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8197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包括机架、油缸、活动平台、上模座、下模座及冲压模组,机架为门形钢架结构,油缸至少有两个,呈一字型布置在机架的内侧下部。活动平台设置在油缸的上方,升降平台与机架导向配合,油缸的伸缩端驱动活动平台升降,下模座设在活动平台上。上模座位于下模座的上方,上模座通过其上方的固定平台与机架的内侧顶部固定相连。冲压模组至少有一个,其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安装在上模座,下模具安装在上模座,同组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正向相对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替代人工对提升带打孔,节省了生产成本,自动化程度高,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打出的孔分布更规则,成品率高,提高了产品品质。提高了产品品质。提高了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提升带又称橡胶提升带,通常是由挂胶的多层织物叠加制成,带芯外侧一般应有覆盖胶。作为物料提升输送的设备,提升带外侧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安装若干个料斗,料斗通过螺栓与提升带相连,因此需要在提升带上间隔一段距离打出一组孔。现有的提升带打孔是由人工划线,再用冲头手工冲孔,打出的孔分布不规则,影响料斗的安装效率,人工打孔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成品率低,产品品质差。因此,现有技术亟待一步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解决现有的提升带采用人工划线、手工打孔的方式,打出的孔分布不规则,存在打孔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成品率低,产品品质差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包括机架、油缸、活动平台、上模座、下模座及冲压模组,机架为前后贯通的门形钢架结构,所述油缸至少有两个,呈一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油缸、活动平台、上模座、下模座及冲压模组,机架为前后贯通的门形钢架结构,所述油缸至少有两个,呈一字型布置在机架的内侧下部;活动平台设置在油缸的上方,升降平台与机架导向配合,油缸的伸缩端驱动活动平台升降,下模座设置于活动平台的上表面;上模座位于下模座的上方且与其正向对应,上模座通过其上方的固定平台与机架的内侧顶部固定相连;冲压模组至少有一个,其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可拆卸安装在上模座,下模具可拆卸安装在上模座,同组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正向相对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包括前后相对布置的两个框板,框板为N形钢板,两个所述框板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杆固定相连;两个框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底板固定相连,底板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底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直齿条,直齿条竖向固定在机架的侧壁上;活动平台的外侧设置有转轴,转轴横向水平布置且与活动平台转动配合,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齿轮,各齿轮分别与同侧的直齿条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模座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上模具以内嵌的方式固定于上模座的安装槽内,其包括竖向布置的杆状冲头;下模具以内嵌的方式固定于下模座的安装槽内,下模具上开设有可与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单宝田刘树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祥瑞胶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