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新型导电剂及其在预锂化复合正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053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新型导电剂及其在预锂化复合正极中的应用,该多功能新型导电剂为导电聚合物,选自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吡啶及其衍生物中至少一种,不仅能够降低补锂剂的分解电位,还能够保持极片的高导电性。还能够保持极片的高导电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新型导电剂及其在预锂化复合正极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新型导电剂及其在预锂化复合正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广泛用于数码、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等领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锂离子电池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在首次充电过程中会消耗大量从正极脱出的锂离子来形成负极表面的SEI膜,锂离子电池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副反应也会持续消耗活性锂,最终导致电池的初始容量降低,内阻增大,进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这种活性锂的损失在硅碳负极、合金负极中会更加明显。因此研究者针对活性锂的损失开发了补锂技术。
[0003]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补锂路线有负极补锂和正极补锂。相较于负极补锂,正极补锂可以直接将正极补锂材料添加进正极浆料中,无需额外工艺改进,成本相对较低,且安全性优异。但是,常用的正极补锂剂有Li2O2、Li3N、Li2C4O4、Li2C2O4、Li2C3O5和Li2C4O6等,分解电位都比较高(4.2
‑<br/>4.6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新型导电剂在催化补锂剂分解、降低补锂剂分解电位中的应用,所述导电剂选自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吡啶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剂选自草酸锂、过硼化锂、碘化锂、碳酸锂、偏硅酸锂、正硅酸锂、磷酸锂、硫酸锂、硼酸锂、氧化锂、超氧化锂、硫化锂、氮化锂、氟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3.一种多功能新型导电剂在制备预锂化复合正极中的应用,所述导电剂选自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吡啶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占预锂化复合正极总质量的0.1wt%~20wt%。5.一种预锂化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粘接剂、补锂剂和多功能新型导电剂,所述导电剂选自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吡啶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锂化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正极活性物质、粘接剂、补锂剂和多功能新型导电剂的质量比为(1~10):(0.1~2):(0.1~5):(0.1~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锂化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正极活性物质、粘接剂、补锂剂和多功能新型导电剂的质量比为(5~8):1:(0.1~2):(0.1~2)。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预锂化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选自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富锂正极材料、聚阴离子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佳曾子琪覃明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