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茶叶做青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45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式茶叶做青平台,包括晾青筒,呈纵置圆筒结构,其筒壁一圈设置有镂空板;所述晾青筒的下部一侧设置有回料口;晾青及摊叶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晾青筒的内部且上下分布的晾青板,所述晾青板的居中部位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上部设置有可连接电驱动且能够进行水平旋转的摊叶杆;摇青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晾青筒的外部一侧并与之协作配合的摇青机,摊叶杆可在旋转状态下对晾青板上的叶片进行推抵摊薄,使得茶叶的晾青厚度处在一个均等状态,拨料齿臂可在摊叶杆旋转时嵌入茶叶堆中,并可提高摊叶杆的拨料均匀度和拨料效率,而多余的茶叶可被拨动至晾青板的边缘,且直接由漏料口及疏料斗引导至下一层的晾青板上。的晾青板上。的晾青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式茶叶做青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制作设备
,具体为一种循环式茶叶做青平台。

技术介绍

[0002]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做青(包括摇青与晾青交替过程)、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其中,做青是乌龙茶品质形成最为关键的工序,也是劳动强度最大、工序最繁琐的环节,乌龙茶的做青过程多在夜晚进行,整个做青工艺一般包含5到8次不等的做青和晾青的交替过程,且对各次的做青强度、晾青时摊叶厚度、晾青时长等均有技术要求。
[0003]然而,现有的做青平台或设备大多需要人工辅助上下料和晾青,生产效率低,不便于连续化的大批量生产,同时,人工晾青还会出现摊叶厚度不均、晾青时长难以精准把控的弊端,在公开号为 CN108294125A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具有可连续化做青的装置,此装置理论上虽然可以实现晾青的批量晾青、自动摊薄和厚度调整以及循环做青的过程,但晾青部分的主体结构占地面积大、组装繁琐,且实施复杂度也较高,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做青过程的连续循环化、占地面积小,并能够提高乌龙茶品质稳定性的做青平台。
技术内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茶叶做青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晾青筒(100),呈纵置圆筒结构,其筒壁一圈设置有镂空板(110);所述晾青筒(100)的下部一侧设置有回料口(120);晾青及摊叶机构(200),包括设置于所述晾青筒(100)的内部且上下分布的晾青板(210),所述晾青板(210)的居中部位设置有升降装置(230),所述升降装置(230)的上部设置有可连接电驱动且能够进行水平旋转的摊叶杆(250);摇青机构(300),包括设置于所述晾青筒(100)的外部一侧并与之协作配合的摇青机(310);底板(400),其铰接于所述晾青筒(100)的底部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茶叶做青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晾青板(210)设置为圆盘状结构,其外边缘与晾青筒(100)的内壁相抵接,所述晾青板(210)的边沿一圈还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漏料口(220),所述摊叶杆(250)呈水平弧形状结构,其设置为两根且根部相互连接,所述摊叶杆(250)的杆壁下部沿其杆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拨料齿臂(260),所述晾青板(210)的下部还设置有疏料斗(22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式茶叶做青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30)由缸体(2301)和与所述缸体(2301)构成伸缩结构的升降盘(2302)组成,且缸体(2301)固定安装于所述晾青板(210)的居中部位,所述摊叶杆(250)通过升降盘(2302)和缸体(2301)与所述晾青板(210)之间构成上下可升降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式茶叶做青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盘(2302)的盘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240),所述伺服电机(240)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摊叶杆(250)之间为固定套接的轴杆(2401),所述摊叶杆(25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恩海黎彤古能平安丰轩徐庆杰高智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