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临床输血科的防凝震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055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输血科的防凝震荡装置,其结构包括控制台、显示面板、震荡输血机构,控制台安装在震荡输血机构外侧右端,挤压头进行弹性伸缩,对传输管外侧进行弧形挤压,提高对传输管内部传输血液的挤压防凝,伸缩软管自动伸缩,对撞击球进行喷射,产生有序的震动,在防凝的过程中确保血液的流速保持一致,通过滑轨首尾两端的电磁块进行间隙的通电与断电,带动三个顺滑机构的下端顺着弹簧杆进行弧形的弹性滑动,从而对传输管下端的弧形折角内部流动的血液进行缓慢的推动,防止血液流动速度过快,顶球对传输管下端的弧形折角处产生弹性撞击,确保血液在传输管下端的折角处时流动时进行防凝工作。流动时进行防凝工作。流动时进行防凝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临床输血科的防凝震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输血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用于临床输血科的防凝震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进行输血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防凝震荡装置对输送的血液进行震荡,避免血液在输送的过程中发生凝结,确保血液呈液体进行流动输送,但是由于防凝震荡装置通过敲击产生的震动从而对输送的血液进行震荡防凝,敲击产生的震动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而导致血液在输血流动过程中的流速产生一定的变化,血液的流动速度加快,难以对血液进行防凝的同时进行一定的定速流动,从而导致输血速度过快,会使循环血容量剧增导致患者的心脏负荷过重,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用于临床输血科的防凝震荡装置,其结构包括控制台、显示面板、震荡输血机构,所述控制台安装在震荡输血机构外侧右端,所述控制台上端面嵌有显示面板并且电连接,所述震荡输血机构内部与显示面板电连接,所述震荡输血机构包括操作台、传输管、挤压机构、缓流机构,所述操作台内部贯穿有传输管,并且挤压机构安装在操作台内部上端,所述挤压机构与传输管外侧相抵触,所述缓流机构安装在操作台内部下端,并且缓流机构与传输管下端相抵触。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机构包括马达、皮带、凸轮机构、抵触机构,所述马达输出端通过皮带与凸轮机构同步转动,所述凸轮机构一端与传输管表面相抵触,并且凸轮机构另一端与抵触机构表面相抵触,所述抵触机构内侧端与传输管抵触连接,所述凸轮机构共设有两个,呈上下安装,两个凸轮机构呈反向转动。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顶杆、压簧、挤压头,所述凸轮通过皮带与马达输出端同步转动,所述凸轮左端设有顶杆,并且顶杆左端焊接有压簧,所述压簧安装在挤压头内部,并且顶杆左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挤压头内部,所述挤压头与传输管外侧相抵触,所述凸轮与抵触机构表面相抵触,所述挤压头与传输管的接触端呈弧面结构。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触机构包括摆动板、连接伸缩杆、固定轴、喷气机构,所述摆动板一侧表面与凸轮相抵触,并且连接伸缩杆安装在摆动板另一侧表面,所述摆动板中端设有固定轴,所述摆动板与喷气机构一端相固定,并且喷气机构另一端与传输管外侧相抵触,所述连接伸缩杆共设有两个,并且安装在摆动板表面上下两端,对摆动板的上下两端进行牵引。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气机构包括固定管、伸缩软管、喷气嘴、撞击球,所述固定管一端安装在摆动板表面,并且固定管另一端内部设有喷气嘴,所述固定管中端
设有伸缩软管,所述撞击球滑动安装在固定管内部,并且喷气嘴位于撞击球右侧,所述伸缩软管呈褶皱型结构,并且采用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回弹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流机构包括外壳、滑轨、电磁块、弹簧杆、顺滑机构,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滑轨,并且滑轨首尾两端均设有电磁块,所述弹簧杆与顺滑机构下端相连接,所述顺滑机构上端与传输管下端外侧相抵触,所述外壳呈弧形结构,并且安装在传输管下端的弧形折角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顺滑机构包括连板、铰接轴、顺滑杆、顶球、顶簧,所述连板下端与弹簧杆相连接,并且连板上端通过铰接轴与顺滑杆外侧端相铰接,所述顺滑杆上端嵌有顶球,并且顶球与顶簧上端相焊接,所述顶簧设在顺滑杆上端内部,所述顺滑杆呈弧形结构,与传输管下端的弧形折角处进行紧密接触。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顶杆和压簧进行弹性挤压,从而使得挤压头进行弹性伸缩,对传输管外侧进行弧形挤压,提高对传输管内部传输血液的挤压防凝,两个固定管有序的对传输管外侧进行挤压,挤压过程中伸缩软管自动伸缩,对撞击球进行喷射,产生有序的震动,在防凝的过程中确保血液的流速保持一致,防止血液流动速度过快。
[0011]2.通过滑轨首尾两端的电磁块进行间隙的通电与断电,带动三个顺滑机构的下端顺着弹簧杆进行弧形的弹性滑动,从而对传输管下端的弧形折角内部流动的血液进行缓慢的推动,防止血液流动速度过快,通过顶簧对顶球施加弹性,这时顶球对传输管下端的弧形折角处产生弹性撞击,确保血液在传输管下端的折角处时流动时进行防凝工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临床输血科的防凝震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震荡输血机构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挤压机构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凸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抵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喷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缓流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顺滑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控制台

1、显示面板

2、震荡输血机构

3、操作台

31、传输管

32、挤压机构

33、缓流机构

34、马达

331、皮带

332、凸轮机构

333、抵触机构

334、凸轮

33a、顶杆

33b、压簧

33c、挤压头

33d、摆动板

34a、连接伸缩杆

34b、固定轴

34c、喷气机构

34d、固定管

d1、伸缩软管

d2、喷气嘴

d3、撞击球

d4、外壳

341、滑轨

342、电磁块

343、弹簧杆

344、顺滑机构

345、连板

45a、铰接轴

45b、顺滑杆

45c、顶球

45d、顶簧

45e。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临床输血科的防凝震荡装置,其结构包括控制台1、显示面板2、震荡输血机构3,所述控制台1安装在震荡输血机构3外侧右端,所述控制台1上端面嵌有显示面板2并且电连接,所述震荡输血机构3内部与显示面板2电连接,所述震荡输血机构3包括操作台31、传输管32、挤压机构33、缓流机构34,所述操作台31内部贯穿有传输管32,并且挤压机构33安装在操作台31内部上端,所述挤压机构33与传输管32外侧相抵触,所述缓流机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临床输血科的防凝震荡装置,其结构包括控制台(1)、显示面板(2)、震荡输血机构(3),所述控制台(1)安装在震荡输血机构(3)外侧右端,所述控制台(1)上端面嵌有显示面板(2)并且电连接,所述震荡输血机构(3)内部与显示面板(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输血机构(3)包括操作台(31)、传输管(32)、挤压机构(33)、缓流机构(34),所述操作台(31)内部贯穿有传输管(32),并且挤压机构(33)安装在操作台(31)内部上端,所述挤压机构(33)与传输管(32)外侧相抵触,所述缓流机构(34)安装在操作台(31)内部下端,并且缓流机构(34)与传输管(32)下端相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输血科的防凝震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33)包括马达(331)、皮带(332)、凸轮机构(333)、抵触机构(334),所述马达(331)输出端通过皮带(332)与凸轮机构(333)同步转动,所述凸轮机构(333)一端与传输管(32)表面相抵触,并且凸轮机构(333)另一端与抵触机构(334)表面相抵触,所述抵触机构(334)内侧端与传输管(32)抵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输血科的防凝震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333)包括凸轮(33a)、顶杆(33b)、压簧(33c)、挤压头(33d),所述凸轮(33a)通过皮带(332)与马达(331)输出端同步转动,所述凸轮(33a)左端设有顶杆(33b),并且顶杆(33b)左端焊接有压簧(33c),所述压簧(33c)安装在挤压头(33d)内部,并且顶杆(33b)左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挤压头(33d)内部,所述挤压头(33d)与传输管(32)外侧相抵触,所述凸轮(33a)与抵触机构(334)表面相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输血科的防凝震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维书付曼黎万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