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955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消毒装置,消毒箱内部设置有隔离转换组件,支撑内圈外侧活动套接有柔性齿圈,柔性齿圈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驱动电机输出轴贯穿消毒箱连接主动齿轮,柔性齿圈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管底端焊接有网笼,顶板底面均匀粘接有隔离帘,消毒箱一端铰接有取出门,消毒箱内部处于两个顶板之间位置处安装有消毒烘干组件,隔板侧面中安装有热风扇,消毒管底端和中部均安装有雾化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柔性齿圈带动放置有待消毒器具的网笼循环转动进行消毒,且取出部分和消毒部分被隔离帘隔开,可同时进行消毒和取出的操作,互不干扰,连续消毒不需要停机取出,消毒时间更短,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消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材
,具体为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外科护理学包含了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和护理学基础理论。是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各期和外科感染以及一些外科学生理方面的护理内容。就通俗大概地来,说就是各类手术后的护理内容,在外科护理中,使用的多种器具均需要进行消毒。
[0003]但是目前的外科护理装置在进行消毒时,通常为集中消毒后再停止消毒后取出,消毒间隔时间长,且无法连续进行消毒操作,消毒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消毒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外科护理装置在进行消毒时,通常为集中消毒后再停止消毒后取出,消毒间隔时间长,且无法连续进行消毒操作,消毒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面安装有消毒箱,所述消毒箱内部设置有隔离转换组件,所述隔离转换组件包括支撑内圈、柔性齿圈、防护外圈、支撑底圈、主动齿轮、驱动电机、连接杆、连接管、网笼、顶板、隔离帘、磁条和取出门;
[0006]所述支撑内圈固定安装有消毒箱顶面中部,所述支撑内圈外侧活动套接有柔性齿圈,所述消毒箱内部顶面处于柔性齿圈外侧位置处焊接有防护外圈,所述防护外圈底端焊接有支撑底圈,所述柔性齿圈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消毒箱顶面对应主动齿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贯穿消毒箱连接主动齿轮,所述柔性齿圈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通过螺纹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端焊接有网笼;
[0007]所述消毒箱内部顶面靠近支撑内圈两端处均通过螺钉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面均匀粘接有隔离帘,所述隔离帘两侧均粘接有磁条,所述消毒箱一端铰接有取出门。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内圈和防护外圈的间距大于支撑底圈的宽度,所述连接杆外侧贴合支撑底圈内壁。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圈由半圆弧形板和两端的矩形长条焊接组合而成,所述主动齿轮远离半圆弧形板支撑内圈、防护外圈和支撑底圈均贯穿顶板,所述支撑底圈底面和顶板底面平齐。
[0010]优选的,相邻所述磁条相互靠近的一侧极性相反,所述隔离帘底端粘接有配重条。
[0011]优选的,所述消毒箱远离取出门一端铰接安装有检验门,所述取出门和检验门尺寸相等。
[0012]优选的,所述消毒箱内部处于两个顶板之间位置处安装有消毒烘干组件,所述消毒烘干组件包括隔板、热风扇、活性炭滤板、消毒管、雾化喷头、总管、水泵和排风管;
[0013]所述隔板固定安装于两个底顶板之间,所述隔板侧面中安装有热风扇,所述消毒
箱顶面靠近热风扇一侧固定贯穿安装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内部安装有活性炭滤板,所述消毒箱顶面远离热风扇一侧均匀贯穿安装有消毒管,所述消毒管底端和中部均安装有雾化喷头,若干所述消毒管顶端和总管连接,所述总管顶面安装有水泵。
[0014]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热风扇和水泵输入端分别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6]1、设置有隔离转换组件,利用柔性齿圈带动放置有待消毒器具的网笼循环转动进行消毒,且取出部分和消毒部分被隔离帘隔开,可同时进行消毒和取出的操作,互不干扰,连续消毒不需要停机取出,消毒时间更短,效率更高。
[0017]2、在消毒完成后,通过打开检验门进行检测,消毒不合格的再返回消毒处进行消毒,同取出操作相同,配合隔离转换组件,此操作也无需停机,检验简单方便,进一步提高了消毒的效率。
[0018]3、设置有消毒烘干组件,医用器具在隔板一侧消毒后进入隔板另一侧进行烘干,方便后续的医用器具的使用,烘干和消毒距离近且不会互相干燥,有效节约了空间,且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隔离转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图2的A区域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热风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1、支撑架;2、消毒箱;
[0026]3、隔离转换组件;301、支撑内圈;302、柔性齿圈;303、防护外圈;304、支撑底圈;305、主动齿轮;306、驱动电机;307、连接杆;308、连接管;309、网笼;310、顶板;311、隔离帘;312、磁条;313、取出门;
[0027]4、配重条;5、检验门;
[0028]6、消毒烘干组件;601、隔板;602、热风扇;603、活性炭滤板;604、消毒管;605、雾化喷头;606、总管;607、水泵;608、排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消毒装置技术方案,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顶面安装有消毒箱2,消毒箱2内部设置有隔离转换组件3,隔离转换组件3包括支撑内圈301、柔性齿圈302、防护外圈303、支撑底圈304、主动齿轮305、驱动电机306、连接杆307、连接管308、网笼309、顶板310、隔离帘311、磁条312和取出门313;
[0031]支撑内圈301固定安装有消毒箱2顶面中部,支撑内圈301外侧活动套接有柔性齿圈302,消毒箱2内部顶面处于柔性齿圈302外侧位置处焊接有防护外圈303,防护外圈303底端焊接有支撑底圈304,柔性齿圈302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305,消毒箱2顶面对应主动齿轮305处安装有驱动电机306,驱动电机306输出轴贯穿消毒箱2连接主动齿轮305,柔性齿圈302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7,支撑内圈301和防护外圈303的间距大于支撑底圈304的宽度,连接杆307外侧贴合支撑底圈304内壁,便于柔性齿圈302在,支撑内圈301和防护外圈303之间移动,连接杆307底端通过螺纹套接有连接管308,连接管308底端焊接有网笼309;
[0032]消毒箱2内部顶面靠近支撑内圈301两端处均通过螺钉安装有顶板310,防护外圈303由半圆弧形板和两端的矩形长条焊接组合而成,主动齿轮305远离半圆弧形板支撑内圈301、防护外圈303和支撑底圈304均贯穿顶板310,支撑底圈304底面和顶板310底面平齐,使得柔性齿圈302露出,便于柔性齿圈302和主动齿轮305啮合,顶板310底面均匀粘接有隔离帘311,隔离帘311两侧均粘接有磁条312,相邻磁条312相互靠近的一侧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消毒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面安装有消毒箱(2),所述消毒箱(2)内部设置有隔离转换组件(3),所述隔离转换组件(3)包括支撑内圈(301)、柔性齿圈(302)、防护外圈(303)、支撑底圈(304)、主动齿轮(305)、驱动电机(306)、连接杆(307)、连接管(308)、网笼(309)、顶板(310)、隔离帘(311)、磁条(312)和取出门(313);所述支撑内圈(301)固定安装有消毒箱(2)顶面中部,所述支撑内圈(301)外侧活动套接有柔性齿圈(302),所述消毒箱(2)内部顶面处于柔性齿圈(302)外侧位置处焊接有防护外圈(303),所述防护外圈(303)底端焊接有支撑底圈(304),所述柔性齿圈(302)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305),所述消毒箱(2)顶面对应主动齿轮(305)处安装有驱动电机(306),所述驱动电机(306)输出轴贯穿消毒箱(2)连接主动齿轮(305),所述柔性齿圈(302)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7),所述连接杆(307)底端通过螺纹套接有连接管(308),所述连接管(308)底端焊接有网笼(309);所述消毒箱(2)内部顶面靠近支撑内圈(301)两端处均通过螺钉安装有顶板(310),所述顶板(310)底面均匀粘接有隔离帘(311),所述隔离帘(311)两侧均粘接有磁条(312),所述消毒箱(2)一端铰接有取出门(3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圈(301)和防护外圈(303)的间距大于支撑底圈(304)的宽度,所述连接杆(307)外侧贴合支撑底圈(304)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桂芳杨晓娟董芝芳王存女罗冬霞
申请(专利权)人: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