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87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外周呈辐射状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上设有若干显影定位块;所述主体和定位条在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中不显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影定位块在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中均能成像,且多个显影定位块之间的相对坐标固定不变,为磁共振影像和CT影像切片堆叠起来的三维矩阵提供空间标记,方便了对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的三维精准配准。方便了对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的三维精准配准。方便了对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的三维精准配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

技术介绍

[0002]CT(computed tomography,CT)是利用X射线穿过物体而得出不同衰减获得人体信息成像,CT影像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对刚性物质体具有密度差异的病灶成像清晰,但对软体组织病灶的显像却有所欠缺。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根据在强磁场中放射波和氢核的相互作用而获得。MRI是利用人体组织内部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成像方法,从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组织的组成变化和病理状态下各组织成分之间水分子交换的功能情况。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对软组织具有较好的分辨率。
[0003]为了更为全面的掌握患者骨骼和软组织信息,目前多采用将同一患者的CT图像和MRI影像进行配准融合。但是由于CT图像和MRI影像由不同的设备采集得到,在两者进行配准时,难度较大,耗费时间较长,且配准精确度较低。特别是对于头部等结构复杂的部位,如何实现三维配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利用该贴条进行CT和磁共振影像检测后,可以利用贴条自身的显影定位块快速实现对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的精确配准。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外周呈辐射状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上设有若干显影定位块;所述主体和定位条在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中不显影。
[0006]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条为两个以上,多个定位条沿主体外周均匀设置。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定位条为3~8条。
[0007]作为优选,在每个定位条上,设有多个显影定位块,多个显影定位块沿定位条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作为进一步优选,每根定位条上,显影定位块的数量为2~6个。
[0008]作为优选,本技术的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用于头部CT磁共振影像检测。
[0009]作为优选,至少有两个定位条上显影定位块显影形状或者图案不同。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三维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的快速精确配准。可选择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圆形、三角形等等规则形状,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状,以便于辨认为准。可以选择图案也没有严格限定,可以是花纹,编织图案等等。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体为环状结构。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将环状结构主体套设在患者头部,进一步稳定对贴条的定位。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主体为长度可调的环状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对主体长度的调整。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主体或者定位条上设有固定件。利用该固定件可以将本技术
的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与待检测部位固定,以实现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与待检测部位的相对固定,进而最终实现对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的重新定位和相互的配准。
[0013]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为设置在定位条上的胶带、粘扣。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和定位条为透明材质。在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中不显影,避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0015]本技术的显影定位块在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中均能成像,且多个显影定位块之间的相对坐标固定不变,为磁共振影像和CT影像切片堆叠起来的三维矩阵提供空间标记,方便了对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的三维精准配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一种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包括主体101,以及设置在主体外周呈辐射状设置的多个定位条102,所述定位条上设有若干显影定位块103。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01和定位条102选择在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中不显影的柔性透明材料,但是也不会干扰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检测,比如可以采用透明的塑料件,加工时可以将显影定位块103镶嵌在定位条102中。主体101和定位条102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显影定位块103的材料选择医用钛金属材料。
[0019]本实施例中,主体101为圆环形结构。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形状的环状结构。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大小可调的结构。本实施例中,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主要用于头部检测使用,所以优选为圆环形结构,以保证贴条与头部结构更为贴合。
[0020]本实施例中,定位条为6条,并沿主体圆周均匀布置,相邻两个定位条之间的夹角为60度,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一般为3~8条。
[0021]本实施例中,在每个定位条上,设有多个显影定位块,多个显影定位块沿定位条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作为进一步优选,每根定位条上,显影定位块的数量为2~6个。本实施例中,每根定位条上的显影定位块的数量为5个,且均匀布置。
[0022]本技术的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用于头部CT磁共振影像检测。
[0023]本实施例中,至少有两个定位条上显影定位块显影形状或者图案不同。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三维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的快速精确配准。可选择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圆形、三角形等等规则形状,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状,以便于辨认为准。可以选择图案也没有严格限定,可以是花纹,编织图案等等。本实施例中,相对的两个定位条中显影定位块的形状相同,三组定位条上的定位块的显影结构分别是长方形块结构、圆形结构、带有花纹的长方形块结构。在配准时,可根据不同定位块的相对关系,快速实现对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的快速配准。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或者定位条上设有固定件。利用该固定件可以将本技术的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与待检测部位固定,以实现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与待检测部位的相对固定,进而最终实现对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的重新定位和相互的配准。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为设置在定位条上的胶带等。
[0025]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检测为例,本技术的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进行CT拍摄或核磁检测前,将上述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置于患者头部,主体101置于患者头部正上方,然后将定位条按照设定位置绕患者头部向下梳理完成,使得定位条均匀布置于患者的整个头部,最后利用胶带等将定位条与头部固定,固定完成后,对患者头部进行后续的CT检测和磁共振检测。
[0026]由于显影定位块103在两种检测设备下相对于头部的位置始终不变,所以在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中显影定位块103相对组织和骨骼的三维位置也始终相对固定,这样利用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中不同显影定位块103的三维位置信息,即可确定两个影像相对位置,进而实现两者的三维配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外周呈辐射状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上设有若干显影定位块;所述主体和定位条在CT影像和磁共振影像中不显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其特征在于,定位条为两个以上,多个定位条沿主体外周均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定位条上,设有多个显影定位块,多个显影定位块沿定位条长度方向均匀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磁共振影像配准贴条,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个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政包莉王以文陈敏刘震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