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SR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17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聚合体成分为下述(I)及(II)中的至少任一者:(I)含有包含结构单元(A)以及结构单元(B)的聚合体[P],所述结构单元(A)来源于具有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二胺或具有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含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所述结构单元(B)具有选自由含氮的杂环结构及下述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II)含有包含结构单元(A)的聚合体[P1]、以及包含结构单元(B)的聚合体[P2]。A1为碳数5以上的一价链状烃基等。R1为氢原子或一价有机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

技术介绍

[0002]液晶元件被应用于自大型的液晶电视到智能手机等小型的显示装置的广范围的器件或用途中。随着此种液晶元件的多用途化,要求液晶元件的更高品质化,在液晶元件中,尝试了改善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的液晶取向膜的各种特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液晶取向剂中含有具有来源于具有羧基的二胺的结构的聚合体、以及具有来源于具有三级氮原子的二胺的结构的聚合体,由此改善涂膜的摩擦耐性及液晶取向膜的电特性。
[0004][现有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

922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8]在专利文献1的液晶取向剂中,认为通过聚合体所具有的羧基与三级氮原子的酸

碱相互作用而液晶取向膜中的电荷效率良好地转移,由此能够抑制在液晶元件中因施加直流电压而产生的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取向剂,含有聚合体成分,所述聚合体成分为下述(I)及(II)中的至少任一者:(I)含有包含结构单元(A)以及结构单元(B)的聚合体[P],所述结构单元(A)来源于具有由下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二胺或具有由下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含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所述结构单元(B)具有选自由含氮的杂环结构及下述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II)含有包含所述结构单元(A)的聚合体[P1]、以及包含所述结构单元(B)的聚合体[P2],式(1)中,A1为碳数5以上的一价链状烃基或脂环式烃基、或者在链状烃基或脂环式烃基的碳

碳键间具有

O

的碳数3以上的一价基;“*
1”表示与碳原子键结的键结键,式(2)中,R1为氢原子或一价有机基;“*
2”及“*
3”分别表示与碳原子键结的键结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所述聚合体[P]为选自由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聚酰亚胺及加成聚合体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所述聚合体[P1]及所述聚合体[P2]为选自由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聚酰亚胺及加成聚合体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所述聚合体[P1]及所述聚合体[P2]为选自由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及聚酰亚胺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所述聚合体[P1]及所述聚合体[P2]中的一者为选自由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及聚酰亚胺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另一者为加成聚合体。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相对于所述聚合体[P]所具有的来源于单体的结构单元的总量,所述聚合体[P]所具有的所述结构单元(A)与所述结构单元(B)的合计量为50摩尔%以下,所述聚合体[P]所具有的所述结构单元(A)与所述结构单元(B)的比率以摩尔比计为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1:0.025~3。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所述结构单元(B)为来源于具有选自由含氮的杂环结构及所述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的二胺的结构单元,或者为来源于具有选自由含氮的杂环结构及所述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含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所述结构单元(B)为来源于选自由下述式(3

1)所表示的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裕矢村上嘉崇
申请(专利权)人:JSR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