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志英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854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气道,气道上设置有呼吸孔、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以及训练机构,其包括吸气训练组件和呼气训练组件,吸气训练组件包括球罐和设置于球罐内的浮球,呼气训练组件包括活塞和透明的视窗,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气道内;以及切换组件,其包括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第一堵头与通气孔一一对应,第二堵头设置于活塞和通气孔之间,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均与气道的侧壁密封滑动配合,第一堵头通过滑动可开合通气孔,第二堵头通过滑动可使活塞与呼吸孔连通或隔断。本申请能够在吸气训练模式和呼气训练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气训练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气训练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肺部或呼吸道疾病患者在疾病治愈后,呼吸能力较差,如不对呼吸进行训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往往会有呼吸不畅的后遗症。
[0003]呼吸训练器是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透过呼吸训练器吸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呼吸能力、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从而辅助患者快速恢复,减少后遗症。
[0004]但是,现有的呼吸训练器存在以下问题,常见的呼吸训练器大多只具有单一的吸气训练或呼气训练功能,二者通常不同时存在,而能够同时进行呼气或吸气训练的装置,又无法切换为单独的吸气和呼气训练模式。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呼吸训练装置,能够切换进行呼气训练和吸气训练。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气道,所述气道上设置有呼吸孔、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呼吸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均与所述气道连通,所述进气孔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以及
[0007]训练机构,其包括吸气训练组件和呼气训练组件,所述吸气训练组件包括球罐和设置于所述球罐内的浮球,所述浮球的直径与所述球罐的内径相同,所述球罐底部设置有气口,所述球罐顶部通过通气孔与所述气道连通,所述呼气训练组件包括活塞和透明的视窗,所述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气道内,所述活塞位于所述通气孔靠近所述出气孔的一侧,所述活塞整体将所述气道隔断,所述视窗设置于所述气道上并位于所述活塞和所述出气孔之间;以及
[0008]切换组件,其包括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通气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堵头设置于所述活塞和所述通气孔之间,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均与所述气道的侧壁密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堵头通过滑动可开合所述通气孔,所述第二堵头通过滑动可使所述活塞与所述呼吸孔连通或隔断。
[0009]本申请公开的呼吸训练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设置吸气训练组件和呼气训练组件,并配合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从而能够在吸气训练模式和呼气训练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00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联动件,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均设置于所述联动件的一侧,所述联动件可同时带动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滑动,
[0011]当所述第一堵头闭合所述通气孔时,所述第二堵头使所述活塞与所述呼吸孔连通,
[0012]当所述第二堵头隔断所述呼吸孔与所述活塞时,所述第一堵头开启所述通气孔时。
[00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滑动配合于所述气道的一侧,所述联动件可带动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朝向或远离所述气道滑动,所述第一堵头远离所述联动件的一端深入所述气道内并与所述通气孔存在间距,所述第二堵头远离所述联动件的一端完全隔断所述气道,所述第二堵头上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位于所述气道外侧,所述联动件可朝向所述气道活动使所述第一堵头远离所述联动件的一端密封抵接于所述通气孔上,同时使所述第二堵头的窗口进入所述气道内。
[00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活塞连接的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驱使所述活塞复位。
[00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道内侧连接。
[00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孔上还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单向进气阀和所述控制阀均为流量可调式阀门。
[00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联动件上设置有可供手持的握把。
[00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呼吸管和接口部,所述接口部的一端与所述呼吸管连通,所述接口部的另一端用于和口腔对接,所述呼吸管远离所述接口部的一端与所述呼吸孔连接。
[00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呼吸管可拆卸的与所述呼吸孔连接。
[00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上还设置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整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吸气训练时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呼气训练时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气道;11、呼吸孔;12、进气孔;13、出气孔;14、单向进气阀;211、球罐;212、浮球;213、通气孔;221、活塞;222、视窗;31、第一堵头;32、第二堵头;321、窗口;4、联动件;41、握把;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0026]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特征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排列的具体实施例,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说明书的限定,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连接,即可以包括直接联系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包括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特征使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彼此间接连接或结合,从而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可以不直接联系。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装置的实施例,其包括气道1、训练机构和切换组件。
[0028]其中,气道1由一个倒置的L形中空管的内部限定而成,上述气道1上开设有呼吸孔11、进气孔12和出气孔13,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中空管包括一个水平部和固定于水平部左侧的竖直部,进气孔12和出气孔13开设于L形中空管的两端,例如,本申请中位于气道1竖直部底端的为进气孔12,位于水平部右端的出气孔13,上述呼吸孔11开设在竖直部上,此外,上述呼吸孔11外侧可以连接呼吸管,具体的,呼吸管可插拔的安装在呼吸孔11外侧,呼吸管远离呼吸空的一端还固定有接口部,接口部的用于和口腔对接,例如,该接口部可以是一个锥形的呼吸罩,其直径较小的一端和呼吸管固定连接,另一端则用于扣合在嘴部外侧。
[0029]上述呼吸孔11、进气孔12和出气孔13均与气道1连通,其中,进气孔12上安装有单向进气阀14,出气孔13上设置有控制阀气阀。
[0030]在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训练机构包括吸气训练组件和呼气训练组件。
[0031]其中,吸气训练组件包括球罐211和放置于球罐211内的浮球212,浮球212的直径与球罐211的内径相同,球罐211底部设置有气口,球罐211顶部通过通气孔213与气道1连通。上述呼气训练组件包括活塞221和透明的视窗222,活塞221可密封滑动的设置于气道1内,该活塞221位于通气孔213靠近出气孔13的一侧,活塞221整体将气道1隔断,视窗222安装于活塞221和出气孔13之间,在一个示例中,该视窗222可以是透明的玻璃窗。
[0032]上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道,所述气道上设置有呼吸孔、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呼吸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均与所述气道连通,所述进气孔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以及训练机构,其包括吸气训练组件和呼气训练组件,所述吸气训练组件包括球罐和设置于所述球罐内的浮球,所述浮球的直径与所述球罐的内径相同,所述球罐底部设置有气口,所述球罐顶部通过通气孔与所述气道连通,所述呼气训练组件包括活塞和透明的视窗,所述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气道内,所述活塞位于所述通气孔靠近所述出气孔的一侧,所述活塞整体将所述气道隔断,所述视窗设置于所述气道上并位于所述活塞和所述出气孔之间;以及切换组件,其包括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通气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堵头设置于所述活塞和所述通气孔之间,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均与所述气道的侧壁密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堵头通过滑动可开合所述通气孔,所述第二堵头通过滑动可使所述活塞与所述呼吸孔连通或隔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件,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均设置于所述联动件的一侧,所述联动件可同时带动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滑动,当所述第一堵头闭合所述通气孔时,所述第二堵头使所述活塞与所述呼吸孔连通,当所述第二堵头隔断所述呼吸孔与所述活塞时,所述第一堵头开启所述通气孔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滑动配合于所述气道的一侧,所述联动件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英侯冬霞
申请(专利权)人:曹志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