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小区用雨水回收、喷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9834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小区用雨水回收、喷灌系统,涉及雨水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污雨水收集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主要结构为:包括雨水收集模块、地下蓄水池以及喷灌模块,所述地下蓄水池包括过滤区和蓄水区,所述过滤区与雨水收集模块连接,蓄水区与喷灌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海绵小区用雨水回收、喷灌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完成雨水的收集、过滤、储蓄、再利用,解决了露天收集池收集的雨水水质差的问题。收集池收集的雨水水质差的问题。收集池收集的雨水水质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小区用雨水回收、喷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回收再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小区用雨水回收、喷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小区是指小区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需要用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小区的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小区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小区区域内的渗透、积存,进而促进雨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0003]在雨水回收再利用的
中,传统的方式是通过露天的雨水收集池来收集雨水。但是,由于前期的雨水污染性较大,含有较多的化学沉着物质,且传统的露天收集池未能将雨水净化处理,会造成储存的水质差。同时,现有的雨水收集系统大部分都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不能实现智能化控制、不能对洪涝情况对蓄水进行调控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小区用雨水回收、喷灌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完成雨水的收集、过滤、储蓄、再利用,解决了露天收集池收集的雨水水质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海绵小区用雨水回收、喷灌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模块、地下蓄水池以及喷灌模块,所述地下蓄水池包括通过隔墙分隔出的沿水平向设置的过滤区和蓄水区,所述隔墙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过滤区通过雨水收集管与雨水收集模块连接,蓄水区通过喷灌给水管与喷灌模块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雨水收集模块包括主干道雨水收集模块、绿化行道雨水收集模块、水景区雨水收集模块以及建筑露台雨水收集模块。
[0007]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干道雨水收集模块包括主干道,所述主干道两侧皆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雨水汇流槽,所述雨水汇流槽底部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地下蓄水池连接;所述雨水汇流槽内填充有透水砼。
[0008]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绿化行道雨水收集模块包括由透水地砖铺设而成的绿化行道,所述绿化行道下方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雨水收集腔,所述雨水收集腔底部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地下蓄水池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景区雨水收集模块包括水景区,所述水景区的上部侧壁上设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地下蓄水池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建筑露台雨水收集模块包括建筑露台,所述建筑露台的底面上设有集水口,所述集水口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地下蓄水池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地下蓄水池的一侧下方设有市政雨水管网,所述市政雨水管网通过一溢水管与地下蓄水池的蓄水区上部连通。
[0012]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区包括通过通过分割墙分隔出的沿水平向设置的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所述分割墙下部设有过流口,所述第一过滤区上部通过雨水收集管与雨水收集模块连接,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内皆设有至少两层过滤层。
[0013]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喷灌给水管通过第一电子阀与喷灌模块连接,所述喷灌模块包括若干个喷头、与第一电子阀电连接的喷灌控制器。
[0014]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喷灌给水管还通过第二电子阀与自来水给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电子阀与一水源切换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水源切换控制器还与一设置在蓄水区中的水位传感器电连接。
[0015]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海绵小区用雨水回收、喷灌系统的优点为:
[0017]1、该装置包括雨水收集模块、地下蓄水池以及喷灌模块,地下蓄水池包括通过隔墙分隔出的沿水平向设置的过滤区和蓄水区,隔墙上部设有溢流口,过滤区通过雨水收集管与雨水收集模块连接,蓄水区通过喷灌给水管与喷灌模块连接。
[0018]使用时,先通过雨水收集模块将落在小区中的雨水收集起来。然后,利用雨水收集管,将雨水收集模块收集到的雨水输送到地下蓄水池的过滤区中。雨水经过过滤区过滤之后,以溢流的方式溢流到蓄水区中,从而完成对雨水的收集、过滤和储蓄。最后,在需要用水的时候,利用喷灌给水管,将过滤净化后的雨水输送到喷灌模块中,用来对小区中的绿植进行喷灌利用。
[0019]通过该系统,能完成雨水的收集、过滤、储蓄、再利用,大大节约了小区用水,节约了水资源。同时,由于收集来的雨水进行了过滤净化,还解决了露天收集池收集的雨水水质差的问题。
[0020]2、雨水收集模块包括主干道雨水收集模块、绿化行道雨水收集模块、水景区雨水收集模块以及建筑露台雨水收集模块。通过主干道雨水收集模块、绿化行道雨水收集模块、水景区雨水收集模块以及建筑露台雨水收集模块,能够收集小区主干道、绿化行道、水景区以及建筑露台上的雨水,进而达到全方位收集小区中的降雨的目的,提高了对雨水的回收率。
[0021]3、主干道雨水收集模块包括主干道,主干道两侧皆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雨水汇流槽,雨水汇流槽底部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地下蓄水池连接。雨水汇流槽内填充有透水砼。通过雨水汇流槽配合雨水收集管,能将落在主干道上的雨水收集起来送入到地下蓄水池中,完成对主干道雨水的回收。同时,由于雨水汇流槽内填充有透水砼,也能够避免主干道上的大质量杂质随着雨水汇流到地下蓄水池中。从这个角度来看,雨水汇流槽还起到了一定的过滤拦截作用,能够对雨水进行初步的净化。
[0022]4、绿化行道雨水收集模块包括由透水地砖铺设而成的绿化行道,绿化行道下方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雨水收集腔,雨水收集腔底部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地下蓄水池连接。通过雨水收集腔配合雨水收集管,能将落在绿化行道上的雨水收集起来送入到地下蓄水池中,完成对绿化行道雨水的回收。同时,由于绿化行道由透水地砖铺设而成,也能够避免绿化行道上的大质量杂质随着雨水汇流到地下蓄水池中,能够对雨水进行初步的净化。
[0023]5、水景区雨水收集模块包括水景区,水景区的上部侧壁上设有溢水口,溢水口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地下蓄水池连接。雨水落在水景区中,会造成水景区中的水位上涨,上涨的上层清水会通过溢水口进入到雨水收集管,最后汇入地下蓄水池,完成雨水收集的同时还能保持水景区中的水位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高度。
[0024]6、地下蓄水池的一侧下方设有市政雨水管网,市政雨水管网通过一溢水管与地下蓄水池的蓄水区上部连通。当蓄水区中的储水过多时,还能将多余的储水通过溢水管输送到市政雨水管网中,避免地下蓄水池的储水过多。
[0025]7、过滤区包括通过通过分割墙分隔出的沿水平向设置的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分割墙下部设有过流口,第一过滤区上部通过雨水收集管与雨水收集模块连接,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内皆设有至少两层过滤层。如此设计过滤区,能够使雨水经过多次过滤之后才会进入到蓄水区中,进而保证了对雨水的净化效果。
[0026]8、喷灌给水管通过第一电子阀与喷灌模块连接,喷灌模块包括若干个喷头、与第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小区用雨水回收、喷灌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模块、地下蓄水池(5)以及喷灌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蓄水池(5)包括通过隔墙(52)分隔出的沿水平向设置的过滤区(51)和蓄水区(53),所述隔墙(52)上部设有溢流口(521),所述过滤区(51)通过雨水收集管(7)与雨水收集模块连接,蓄水区(53)通过喷灌给水管(8)与喷灌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小区用雨水回收、喷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模块包括主干道雨水收集模块、绿化行道雨水收集模块、水景区雨水收集模块以及建筑露台雨水收集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小区用雨水回收、喷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道雨水收集模块包括主干道(1),所述主干道(1)两侧皆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雨水汇流槽(11),所述雨水汇流槽(11)底部通过雨水收集管(7)与地下蓄水池(5)连接;所述雨水汇流槽(11)内填充有透水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小区用雨水回收、喷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行道雨水收集模块包括由透水地砖铺设而成的绿化行道(2),所述绿化行道(2)下方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雨水收集腔(21),所述雨水收集腔(21)底部通过雨水收集管(7)与地下蓄水池(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小区用雨水回收、喷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景区雨水收集模块包括水景区(3),所述水景区(3)的上部侧壁上设有溢水口(31),所述溢水口(31)通过雨水收集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萍黄吉剑任永强周书兰文开君刘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云辰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