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方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802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4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立方发酵装置,属于发酵技术领域,其设置有气液分离机构,通过气液分离机构回收热风,还能利用热风预热新风减少热量浪费,气液分离机构内的散热管竖放在内胆与离心风机之间,散热管竖放能减少风机抽吸功耗。此外还减少了热风、新风在管道中运输时的热量散失,能对热量加以更高效的回收利用、节约能耗。约能耗。约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方发酵装置


[0001]本公开属于发酵
,更具体涉及一种立方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肥发酵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最初的发酵是自然堆肥发酵,当前在广大农村还有采用这种发酵方法的。自然堆肥,操作简单,成本低;但相应地发酵速度慢,肥效差(不能完全释放),腐熟不完全,施肥之后很容易出现二次发酵,烧根烧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0003]随着技术的革新,发酵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出现了发酵罐,但是发酵罐通常仅具有搅拌功能和温度调节功能,如公开号为CN201010651Y的新型沼气发酵罐,在主发酵罐体的外部装连有保温罩体,保温罩体与主发酵罐体之间留设有空间夹层,并在主发酵罐罐体外部的空间夹层内装设加温机构所组成。
[0004]物料发酵温度和周期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物料含水率、搅拌情况及原辅料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发酵罐相对传统自然堆肥发酵提高了发酵效率,但存在加热不匀、能耗大,不能调节物料含水率等问题,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0005]公开号为CN11182548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发酵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发酵槽、上料机构、出料输送机构以及加热装置,还包括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设有高温进气口、热风出口、新风入口以及新风出口;壳体内设有气液分离组件,气液分离组件的进气端与高温进气口连通,气液分离组件的出气端与热风出口连通,壳体的下端设有排水口;气液分离组件的上端设有第一加热器,第一加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新风入口与新风出口连通,新风出口与发酵槽的内腔连通,以实现发酵槽内腔中的恒温调节。该公开通过循环使用热风节省能耗,但实际使用时,热风与新风的输送管道从侧面延伸至发酵槽顶部,整个管道长度长,拐点多,且暴露在外,不仅造成热风及新风的热量散失,还使离心风机抽吸发酵槽内高温热风需要较大抽力,离心式风机能耗大,此外,气液分离装置中的散热管是横向放置在中空管体与离心风机之间的,热风需要通过各散热管间的间隙才能被离心风机抽出,加大了离心风机所需的吸力,离心风机电力负荷较大。
[0006]综上,现有技术中的发酵装置,在对发酵槽内热量加以回收利用、节约能耗上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公开针对现有技术中,现有发酵方式发酵效率低,能耗较大,输送排放发酵槽内高温气液混合体(即热风)时热量散失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立方发酵装置,该发酵装置能对热量加以高效的回收利用、节约能耗,并且离心风机抽吸发酵槽内高温热风较省力,离心风机工作能耗低,更节能环保。
[0008]本公开的构思之一在于,所述立方发酵装置设置有气液分离机构,气液分离机构能将发酵槽内的高温气液混合体(即热风)抽到壳体内,进行气液分离,并将含水率降低后
的高温气液混合体送回至发酵槽内,回收利用气体内的热量来减少能耗;在发酵槽内温度较高或需要补充氧气时,气液分离机构能将发酵槽内的高温气液混合体排出,并向发酵槽内供给新风,新风通过原有的高温气液混合体预热,由于发酵槽内需要保持恒温、恒湿的条件,所以当内部温度过高时,不能对其进行快速的降温,需要保持温度稳定、缓慢的降低,并保持平衡,预热新风能避免发酵槽内温度突变,发酵速度快、效果好、能耗低。
[0009]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设置在发酵槽的长度方向,气液分离机构与发酵槽端部通过进气管、热风吸出管连接,调整了气液分离机构布局,进气管、热风吸出管能从发酵槽端部直通发酵槽,管道长度减少,管道不必从发酵槽顶部绕行,减少了气体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散失,并且,管道长度和拐点变少,使得离心风机抽吸气体更省力,降低了离心风机功耗。
[0010]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现有技术中,热风预热新风通过散热管进行,散热管横向设置,使的新风进入散热管较容易,而热风需要通过各散热管间的间隙才能被离心风机抽出,离心风机抽送热风较为不易,而本公开将散热管竖放,热风能直通,新风需要通过各散热管间的间隙才能进入进气管,降低了离心风机抽气所需的功耗,离心风机抽热风速度更快,而引入的新风需通过各散热管的间隙,路径变长,预热更充分。
[0011]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进气管连接进气内管,进气内管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一管体连通的第二管体,第一管体沿发酵槽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管体沿发酵槽宽度方向设置,第二管体设置有多个进气孔;所述热风吸出管连接出气内管,出气内管包括第三管体、与第三管体连通的第四管体,第三管体沿发酵槽长度方向设置,第四管体沿发酵槽宽度方向设置,第四管体设置有多个出气孔。
[0012]进气内管与出气内管都设置在发酵槽内,多点进气和多点出气相比现有技术,提高了气体混合的均匀性。
[0013]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第一管体的长度大于第三管体的长度,即进气内管相比出气内管深入发酵槽更深,使得新风能在进气内管中进一步被原有的热风预热,防止了温度突变影响发酵过程,确保高效发酵,并且能够减少或直接省去额外的新风电加热机构,进一步节约了发酵装置的能耗。
[0014]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所述发酵装置还包括有加热机构和拨料机构,发酵槽设置为双层外壁的结构,两层外壁间充油,加热机构抽出油液进行加热,再将加热后的油液返回发酵槽外壁,随着油液流动进行连续性加热,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加热机构结构简单,此外,油泵前还设置有油过滤器,防止了油路堵塞,并能提高油液加热质量。
[0015]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拨料机构包括电机,加热机构与电机上下并列设置在发酵槽一端,气液分离机构设置在发酵槽另一端,电箱设置在电机与加热机构后侧,上料机构、出料机构则分别位于发酵槽的两侧,整个发酵装置结构更紧凑、布局更合理。
[0016]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出料机构上方的机架上安装有观察平台,机架上还安装有与观察平台相邻的活动楼梯,发酵槽顶部安装有活动盖板,活动盖板安装在靠近观察平台的一侧。可以打开活动盖板观察发酵过程,操作方便,发酵过程更易感知,并且充分利用了出料机构上方的空间,空间利用率高。
[0017]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立方发酵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用于堆积物料进行发酵的发酵槽,用于加热发酵槽的加热机构,气液分离机构,气液分离机构用于处理发酵槽内的
高温气液混合体,及向发酵槽提供外界的新风;
[0018]其中,所述气液分离机构设置在发酵槽的长度方向,气液分离机构与发酵槽端部通过进气管、热风吸出管连接,气液分离机构还连接有热风排出管,热风排出管与进气管相连,进气管用于向发酵槽内进气,热风吸出管用于将发酵槽内的高温气液混合体输送到气液分离机构,热风排出管用于排出经气液分离机构处理过的高温气液混合体;
[0019]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包括内胆、散热管、离心风机,内胆用于分离高温气液混合体中的液体,散热管竖放在内胆与离心风机之间,用于新风与高温气液混合体的热交换,离心风机用于将高温气液混合体从发酵槽内抽到气液分离机构内,实现气体循环。
[0020]相比现有技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立方发酵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方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发酵槽,用于堆积物料进行发酵;气液分离机构,用于处理发酵槽内的高温气液混合体,及向发酵槽提供外界的新风;其中,所述气液分离机构设置在发酵槽的长度方向,气液分离机构与发酵槽端部通过进气管、热风吸出管连接,气液分离机构还连接有热风排出管,热风排出管与进气管相连,进气管用于向发酵槽内进气,热风吸出管用于将发酵槽内的高温气液混合体输送到气液分离机构,热风排出管用于排出经气液分离机构处理过的高温气液混合体;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包括内胆、散热管、离心风机,内胆用于分离高温气液混合体中的液体,散热管竖放在内胆与离心风机之间,用于新风与高温气液混合体的热交换,离心风机用于将高温气液混合体从发酵槽内抽到气液分离机构内,实现气体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方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连接进气内管,进气内管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一管体连通的第二管体,第一管体沿发酵槽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管体沿发酵槽宽度方向设置,第二管体设置有多个进气孔;所述热风吸出管连接出气内管,出气内管包括第三管体、与第三管体连通的第四管体,第三管体沿发酵槽长度方向设置,第四管体沿发酵槽宽度方向设置,第四管体设置有多个出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方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大于第三管体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方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包括用于加热发酵槽的加热机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拨料机构,所述拨料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转轴、拨料件,转轴沿发酵槽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与转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国强罗细苟吴一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三余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