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纤维漂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8280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生物纤维漂白装置,包括:一底座,一漂白桶,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其顶部开设有一进料口,其中,位于所述漂白桶的内底壁上还可转动的设置有一内筒,所述内筒连通所述漂白桶,且所述内筒的内部放置有生物纤维,一转动部件,其固接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并且,所述内筒的底部贯穿所述漂白桶、底座,且和所述转动部件固定连接,内筒设置在漂白桶的内部,并且,内筒上设置有竖直的连接板以及水平的遮挡板,遮挡板之间形成有通槽,能够一方面保证漂白桶内的漂白液和生物纤维发生充分的接触,同时,也能够保证生物纤维不会从内筒内脱出,从而保证了对生物纤维的有效漂白。对生物纤维的有效漂白。对生物纤维的有效漂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纤维漂白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纤维漂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纤维基本可分为生物质原生纤维、生物质再生纤维和生物质合成纤维三大类,以棉、毛、麻和丝为代表的生物质原生纤维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品种,一般的生物质纤维都需要经过漂白装置的漂白。
[0003]目前市场上的漂白装置各种各样,但是普遍都存在着漂白效率低的缺陷,一般对生物纤维的漂白方式是将其丢入蒸煮锅内,倒入大量漂白液进行高温蒸煮,这种方式需要漂白液过多且耗时较长,生物纤维无法与漂白液充分混合,导致漂白效率较低。
[0004]故而提出一种生物纤维漂白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纤维漂白装置,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纤维漂白装置,包括:一底座,一漂白桶,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其顶部开设有一进料口,其中,位于所述漂白桶的内底壁上还可转动的设置有一内筒,所述内筒连通所述漂白桶,且所述内筒的内部放置有生物纤维,一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纤维漂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1);一漂白桶(2),其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其顶部开设有一进料口(21);其中,位于所述漂白桶(2)的内底壁上还可转动的设置有一内筒(3);所述内筒(3)连通所述漂白桶(2),且所述内筒(3)的内部放置有生物纤维;一转动部件(4),其固接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并且,所述内筒(3)的底部贯穿所述漂白桶(2)、底座(1),且和所述转动部件(4)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转动部件(4)用以驱动所述内筒(3)在所述漂白桶(2)的内部做周向转动;以及,一移动部件(5),其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且部分的和所述转动部件(4)相配合;其中,通过所述移动部件(5)用以控制所述底座(1)沿水平方向做往复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纤维漂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包括:一相对设置的顶板(31)和一底板(32);其中,所述顶板(31)设置于所述底板(32)的上方,且所述顶板(3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供生物纤维贯穿的通孔(311);并且,所述顶板(31)和所述底板(32)之间沿周向依次分布有多个连接板(33);每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板(33)之间还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等间距分布有若干遮挡板(34);每两个所述遮挡板(34)之间形成有供漂白液流通的通槽(341);其中,位于所述底板(32)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和所述漂白桶(2)内底壁转动连接的承载座(321);并且,所述承载座(32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一贯穿所述漂白桶(2)、底座(1)的延伸轴(322);所述延伸轴(322)固接于所述转动部件(4)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纤维漂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丙义
申请(专利权)人:邳州甲天下银杏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