力仿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0622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固化胶的锁附力仿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锁附力仿真方法包括:待固化胶硬化后执行多次拉力测试,得到拉力特性数据,并基于参考脆性材料对应的参考拉力特性数据,确定出固化胶的脆性本构模型,再基于脆性本构模型以及多种仿真参数进行建模,得到目标仿真模型,使得目标仿真模型更接近固化胶的实际使用情况。最后,基于目标仿真模型对固化胶进行锁附力仿真,就能够得到更接近固化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锁附力仿真结果,从而提高固化胶的锁附力仿真准确性。解决了目前在对固化胶进行力学仿真时,仿真结果准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化胶的锁附力仿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真模拟
,尤其涉及固化胶的锁附力仿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利用胶水粘接两个物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连接方式。其中,胶水的粘接面积、粘接形状以及粘接面的粗糙程度都会影响胶水的粘接强度。
[0003]对于摄像头模组而言,需要利用胶水将镜头(Lenses)与音圈马达(VCM,Voice Coil Motor)进行粘接,对于较大的摄像头模组,由于其对应的镜头较重,导致对胶水的锁附要求较高。目前可以通过镜头结构优化来提高胶水的锁附力,但需要先制作样品,并对样品进行锁附力实验测试,才能验证结构优化后的设计是否可靠,如果测试不过关还需要重新修改模具,制作新的样品并重复上面的实验流程,不仅造成了研发成本的上升,更导致项目的研发周期延长。
[0004]因此,通过仿真的方法模拟此类问题,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是传统的仿真方法在模拟胶水受力情况时,往往与胶水的实际受力情况不相符,导致现有技术在仿真模拟验证胶水的锁附力强度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化胶的锁附力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固化胶硬化后执行多次拉力测试,得到拉力特性数据,并基于参考脆性材料对应的参考拉力特性数据,确定出所述固化胶的脆性本构模型;基于所述脆性本构模型以及多种仿真参数进行建模,得到目标仿真模型;基于所述目标仿真模型对所述固化胶进行锁附力仿真,得到所述固化胶的锁附力仿真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执行拉力测试,包括:对所述固化胶施加拉力,直至所述固化胶断裂,得到拉力数据;基于多次拉力测试得到的拉力数据,确定出所述固化胶的拉力特性数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参考脆性材料对应的参考拉力特性数据,确定出所述固化胶的脆性本构模型,包括:导入第一待粘接物体的第一几何模型和第二待粘接物体的第二几何模型;根据所述第一几何模型、所述第二几何模型以及所述参考拉力特性数据,创建所述固化胶的脆性本构模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粘接物体的第一预设位置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待粘接物体的第二预设位置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卡接槽;根据所述第一卡接槽的第一尺寸数据,创建所述第一几何模型;根据所述第二卡接槽的第二尺寸数据,创建所述第二几何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几何模型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对应的第一模型结构,所述第二几何模型有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对应的第二模型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脆性本构模型以及多种仿真参数进行建模,得到目标仿真模型,包括:对所述脆性本构模型赋予多种仿真参数;利用赋予仿真参数后的脆性本构模型,将所述第一几何模型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良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丘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