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26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17
确保相邻的阳端子零件间的爬电距离较长。连接器(A)具备:壳体(10),具有壁状的端子保持部(11);多个压入孔(13),形成于端子保持部(11);以及多个阳端子零件(20),单个地压入到多个压入孔(13),从端子保持部(11)的后表面(11R)向外部突出,在端子保持部(11)形成有突部(16),突部(16)从端子保持部(11)的后表面(11R)突出,以将相邻的压入孔(13)之间隔开的方式配置。方式配置。方式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


[0001]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将多个阳端子零件以贯穿状态装配于壳体的壁部。在壁部,多个阳端子零件以空开规定间隔地排列的方式配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676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在上述连接器中,在相邻的阳端子零件之间产生电位差的情况下,有可能电流从高电位侧的阳端子零件向低电位侧的阳端子零件沿着壁部的表面流动。
[0005]本公开的连接器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确保相邻的阳端子零件间的爬电距离较长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6]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壁状的端子保持部;多个压入孔,形成于所述端子保持部;以及多个阳端子零件,单个地压入到所述多个压入孔,从所述端子保持部的后表面向外部突出,在所述端子保持部形成有突部,所述突部从所述端子保持部的所述后表面突出,以将相邻的所述压入孔之间隔开的方式配置。专利技术效果
[0007]根据本公开,能够确保相邻的阳端子零件间的爬电距离较长。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连接器的侧视剖视图。图3是连接器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X

X线放大剖视图。图5是图3的Y

Y线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连接器,(1)具备:壳体,具有壁状的端子保持部;多个压入孔,形成于所述端子保持部;以及多个阳端子零件,单个地压入到所述多个压入孔,从所述端子保持部的后表面向外部突出,在所述端子保持部形成有突部,所述突部从所述端子保持部的所述后表面突出,以将相邻的所述压入孔之间隔开的方式配置。根据本公开的构成,相邻的阳端子零件间的爬电距离是沿着绕到突部背后而迂回的路径的距离。与不从端子保持部的后表面突出突部的结构相比,本公开的连接器能够确保相邻的阳端子零件间的爬电距离较长。
[0010](2)优选的是,在所述压入孔的后端部形成有以空开间隙的方式将所述阳端子零件包围的收纳部。根据该构成,相邻的阳端子零件间的爬电距离变长与收纳部的内表面相当的距离。
[0011](3)优选的是,所述阳端子零件具有向与所述阳端子零件的排列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后端位于比所述突部的后端靠前方。根据该构成,即使相邻的阳端子零件的伸出部间的距离较短,也能够确保阳端子零件间的爬电距离较长。
[0012](4)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压入孔以排成一列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端子保持部形成有肋,所述肋从所述端子保持部的所述后表面突出,以将多个所述突部彼此相连的方式配置。根据该构成,在压入孔的排列方向空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突部由肋连结,所以能够防止突部的变形。
[0013][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实施例1]参照图1~图5说明将本公开的连接器A具体化的实施例1。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欲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在本实施例1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1中的斜右上方及图2、4、5中的右方定义为前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4所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关于左右方向,将图3、5所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左方、右方。
[0014]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A通过将合成树脂制的壳体10和多个阳端子零件20组装而构成。壳体10是具有端子保持部11和罩部12的单一部件。端子保持部11在从前方观看壳体10的主视时呈方形,是将厚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壁状部位。罩部12是从端子保持部11的外周缘向前方呈方筒状延伸的形态。
[0015]如图2、4所示,在端子保持部11形成有在前后方向将端子保持部11贯穿的形态的多个压入孔13。多个压入孔13在相同高度沿左右方向以一定间距排列。压入孔13具有压入部14和收纳部15。压入部14构成压入孔13的前端侧区域。与前后方向垂直地将压入部14切断时的截面形状是在左右方向长的长方形。如图4所示,压入部14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是从压入部14的前端到后端固定的尺寸。压入部1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是从压入部14的前端到后端固定的尺寸。
[0016]收纳部15构成压入孔13的后端侧区域、即从压入部14的后端到压入孔13的后端的区域。收纳部15是上下对称的形状,且是左右对称的形状。收纳部15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比压入部14的宽度尺寸大,是从收纳部15的前端到后端固定的尺寸。如图5所示,收纳部15的左右两内侧面15S的前端部是相对于压入部14的左右两内侧面14S呈台阶状扩宽的形态。
[0017]收纳部15的高度尺寸从收纳部15的前端朝向后端逐渐变大。收纳部15的前端的高度尺寸是与压入部14的高度尺寸相同的尺寸。收纳部15的前端的截面形状是在左右方向细长的长方形。收纳部15的高度尺寸在端子保持部11的后表面11R中最大。端子保持部11的后表面11R中的收纳部15的开口形状是正方形或者接近正方形的长方形。如图4所示,在从侧方观看壳体10的侧视剖视时,收纳部15的左右两内侧面15S的形状是横置的梯形。收纳部15的上侧内表面15U以朝向前方逐渐降低的方式倾斜,收纳部15的下侧内表面15L以朝向前方逐渐升高的方式倾斜。
[0018]在端子保持部11一体形成有从端子保持部11的后表面11R突出的形态的多个突部16、和从端子保持部11的后表面11R突出的形态的上下一对肋17。多个突部16以将在左右方向相邻的压入孔13之间隔开的方式配置。突部16是在与压入孔1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上下方向细长地延伸的形态。突部16的上下方向的形成范围是与端子保持部11的后表面11R中的压入孔13的开口范围相同的区域。
[0019]突部16的左右两外侧面16S相对于收纳部15的内侧面15S的后端缘构成倾斜地相连。具体地讲,突部16的两外侧面16S以突部16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朝向突部16的突出端、即后端16R逐渐减小的方式呈锥形倾斜。位于一个压入孔13的左右两侧的两个突部16的外侧面16S彼此成为在左右方向对置的位置关系。一个压入孔13中的两个外侧面16S的对置间隔朝向突部16的突出端侧逐渐扩大。突部16的突出端面是与端子保持部11的后表面11R平行的平面。
[0020]上下一对肋17是与压入孔13的排列方向平行且细长地呈一直线状延伸的形态。肋17沿着端子保持部11的后表面11R中的压入孔13的开口缘中的上缘和下缘配置。上侧的肋17是将在左右排列的多个突部16的上端彼此连结的形态。下侧的肋17是将在左右排列的多个突部16的下端彼此连结的形态。因此,在从后方观看壳体10的后视时,多个突部16和上下一对肋17形成横置的梯子状。
[0021]肋17中面向压入孔13内的内表面17A相对于收纳部15的内侧面15S齐平状连续。具体地讲,上侧的肋17的内表面17A形成与收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壁状的端子保持部;多个压入孔,形成于所述端子保持部;以及多个阳端子零件,单个地压入到所述多个压入孔,从所述端子保持部的后表面向外部突出,在所述端子保持部形成有突部,所述突部从所述端子保持部的所述后表面突出,以将相邻的所述压入孔之间隔开的方式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压入孔的后端部形成有以空开间隙的方式将所述阳端子零件包围的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炎龙牧野健司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