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519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属于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中部设置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在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柜体在前后方向的长度,横隔板将柜体内部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控制装置,所述下腔室内设置相互连接的水泵和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阀门和压力表,所述控制装置与水泵、阀门和压力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占地面积较大、水泵损坏或需要维护时失去供水能力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全隐患的问题。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供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不足时,需要使用二次加压设备对水压进行增强。目前,一般使用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对水进行加压。
[0003]现有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存在以下不足:
[0004]1.现有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的控制装置与水泵、水管、阀门和压力表等设置在同一层级,导致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的占地面积较大;同时,由于控制装置内设置有电器元件,从水泵、水管、阀门和压力表等设备的连接处泄露的水易导致电器元件发生短路等情况。
[0005]2.现有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内一般只设置一个水泵。当该水泵损坏或需要维护时,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即失去供水能力。
[0006]3.现有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内的电器元件和水泵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柜内温度较高,易引发电器元件老化甚至火灾等安全隐患。
[0007]4.现有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在下雨时雨水易渗透进入柜内,导致电器元件损坏甚至火灾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解决现有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占地面积较大、水泵损坏或需要维护时失去供水能力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9]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中部设置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在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柜体在前后方向的长度,横隔板将柜体内部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控制装置,所述下腔室内设置相互连接的水泵和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阀门和压力表,所述控制装置与水泵、阀门和压力表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下腔室内设置与市政管网连接的进水总管,所述进水总管的出水端连接两根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出水支管,所述出水支管的出水端连接出水总管,所述出水总管的出水端与用水管网连接,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上分别设置进水压力表和出水压力表,所述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上分别设置进水阀和出水阀,所述进水压力表、出水压力表、进水阀和出水阀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腔室的一侧设置若干个进气孔,所述上腔室的一侧设置排气口且在排气口外侧设置排气扇。
[0013]进一步的,所述柜体上方设置覆盖柜体的顶盖。
[0014]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包括前后对称倾斜设置的梯形板和左右对称倾斜设置在两块梯形板之间的三角形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柜体的前表面设置门体,所述门体与所述柜体铰接。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的柜体中部设置横隔板,横隔板上方设置控制装置,横隔板下方设置水泵、水管、阀门和压力表等装置,这样控制装置与水泵、水管、阀门和压力表分别设置在两个层级,大大减小了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的占地面积的占地面积;同时,从水泵、水管、阀门和压力表等设备的连接处泄露的水被横隔板阻挡不会进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的电器元件不会发生短路情况。
[0018]本技术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设置两个水泵且两个水泵为并联设置。日常供水时,使用其中一个水泵。当该水泵需要维保时,操作人员关闭该水泵以及该水泵上下游的进水阀和出水阀,打开另一个水泵以及对应的进水阀和出水阀,使用另一个水泵对水进行加压,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的供水能力得以保持。
[0019]本技术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的下腔室的一侧设置若干个进气孔,上腔室的一侧设置排气口且在排气口外侧设置排气扇。在排气扇的干预下,空气从进气孔进入下腔室内,再经由横隔板与柜体之间的间隙进入上腔室,最后将下腔室和上腔室内积聚热量从排气口带离,大大降低了柜体内的温度,降低了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
[0020]本技术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在柜体上方设置覆盖柜体的顶盖。下雨时,雨水被顶盖遮挡无法进入柜体内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正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门体);
[0022]图2为下腔室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和2所示,一种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中部设置横隔板2,所述横隔板2在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柜体1在前后方向的长度,横隔板2将柜体1内部分隔为上腔室3和下腔室4,所述上腔室3内设置控制装置31,所述下腔室4内设置相互连接的水泵43和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阀门和压力表,所述控制装置31与水泵43、阀门和压力表电性连接。
[0026]所述水泵4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下腔室4内设置与市政管网连接的进水总管41,所述进水总管41的出水端连接两根进水支管42,所述进水支管4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水泵43,所述水泵43的出水端连接出水支管44,所述出水支管44的出水端连接出水总管45,所述出水总管45的出水端与用水管网连接,所述进水总管41和出水总管45上分别设置进水压力表411和出水压力表451,所述进水支管42和出水支管44上分别设置进水阀421和出水阀441,所述进水压力表411、出水压力表451、进水阀421和出水阀441均与控制装置31电性连接。
[0027]所述下腔室4的一侧设置若干个进气孔46,所述上腔室3的一侧设置排气口32且在排气口32外侧设置排气扇33。
[0028]所述柜体1上方设置覆盖柜体1的顶盖5。
[0029]所述顶盖5包括前后对称倾斜设置的梯形板51和左右对称倾斜设置在两块梯形板51之间的三角形板52。
[0030]这样的顶盖能够对雨水进行导流,避免雨水在顶盖上产生积聚。
[0031]所述柜体1的前表面设置门体,所述门体与所述柜体1铰接。
[0032]本技术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的柜体中部设置横隔板,横隔板上方设置控制装置,横隔板下方设置水泵、水管、阀门和压力表等装置,这样控制装置与水泵、水管、阀门和压力表分别设置在两个层级,大大减小了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的占地面积的占地面积;同时,从水泵、水管、阀门和压力表等设备的连接处泄露的水被横隔板阻挡不会进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的电器元件不会发生短路情况。
[0033]本技术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设置两个水泵且两个水泵为并联设置。日常供水时,使用其中一个水泵。当该水泵需要维保时,操作人员关闭该水泵以及该水泵上下游的进水阀和出水阀,打开另一个水泵以及对应的进水阀和出水阀,使用另一个水泵对水进行加压,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的供水能力得以保持。
[0034]本技术的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的下腔室的一侧设置若干个进气孔,上腔室的一侧设置排气口且在排气口外侧设置排气扇。在排气扇的干预下,空气从进气孔进入下腔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中部设置横隔板(2),所述横隔板(2)在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柜体(1)在前后方向的长度,横隔板(2)将柜体(1)内部分隔为上腔室(3)和下腔室(4),所述上腔室(3)内设置控制装置(31),所述下腔室(4)内设置相互连接的水泵(43)和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阀门和压力表,所述控制装置(31)与水泵(43)、阀门和压力表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4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下腔室(4)内设置与市政管网连接的进水总管(41),所述进水总管(41)的出水端连接两根进水支管(42),所述进水支管(4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水泵(43),所述水泵(43)的出水端连接出水支管(44),所述出水支管(44)的出水端连接出水总管(45),所述出水总管(45)的出水端与用水管网连接,所述进水总管(41)和出水总管(45)上分别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道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博汇环境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