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055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份数计,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小蓟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具有潜在感染风险及已感染创面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创面管理,否则愈合时间延长,甚至无法愈合。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法主要是清洁、清创、引流等,但这些方法对创面愈合的促进效果不佳。
[0003]祖国医学对软组织感染创面有深刻的理解,“煨脓长肉”法是中医外治过程中获得的独特经验,即是指在疮面运用外敷中草药膏,经皮肤和创面对药物的吸收,促进局部气血通畅,增强其防御机能,使创口脓液渗出增多,载邪外出,从而达到促进创面生长的目的。
[0004]如公开号为CN10881528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褥疮及皮肤感染的中西药组合物,该中西药组合物包括中药组分、西药组分及基剂,其中,中药组分按照质量份数包括:18~25份苦参、18~25份黄芩、18~25份黄连及18~25份黄柏;西药组分按照质量份数包括:1~3份氯霉素、0.3~0.4份新霉素及0.1~0.5份泼尼松龙;所述基剂为凡士林或麻油的一种。
[0005]该中西药组合物的不足之处在于:(1)含有西药组分,不仅副作用较大,而且对其中的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2)为外用涂抹药,药效短,需要反复涂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效果温和,无副作用。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小蓟10

15份,五倍子10

15份,黄连6

10份,紫苏叶5

8份,苦参8

12份和干姜6

8份。
[0009]本专利技术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中,以小蓟和五倍子为主要成分,其中小蓟对常见的易感染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抑制作用,而五倍子则对易感染创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一些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抑制作用,二者相互配伍、协同增效,除能够起到杀菌抑菌、抗感染的作用外,还能促进蛋白酶溶解腐肉和坏死组织,并刺激细胞增殖,促进肉芽的生长,保护肉芽避免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同时,二者联合使用还能起到止血消炎、局部镇静的作用,可促进创面血管再生,改善局部创面微循环,更有利于达到修复创面的目的。
[0010]而黄连、紫苏叶和苦参作为辅助,能够进一步增强组合物的杀菌抑菌、抗感染性能。其中,黄连对易感染创面的念珠菌具有强有效的抑制作用,苦参对易感染创面的绿脓杆菌具有强有效的抑制作用,而紫苏叶则对易感染创面的多种霉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0011]干姜渗透性和穿透性强,不仅能够将上述组分的药效快速送达创面创伤组织,而
且有助于温阳助气,促使创面组织气血畅通。在治愈初期加速创面“煨脓”即坏死组织液化的速度,在治愈后期促使皮肤分泌更多的生长因子,加快创面愈合。
[0012]本专利技术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均为中药组分,无副作用。
[0013]作为优选,按质量份数计,上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还包括鹿衔草6

10份。鹿衔草不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绿脓杆菌等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能够提高细胞中环磷酸腺苷的含量,调节细胞代谢,具有促进创面腐肉液化、创面肉芽生长的作用。
[0014]作为优选,按质量份数计,上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还包括黄芩5

8份。黄芩对易感染创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015]作为进一步优选,在上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中,所述黄芩为酒黄芩。与黄芩相比,酒黄芩还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及止血消炎的功效,即可以在创面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双向调节,在创面治疗后期,促进创面结痂,加快愈合。
[0016]作为优选,按质量份数计,上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还包括广藿香挥发油3

10份或者山苍子油5

8份。其中,山苍子油5

8份对易感染创面的念珠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广藿香挥发油更是具有广谱杀菌抑菌作用;添加到组合物中后,广藿香挥发油或者山苍子油还能起到各组分的融合剂的作用。同时广藿香挥发油或者山苍子油均有较强的挥发性,且香气怡人,一定程度上掩盖感染创面的异味。同时,也助于创面保持酸性环境,利于肉芽组织生长。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1)按预设质量份数,获取紫苏叶水提物、苦参水提物、鹿衔草水提物和黄连乙醇提取物;
[0019](2)按预设质量份数,将小蓟、五倍子、干姜和黄芩烘干后制成粉末;
[0020](3)将步骤(1)和步骤(2)获得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
[0021](4)向步骤(3)获得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70

80℃的热水,继续搅拌,泡制2

3min,捣成泥状,获得所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
[0022]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的粉末的粒径为100

200目。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敷料,该中药敷料中即含有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
[0024]作为优选,上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敷料依次包括基材、凝胶层和离型层,所述的凝胶层中含有上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敷料中采用了凝胶层,凝胶层不仅能够有效承载和包裹上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避免重要敷料直接接触创面,减少刺激性的同时,还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换药。同时,凝胶层还能有效吸收创面产生的脓液、渗液,对创面已液化的坏死组织进行良好的引流作用,在不进行清创的条件下,不妨碍表皮细胞的移动和增殖,加快长肉上皮的速度。
[0025]上述的凝胶层可以根据创面的性质选择水凝胶敷料等材质。
[0026]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敷料中,所述的凝胶层的厚度为5

15mm。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8]本专利技术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以小蓟和五倍子为主要成分,其中小蓟对常见的易感染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抑制作用,而五倍子则对易感染创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一些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抑制作用,二者相互协同,能够起到杀菌抑菌、抗感染、止血消炎、局部镇静、促进创面肉芽生长的作用,达到修复创面的目的;而黄连、紫苏叶和苦参作为辅助,能够进一步增强组合物的杀菌抑菌、抗感染性能。其中,黄连对易感染创面的念珠菌具有强有效的抑制作用,苦参对易感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小蓟10

15份,五倍子10

15份,黄连6

10份,紫苏叶5

8份,苦参8

12份和干姜6

8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鹿衔草6

10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黄芩5

8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芩为酒黄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广藿香挥发油3

10份或者山苍子油5

8份。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预设质量份数,获取紫苏叶水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罡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