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23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体,支撑脚柱,动力腔,高温测试腔,耐压测试腔,受热均匀耐高温测试约束架组件,耐压测试承压台组件,施力测试液压顶组件,密封防护门,加热网,碎渣漏孔,导斗,接收盒,控制面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支撑脚柱分别螺栓连接在检测箱体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动力腔一体化开设在检测箱体的内部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高温测试腔一体化设置在检测箱体的左上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对环氧树脂灌封料的耐高温和耐压测试,结构分布合理,便于进行操作,在实验完毕对破损产生的样品废渣进行清理到碎渣漏孔内,并经过导斗收集到接收盒内,增加维护清理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环氧树脂生产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环氧树脂封装料通常由A组分和B组分混合而成,生产得到的A、B组分是分开包装和运输的,使用时将两组原料混合均匀,然后涂覆、浇注或灌封于待封装器件上进行常温或加温固化。厂家需要检测生产得到的A、B组分的保存稳定性,因此要将放置一段时间后的A、B组分混合在一起获得封装料,以检测其物理、化学性质是否仍然符合要求。
[0003]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特定,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研发新产品时需要对环氧树脂作各项质量检测。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1263118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环氧树脂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体、热成像仪、控制面板、气压升降杆、酸碱液体存放桶、水泵、支撑底座、固定支架,所述检测箱体上部连接气压升降杆,所述气压升降杆下部连接高温防护套,所述高温防护套内部连接多个高温加热灯管,所述高温加热灯管均匀分布在高温防护套内部,检测箱体下部具有环氧树脂固定台。但是现有的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后的性能测试还存在着不便于对成型的环氧树脂灌封料成品进行夹持固定,在进行高温测试时受热不均匀和测试性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0004]由鉴于此,专利技术一种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检测设备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后的性能测试不便于对成型的环氧树脂灌封料成品进行夹持固定,在进行高温测试时受热不均匀和测试性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0006]一种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体,支撑脚柱,动力腔,高温测试腔,耐压测试腔,受热均匀耐高温测试约束架组件,耐压测试承压台组件,施力测试液压顶组件,密封防护门,加热网,碎渣漏孔,导斗,接收盒,控制面板和温度传感器;
[0007]所述的支撑脚柱分别螺栓连接在检测箱体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动力腔一体化开设在检测箱体的内部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高温测试腔一体化设置在检测箱体的左上侧;所述的耐压测试腔设置在检测箱体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受热均匀耐高温测试约束架组件螺钉连接在高温测试腔的下部中间位置;
[0008]所述的耐压测试承压台组件插接在耐压测试腔的内部下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施力测试液压顶组件螺栓连接在动力腔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防护门分别铰链合页连接在高温测试腔和耐压测试腔的前部;所述的加热网设置在高温测试腔的内部并与检测箱体的内部后壁螺钉连接设置;
[0009]所述的碎渣漏孔开设在检测箱体的下壁右侧位置;所述的导斗螺纹连接在碎渣漏孔的下部位置;所述的接收盒套接在导斗的下部;所述的控制面板螺钉连接在检测箱体的
前部右上侧;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螺钉连接在高温测试腔的内部右上侧。
[0010]优选的,所述的控制面板的前部上侧镶嵌有显示屏;所述的控制面板的内部中间位置螺钉连接有控制主机;所述的控制面板的前部下侧中间位置镶嵌有操控按键。
[0011]优选的,所述的受热均匀耐高温测试约束架组件包括配重底座板,支撑立柱,滚珠轴承,卡座,约束弹簧片,驱动轴,连接轴和驱动马达;所述的支撑立柱分别螺钉连接在配重底座板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滚珠轴承镶嵌在支撑立柱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卡座螺钉连接在连接轴的顶端;所述的连接轴一个镶嵌在左侧设置的滚珠轴承的内部,另一端贯穿右侧设置的滚珠轴承的内部与驱动轴焊接设置;所述的驱动轴联轴器连接在驱动马达的输出端。
[0012]优选的,所述的耐压测试承压台组件包括承压台板,支撑杆,侧支杆,压紧板,夹紧螺钉和缓冲垫;所述的支撑杆分别螺纹连接在承压台板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侧支杆螺钉连接在承压台板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压紧板轴接在侧支杆的上部后侧位置;所述的夹紧螺钉螺纹连接在压紧板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缓冲垫胶接在夹紧螺钉的下端。
[0013]优选的,所述的施力测试液压顶组件包括液压缸,输出轴,压盘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输出轴联轴器连接在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的压盘螺栓连接在输出轴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螺钉连接在压盘的内侧中间位置。
[0014]优选的,所述的动力腔分别与高温测试腔和耐压测试腔之间设置有不锈钢分隔板;所述的动力腔与耐压测试腔的内部相连通设置。
[0015]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插接在耐压测试腔的下壁上。
[0016]优选的,所述的配重底座板螺栓连接在高温测试腔的下壁上。
[0017]优选的,所述的压盘具体采用圆形的不锈钢盘;所述的压盘和承压台板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0018]优选的,所述的密封防护门的右侧镶嵌有锁扣把手;所述的密封防护门的内部镶嵌有钢化玻璃窗。
[0019]优选的,所述的操控按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热网,显示屏,驱动马达和液压缸分别电性连接控制主机;所述的操控按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热网,显示屏,液压缸,驱动马达和控制主机分别采用机械通信
内常见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不在此一一赘述。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技术能够满足对环氧树脂灌封料的耐高温和耐压测试。
[0022]在进行耐高温测试时,将环氧树脂灌封料样品卡接在卡座内,并用约束弹簧片进行夹紧固定,控制驱动马达进行工作,从而带动驱动轴和连接轴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样品片进行转动,在加热网的作用下起到加热的作用,从而进行耐高温测试,在温度传感器的作用下将高温测试腔内的温度传送到控制主机内,并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便于对测试过程进行控制察看;
[0023]在进行耐压测试时,将环氧树脂灌封料样品卡接在压紧板的下部并拧紧夹紧螺钉带动缓冲垫向下移动,进行夹紧操作,控制液压缸带动输出轴和压盘向下压缩,从而对环氧树脂灌封料样品施加压力,在压力传感器对承压结果数据进行检测;
[0024]在实验完毕对破损产生的样品废渣进行清理到碎渣漏孔内,并经过导斗收集到接收盒内,增加维护清理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的受热均匀耐高温测试约束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的耐压测试承压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的施力测试液压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的电气接线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1、检测箱体;2、支撑脚柱;3、动力腔;4、高温测试腔;5、耐压测试腔;6、受热均匀耐高温测试约束架组件;61、配重底座板;62、支撑立柱;63、滚珠轴承;64、卡座;65、约束弹簧片;66、驱动轴;67、连接轴;68、驱动马达;7、耐压测试承压台组件;71、承压台板;72、支撑杆;73、侧支杆;74、压紧板;75、夹紧螺钉;76、缓冲垫;8、施力测试液压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体(1),支撑脚柱(2),动力腔(3),高温测试腔(4),耐压测试腔(5),受热均匀耐高温测试约束架组件(6),耐压测试承压台组件(7),施力测试液压顶组件(8),密封防护门(9),加热网(10),碎渣漏孔(11),导斗(12),接收盒(13),控制面板(14)和温度传感器(15);所述的支撑脚柱(2)分别螺栓连接在检测箱体(1)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动力腔(3)一体化开设在检测箱体(1)的内部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高温测试腔(4)一体化设置在检测箱体(1)的左上侧;所述的耐压测试腔(5)设置在检测箱体(1)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受热均匀耐高温测试约束架组件(6)螺钉连接在高温测试腔(4)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耐压测试承压台组件(7)插接在耐压测试腔(5)的内部下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施力测试液压顶组件(8)螺栓连接在动力腔(3)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防护门(9)分别铰链合页连接在高温测试腔(4)和耐压测试腔(5)的前部;所述的加热网(10)设置在高温测试腔(4)的内部并与检测箱体(1)的内部后壁螺钉连接设置;所述的碎渣漏孔(11)开设在检测箱体(1)的下壁右侧位置;所述的导斗(12)螺纹连接在碎渣漏孔(11)的下部位置;所述的接收盒(13)套接在导斗(12)的下部;所述的控制面板(14)螺钉连接在检测箱体(1)的前部右上侧;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5)螺钉连接在高温测试腔(4)的内部右上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面板(14)的前部上侧镶嵌有显示屏(141);所述的控制面板(14)的内部中间位置螺钉连接有控制主机(142);所述的控制面板(14)的前部下侧中间位置镶嵌有操控按键(14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热均匀耐高温测试约束架组件(6)包括配重底座板(61),支撑立柱(62),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刘敏黄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嘉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