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连接器、第2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17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12
提供具备防止触电对策并且能简化端子的结构的第1连接器。第1连接器(21)具备顶端侧朝向第1方向(X1)延伸的第1端子构件(22)、保持第1端子构件的第1连接器壳体(23)、以及保持于第1连接器壳体的滑动构件(24)。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将第1端子构件中的与第1方向(X1)正交的方向的周围内的除第2方向(Y1)之外的部位覆盖的保护部(28)、在保护部中在第1方向开口的第1开口部(29)、以及在保护部中在第2方向开口的第2开口部(30)。滑动构件能在将第2开口部封闭的闭合位置到第1相反方向(X2)的开放位置之间滑动移动,第1相反方向是与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第1相反方向是与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第1相反方向是与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第1连接器、第2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0001]本公开涉及第1连接器、第2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具备高压电池、逆变器等车载设备。车载设备彼此通过线束及连接器连接。这样的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一般具有将端子的顶端方向以外的周围覆盖的保护部,但是为了将与端子连接的对方侧连接器的端子布设在正交方向,有保护部的一部分被切掉的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连接器中,为了防止手指等与端子接触而导致的触电,不仅在端子的顶端侧,而且在端子中与端子的延伸方向正交侧也设置有树脂制的保护构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6

5225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但是,在如上述的连接器中,是在端子中与端子的延伸方向正交侧也设置有保护构件的结构,因此有端子的形状和保护构件的形状变得复杂等的问题。
[000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防止触电对策并且能够简化端子的结构的第1连接器、第2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6]本公开的第1连接器,具备:第1端子构件,其顶端侧朝向第1方向延伸;第1连接器壳体,其保持所述第1端子构件;以及滑动构件,其保持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保护部,其将所述第1端子构件中的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周围内的除第2方向之外的部位覆盖;第1开口部,其在所述保护部中在所述第1方向开口;以及第2开口部,其在所述保护部中在所述第2方向开口,所述滑动构件能在将所述第2开口部封闭的闭合位置到第1相反方向的开放位置之间滑动移动,所述第1相反方向是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
[0007]本公开的第2连接器,相对于第1连接器能装卸,所述第1连接器具备:第1端子构件,其顶端侧朝向第1方向延伸;第1连接器壳体,其保持所述第1端子构件;以及滑动构件,其保持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保护部,其将所述第1端子构件中的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周围内的除第2方向之外的部位覆盖;第1开口部,其在所述保护部中在所述第1方向开口;以及第2开口部,其在所述保护部中在所述第2方向开口,所述滑动构件能在将所述第2开口部封闭的闭合位置到第1相反方向的开放位置之间滑动移动,所述第1相反方向是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在所述第2连接器中,具备:按压部,其在向所述第1连接器嵌装所述第2连接器时按压设置于所述滑动构件的被按压部而使所述
滑动构件滑动移动到所述开放位置;和卡合部,其在从所述第1连接器卸下所述第2连接器时通过拉拽设置于所述滑动构件的被卡合部,从而使所述滑动构件滑动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
[0008]本公开的连接器组件,具备第1连接器和相对于所述第1连接器能装卸的第2连接器,其中,所述第1连接器具备:第1端子构件,其顶端侧朝向第1方向延伸;第1连接器壳体,其保持所述第1端子构件;以及滑动构件,其保持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保护部,其将所述第1端子构件中的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周围内的除第2方向之外的部位覆盖;第1开口部,其在所述保护部中在所述第1方向开口;以及第2开口部,其在所述保护部中在所述第2方向开口,所述滑动构件能在将所述第2开口部封闭的闭合位置到第1相反方向的开放位置之间滑动移动,所述第1相反方向是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所述第2连接器具备:按压部,其在向所述第1连接器嵌装所述第2连接器时按压设置于所述滑动构件的被按压部而使所述滑动构件滑动移动到所述开放位置;和卡合部,其在从所述第1连接器卸下所述第2连接器时通过拉拽设置于所述滑动构件的被卡合部,从而使所述滑动构件滑动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专利技术效果
[0009]根据本公开的第1连接器、第2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能够具备防止触电对策并且简化端子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图3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第1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第1连接器的立体图。图5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第1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图。图6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第1连接器的局部主视图。图7是一实施方式中的滑动构件的立体图。图8是一实施方式中的滑动构件的立体图。图9是一实施方式中的滑动构件的立体图。图10是一实施方式中的滑动构件的立体图。图1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第1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第1连接器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13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第2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图。图14是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15是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16是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17是变更例中的滑动构件的立体图。图18是变更例中的滑动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公开的第1连接器,[1]具备:第1端子构件,其顶端侧朝向第1方向延伸;第1连接器壳体,其保持所述第1端子构件;以及滑动构件,其保持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保护部,其将所述第1端子构件中的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周围内的除第2方向之外的部位覆盖;第1开口部,其在所述保护部中在所述第1方向开口;以及第2开口部,其在所述保护部中在所述第2方向开口,所述滑动构件能在将所述第2开口部封闭的闭合位置到第1相反方向的开放位置之间滑动移动,所述第1相反方向是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
[0012]根据该结构,因为具备能在将在第2方向开口的第2开口部封闭的闭合位置到开放位置之间滑动移动的滑动构件,所以不需要在第1端子构件的第2方向设置保护构件的结构。因此,具备防止触电对策并且能够简化第1端子构件的结构。
[0013][2]优选的是,所述滑动构件具有滑动侧抑制部,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连接器侧抑制部,所述连接器侧抑制部通过在所述滑动构件位于所述闭合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滑动侧抑制部卡合,从而抑制所述滑动构件向所述第1相反方向移动。
[0014]根据该结构,因为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连接器侧抑制部,所述连接器侧抑制部抑制位于闭合位置的滑动构件向第1相反方向移动,所以可抑制例如滑动构件由于振动等而简单地向开放位置滑动移动。因此,防止触电对策变得良好。
[0015][3]优选的是,所述滑动构件具有滑动侧限制部,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连接器侧限制部,所述连接器侧限制部通过在所述滑动构件位于所述闭合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滑动侧限制部卡合,从而限制所述滑动构件向所述第1方向移动。
[0016]根据该结构,因为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连接器侧限制部,所述连接器侧限制部限制位于闭合位置的滑动构件向第1方向移动,所以可限制滑动构件从第1连接器壳体脱落。因此,防止触电对策变得良好。
[0017][4]优选的是,所述滑动构件具有在向所述第1连接器嵌装第2连接器时被设置于所述第2连接器的按压部按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第1连接器,具备:第1端子构件,其顶端侧朝向第1方向延伸;第1连接器壳体,其保持所述第1端子构件;以及滑动构件,其保持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保护部,其将所述第1端子构件中的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周围内的除第2方向之外的部位覆盖;第1开口部,其在所述保护部中在所述第1方向开口;以及第2开口部,其在所述保护部中在所述第2方向开口,所述滑动构件能在将所述第2开口部封闭的闭合位置到第1相反方向的开放位置之间滑动移动,所述第1相反方向是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1连接器,其中,所述滑动构件具有滑动侧抑制部,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连接器侧抑制部,所述连接器侧抑制部通过在所述滑动构件位于所述闭合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滑动侧抑制部卡合,从而抑制所述滑动构件向所述第1相反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1连接器,其中,所述滑动构件具有滑动侧限制部,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连接器侧限制部,所述连接器侧限制部通过在所述滑动构件位于所述闭合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滑动侧限制部卡合,从而限制所述滑动构件向所述第1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1连接器,其中,所述滑动构件具有在向所述第1连接器嵌装第2连接器时被设置于所述第2连接器的按压部按压的被按压部,所述滑动构件通过所述被按压部被所述按压部按压而滑动移动到所述开放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1连接器,其中,所述滑动构件具有多个所述被按压部。6.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1连接器,其中,所述滑动构件具有在从所述第1连接器卸下所述第2连接器时被设置于所述第2连接器的卡合部拉拽的被卡合部,所述滑动构件通过所述被卡合部被所述卡合部拉拽而滑动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1连接器,其中,所述滑动构件具有多个所述被卡合部。8.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1连接器,其中,所述被按压部和所述被卡合部在所述第1连接器与所述第2连接器的装卸方向排列。9.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1连接器,其中,所述被卡合部具有第1倾斜面,所述第1倾斜面相对于与所述第1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器的装卸方向正交的平面倾斜,在从所述第1连接器卸下所述第2连接器时,所述第1倾斜面在所述滑动构件位于所述
闭合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引导到变为不卡合。10.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1连接器,其中,所述滑动构件具有第2倾斜面,所述第2倾斜面相对于与所述第1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器的装卸方向正交的平面倾斜,在向所述第1连接器嵌装所述第2连接器时,所述第2倾斜面将所述卡合部引导到与所述被卡合部能卡合的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1连接器,其中,所述滑动构件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延伸并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可挠性的可挠片,所述被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可挠片。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1连接器,其中,所述可挠片具有基端部和与所述基端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设置于相反侧的顶端部,所述被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可挠片的所述顶端部,所述可挠片的所述基端部具有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凹陷的凹部。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1连接器,其中,所述滑动构件具有比所述可挠片厚的厚壁部,所述厚壁部向在所述第1连接器嵌装所述第2连接器时所述可挠片挠曲的方向突出。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1连接器,其中,所述第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井宏基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