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连接组合、固定座、连接座、灯具安装结构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75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连接组合、固定座、连接座、灯具安装结构及灯具,属于照明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连接器设置于安装基础上,用于与灯具的第二连接器电性配合为灯具供电,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电气连接部,所述绝缘本体开设有供灯具的第二连接器插入的插槽,所述电气连接部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插槽,从而第二连接器的电气配合部能够直接插入插槽内与电气连接部电性接触,即能够利用电气配合部和电气连接部实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导向对位,进而在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匹配连接时,无需用户反复尝试进行对位,提高了组装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连接组合、固定座、连接座、灯具安装结构及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连接组合、固定座、连接座、灯具安装结构及灯具,属于照明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安装灯具时,需要在包括天花板在内的安装基础上,先安装底盘,再在底盘上分别安装电源模块和光源模块,然后再进行电路接线以及盖上灯罩。
[0003]这种安装方式使得用户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灯具安装,如用户需要长时间双手抬臂将电源模块与底盘上的电源电性连接,也就是灯具的安装、维修或拆卸过程耗时费力。而且,安装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周向上的对位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连接动作,而两者的对接面往往是面对面的,用户将两者连接时因无法直观地看到对接面,因此需要反复尝试才能使得两者完成对位,导致安装效率较低。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灯具安装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地将灯具安装到安装基础上的连接器、连接组合、固定座、连接座、灯具安装结构及灯具,以解决现有灯具安装到安装基础上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第一连接器,设置于安装基础上,用于与灯具的第二连接器电性配合为灯具供电,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电气连接部,所述绝缘本体开设有插槽,所述电气连接部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插槽,所述插槽配置为朝向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开口,以便灯具的第二连接器能够沿不同的方向插入所述插槽与所述电气连接部电性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气连接部包括固定部和与固定部相连的接触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接触部自所述固定部延伸至暴露于所述插槽,以与灯具的第二连接器电性接触。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成对设置,以在两个接触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呈U形设置,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固定臂及垂直于第一固定臂设置的第二固定臂和第三固定臂,两个接触部分别自所述第二固定臂和所述第三固定臂同向延伸形成。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气连接部还包括与所述接触部相连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设置有至少两对,以沿不同的方向引导灯具的第二连接器进入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接触部电性接触。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沿上下方向组装固定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插槽同时开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第二连接器,其能够与灯体连接,同时与前述的第一连接器匹配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基座和收容在所述基座内的电气配合部,所述电气配合部延伸超出所述基座,用于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槽内与所述电气连接部电性接触。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气配合部配置为插针结构。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包括沿上下方向组装固定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电气配合部限位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接组合,包括前述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且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配置为由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电气配合部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槽内与所述电气连接部电性接触,使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
[00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配置为与安装基础固定连接,同时配置为与灯具的连接座机械及电性连接为灯具供电,所述固定座包括前述的第一连接器。
[00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配置为与安装基础上的固定座机械及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座包括前述的第二连接器。
[00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安装结构,包括前述的固定座和连接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接座匹配实现机械及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电气配合部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槽内与所述电气连接部电性接触,使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
[00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前述的灯具安装结构、设置于灯具安装结构内的驱动模块、与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的光源模块以及与所述灯具安装结构组装固定的边框组件和面罩,所述面罩配置为将所述光源模块的出射光自所述面罩射出。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第一连接器、在连接座上设置第二连接器,且第二连接器的电气配合部能够直接插入第一连接器的插槽内与其电气连接部电性接触,即能够利用电气配合部和电气连接部实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导向对位,从而在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匹配连接时,无需用户反复尝试进行对位,提高了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符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所示灯具的部分分解图及局部放大视图。
[0023]图3是图1所示灯具的分解图。
[0024]图4是图3中连接座、固定座及旋转件的分解图。
[0025]图5是图4中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视图。
[0026]图6是图5中固定座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视图。
[0027]图7是图5中旋转件、定位件及连接件的分解图及局部放大视图。
[0028]图8是图3中滑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图8所示滑动组件的分解图。
[0030]图10是图9中滑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是图10所示滑动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2是图3中第一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13是图12所示第一连接器的分解图。
[0034]图14是图13中第一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15是图13中第二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16是图13中电气连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17是图16所示电气连接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8是图3中第二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19是图18所示第二连接器的分解图。
[0040]图20是图19中第一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21是图19中第二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22是图3中光源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23是图3中面罩与部分边框组件结合后的配合图。
[0044]图24是图23的分解图。
[0045]图25是图24中边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6]图26是图25所示边框的侧视图。
[0047]图27是图24中角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8]图28是图24中固定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安装基础上,用于与灯具的第二连接器(24)电性配合为灯具供电,所述第一连接器(17)包括绝缘本体(171)和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171)内的电气连接部(172),所述绝缘本体(171)开设有插槽(1710),所述电气连接部(172)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插槽(1710),所述插槽(1710)配置为朝向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开口,以便灯具的第二连接器(24)能够沿不同的方向插入所述插槽(1710)与所述电气连接部(17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连接部(172)包括固定部(1721)和与固定部(1721)相连的接触部(1722),所述固定部(1721)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71)内,所述接触部(1722)自所述固定部(1721)延伸至暴露于所述插槽(1710),以与灯具的第二连接器(24)电性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1722)成对设置,以在两个接触部(172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172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721)呈U形设置,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固定臂(1723)及垂直于第一固定臂(1723)设置的第二固定臂(1724)和第三固定臂(1725),两个接触部(1722)分别自所述第二固定臂(1724)和所述第三固定臂(1725)同向延伸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连接部(172)还包括与所述接触部(1722)相连的引导部(175),所述引导部(175)设置有至少两对,以沿不同的方向引导灯具的第二连接器(24)进入所述夹持空间(1728)与所述接触部(1722)电性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71)包括沿上下方向组装固定的第一本体(1711)和第二本体(1712),所述插槽(1710)同时开设于所述第一本体(1711)和所述第二本体(1712)。7.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能够与灯体连接,同时与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连接器(17)匹配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24)包括基座(241)和收容在所述基座(241)内的电气配合部(242),所述电气配合部(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修风沈明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