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DLD分选流道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每排正三角形微柱的连线与DLD分选流道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
‑
10
°
;微藻细胞流出通道1
‑1‑
5的末端与缓冲防堵塞模块1
‑
2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微柱的直径为50μm,间距为200μm;正三角形微柱边长为55μm,三角形间距为40μm。
[0010]进一步地,微藻细胞流出通道1
‑1‑
5的末端通过一个突扩结构1
‑1‑
10与缓冲防堵塞模块1
‑
2连通。
[0011]进一步地,缓冲防堵塞模块1
‑
2包括流体通道1
‑2‑
1和交错排列的箭头阵列1
‑2‑
2,箭头的角度为30
‑
60
°
,箭头的尖端朝向样品流入的方向,流体通道末端与DEP阵列分选模块1
‑
3连通。
[0012]进一步地,流体通道末端通过一个依次串联的突缩结构1
‑2‑
3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确定性侧向位移和介电泳技术的微藻与细菌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PDMS盖片层(1)、ITO电极层(2)和玻璃基底层(3);所述ITO电极层(2)积淀在玻璃基底层(3)上,所述PDMS盖片层(1)与玻璃基底层(3)紧密键合;所述PDMS盖片层(1)包括依次连通的DLD分选模块(1
‑
1)、缓冲防堵塞模块(1
‑
2)和DEP阵列分选模块(1
‑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LD分选模块(1
‑
1)包含DLD分选流道、样品入口(1
‑1‑
1)、鞘液入口(1
‑1‑
2)、废液出口I(1
‑1‑
8)和废液出口II(1
‑1‑
9)以及微藻细胞流出通道(1
‑1‑
5),样品入口(1
‑1‑
1)通过左右分支管道与鞘液入口(1
‑1‑
2)的管道汇合于DLD分选流道入口端,DLD分选流道出口端分支为流阻匹配流道I(1
‑1‑
6)和流阻匹配流道II(1
‑1‑
7)以及中间的微藻细胞流出通道(1
‑1‑
5),流阻匹配流道I(1
‑1‑
6)和流阻匹配流道II(1
‑1‑
7)分别与废液出口I(1
‑1‑
8)和废液出口II(1
‑1‑
9)连通;所述DLD分选流道包括位于前部的圆形微柱阵列(1
‑1‑
3)和位于后部的正三角形微柱阵列(1
‑1‑
4),正三角形微柱阵列(1
‑1‑
4)以DLD分选流道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每排正三角形微柱的连线与DLD分选流道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
‑
10
°
;微藻细胞流出通道(1
‑1‑
5)的末端与缓冲防堵塞模块(1
‑
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微柱的直径为50μm,间距为200μm;正三角形微柱边长为55μm,三角形间距为40μ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微藻细胞流出通道(1
‑1‑
5)的末端通过一个突扩结构(1
‑1‑
10)与缓冲防堵塞模块(1
‑
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防堵塞模块(1
‑
2)包括流体通道(1
‑2‑
1)和交错排列的箭头阵列(1
‑2‑
2),箭头的角度为30
‑
60
°
,箭头的尖端朝向样品流入的方向,流体通道(1
‑2‑
1)末端与DEP阵列分选模块(1
‑
3)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流体通道(1
‑2‑
1)末端通过一个依次串联的突缩结构(1
‑2‑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